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 > 第181章:卧槽,怎么把最大的冤大头给忘了

第181章:卧槽,怎么把最大的冤大头给忘了

  

或许是李二觉得,光赏赐几个皇庄,有些亏待柳家。


不等大军班师回朝,第二天一大早,刘瑾就带着旨意来了。


作为内侍省仅次于怀恩的司礼太监,刘瑾最近也大出风头。


倒不是因为他立下过什么功劳,而是人人都知道,刘瑾现在可是李二身旁的大红人。


不说别的,光是宣旨,就成了刘瑾一个人的活。


圣旨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宣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刘瑾的每一次出现,都代表着李二。


除了有数的几位大佬,任何人听旨,都要跪在宣旨太监的脚下。


由此可见,刘瑾如今的地位!


让跟着自己的小太监们在门外候着,刘瑾跟着柳白来到书房。


他站在桌子后边,老老实实的把圣旨念了一遍,然后仔细卷起来,替柳白把圣旨放进柜子里收好。


而后,将皇庄所属的地契田契,放在桌子的小抽屉里。


“少爷,王先生和薛礼入朝,也算是一件好事,您为何要阻拦?”


刘瑾心中也纳闷。


有了官职,农田还不是手到擒来?


虽然他们这些人,都是柳白用系统召唤出来的,却也只知道自己的身份,并不知晓系统的存在。


柳白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都是自家人,没必要瞎客气。


“最近宫里有什么动静吗?”


刘瑾挠了挠头,道:“小满没跟您说吗?”


小满是他在宫中的亲信,刘瑾成了内侍省的二号人物,小满也水涨船高,从一个小小的采买太监,一跃成为主管采买的掌柜太监。


平常的时候,两人就靠着小满来传递消息。


柳白从桌子上拿出一封密信,丢在刘瑾面前,翻着白眼说道:“你敢保证消息没错误?”


这封信是前几天送来的,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可区区两张纸,竟然有不下二十个错别字?!


刘瑾额头汗下,他虽然是太监,但也饱读诗书,文采不逊于朝中的那些学士。


打眼一看,果然通篇错别字!


宫中发生的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朝廷的动向。


柳白能顺风顺水直到今日,刘瑾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这狗东西,属下平常总让他好好读书,他却只知道偷懒,回去之后,属下一定好好教训他!”


柳白摆了摆手,道:“你现在地位不同,该是培植亲信的时候了,回去的时候,多带点银子,好好运作一番!”


大唐的太监,权力一点都不比朝中百官小。


怀恩这位首领太监,被誉为‘内相’,虽然大多时候都在伺候李二,但实际上,他掌管着整个长安的守卫工作。


手里的兵权,丝毫不逊于那些老帅们!


如果刘瑾能取代怀恩,那柳白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眼下取代怀恩,完全不可能的。


不过,早做打算总没有坏处。


刘瑾顿时大喜,他早就有心好好运作一番了。


又嘱咐了刘瑾几句,柳白挥手让他离去。


吩咐许褚看好大门,柳白从抽屉中,取出了几处皇庄的田契。


柳白心里十分期待。


皇庄都是长安周边最大的庄子,每一处下辖的农田,起码都要好几万亩!


李二一次性给了柳白六个皇庄,再加上柳家本来的农田,百万亩应该差不多了!


可经过计算之后,柳白却欲哭无泪。


柳家原本有三十几万亩,加上六个皇庄,正好九十九万亩!


就差一万亩!


就差一万亩,系统的任务就完成了!


什么叫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


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长安周边的小门小户手里,已经没有农田了。


除了几个世家大族之外,连道门的农田,都早已落在柳白的囊中。


难不成,为了区区一万亩农田,还要费尽心思,搞垮一个世家大族?


想一想,实在是太费劲了。


柳白捂着额头,心中把系统骂得狗血喷头!


九十九这个数字多吉利?为什么非要凑个整数?


剩下的一万亩,该去哪里找?


买是根本不可能的。


世家大族把农田看得比人命还重要。


而且他们早就对柳白严防死守,不肯让柳白抓住任何机会。


“谁还有农田...”


柳白搜肠刮肚了半天,忽然一拍脑门。


“卧槽,怎么把最大的冤大头给忘了!”


...


大唐国境线绵延无边,可大部分地区,都是渺无人烟的荒漠或枯海。


尤其是西北边陲,只有寥寥几座雄关,需要派兵把守。


嘉峪关!


相传明初在此建造嘉峪关城,但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已经设立了一处边关要塞。


作为与回鹘人和突厥人的屏障,嘉峪关之中,有上万兵马留守。


往常的嘉峪关,风平浪静,尤其颉利被生擒之后,异族更不敢擅自犯边。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朝廷还是把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都迁到了关内生活。


也就是说,贞观二年的嘉峪关,完全就是一座大型的军营。


可今天,嘉峪关却罕见得迎来了一支商队。


更令守城兵丁感到奇怪的是,这支商队不仅拥有通关文牒,而且领头的人,竟然是个和尚?!


玄奘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好端端的要去取经。


为何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嘉峪关?


按照柳白的说法,他们应该向西南进发,怎么越走越往北?


现在,都已经到西北边陲了!


在路上,他多次请求改变路线,向天竺的方向走。


可商队中,没有一个听他话的人。


偏偏玄奘还不敢偷偷跑掉。


地图掌握在一个姓周的大掌柜手中,他如果自己跑了,肯定会在茫茫沙漠之中走丢。


“哈哈!郭某在长安之时,就听过玄奘大师的名头,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大师一定要好生给郭某,传讲一番佛法!”


凉州大都督,兼嘉峪关留守郭孝恪,乃是出身瓦岗寨的名将。


虽然杀人无数,却偏偏是个喜欢研究佛法的。


在大唐的武将之中,属实独一份。


玄奘一行人刚进入嘉峪关,就得到了郭孝恪的殷勤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