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水浒新秩序txt > 第三十六章 网罗人才为我用

第三十六章 网罗人才为我用

  

信陵坊,张教头宅。


门户半掩着,徐泽没有喊门,径自走了进去。


“及世?你何时回来的?”


直到徐泽进门挡住屋外投进来的光线,张教头才反应过来。


“就在昨,进京就被留宿在童太尉府内,上午才放出来。”


前番遭遇大变,张教头比起去年明显苍老了,发丝花白,眼袋下垂,皮肤暗淡,声音干涩,神颇有些委顿。


“你都知道了?”


“嗯,知道一些。”


“哎——”


彷徨、愤怒与不甘等,一切负面绪,都化作这一叹,而后久久不语。


徐泽静静地陪坐一旁。 记住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


良久,张教头才回过神来。


“及世,我失态了!”


“小侄是自家人,伯父又何必见外!”


徐泽见张教头神伤不可自拔,转移话题,问道:“秀娘姐姐况怎样?”


“明就要随那不成器的东西去沧州。”


张教头一直都是笑脸对人,徐泽从未听他对人说过重话,今竟然说出“那不成器的东西”,应该发生了一些徐泽不知道的事,但这些是张、林两家的家务事,张教头自己都没办法,徐泽更不好问。


张教头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主动提起另外一个话题。


“及世,你回来得正好,秀娘我已经管不了了,锦儿年纪也不小,不能再耽误这丫头了,我有意为她寻个好人家。”


张教头眼中恢复了几分清明,满是期许地看着徐泽。


这个问题太突然,徐泽大感意外。


这怎么好?


其实,


娶亲也不是不行,


但锦儿我还没见过,


是美是丑都不知道!


而且——


“及世,你觉得史进和锦儿怎样?”


啊!


怎样?


还别说,


非常般配!


史进脑子转得慢,即便勤奋好学,转后,刻苦读书,但天天分如此,揣摩人、随机应变上始终是块短板。


而原著中,锦儿总能在危险降临前跑出来,并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乱跑的林冲,且一两句话就能说清具体况,这可不是一般的机灵,要知道很多人遇到危险后,就算不手麻脚软,说话也会颠三倒四。


二人若是成了亲,以史进的实诚,肯定不会让锦儿吃亏,而锦儿也能做好贤内助,至少以后不用担心史进犯糊涂了。


“我觉得好,只是此事小侄还需先问过大郎,伯父最好也征求一下锦儿的意见。”


史进被徐泽派到延安去了,这一来一回须得不少时间。


“嗯,不急,本应如此。”


“伯父为何会想到要撮合史进和锦儿?”


“锦儿自幼在我家长大,老夫视如己出,当然想给她寻个好人家。”


张教头望了徐泽一眼,道:“通过秀娘这门亲事,老夫是看明白了,挑姑爷就要挑实诚人。”


你那眼神什么意思!莫非我就不是实诚人么?


“伯父,今后有何打算?”


“打算?”


张教头眼中满是迷茫,经林冲案子这么一折腾,他本就神乏心疲,现在秀娘要去沧州,锦儿很快也会嫁人,自己半生所求全都没了意义,这诺大的东京城,哪里是依处?


“及世,你是要再劝我返乡么?”


“不是,儿孙自有儿孙福!”


徐泽起,打开门,让屋内更加亮堂。


“伯父老当益壮,不应如此暮气!”


“暮气?”


张教头这才想到徐泽自辽国返回,又在太尉府待了一晚,进屋半天了,自己竟然完全没想到问问这孩子,这段时究竟经历哪些事,此时再看徐泽站在堂中的拔姿和坚毅面容,茫然发觉徐泽早没了去年初见那般跳脱和迷茫。


“说的好啊,老夫确实有些暮气了。”


张教头起,背着手,走出了门。


“把门锁上吧,陪老夫到状元楼喝几盅!”


……


从五丈河乘船进入梁山水泊不多时,徐泽就收到了快船送来的消息——知寿张县事苏瑾“恰好”行县至康家庄,得知宣节校尉修武郎提点登州刀鱼战棹巡检徐老爷返乡,特请一晤。


徐泽暗自好笑,这苏知县真是个伶俐人,硬是不放过一丝钻营的机会。


虽然去年底苏瑾给同舟社做过手脚,但那事都已经过去了,后来其人也做足了姿态,咱“大人”怎么会不记“小人过”!


而且,总


体来说,苏瑾也算是徐泽的贵人,还是“有功于”同舟社的,双方以后也还有需要合作的地方,有必要这么小心翼翼么?


明眼人都知道苏知县这个行县的时机有多么“巧”!


诸州县令为从八品,苏知县其实比徐泽低半品,但本朝以文驭武,文尊武卑,若是早些年,有文官敢如此“恬不知耻”捧武官的臭脚,这辈子的政治前途就全毁了。


只是,如今朝堂风向早变了,堂堂首相当年都可以靠宦官翻,一县父母官行县途中巧遇返乡的“行女直英雄”“天子近臣”,坐一坐,喝个茶什么的,别人还真不好挑毛病。


好家伙!


这苏相公还真舍得放下脸面!


船还未靠岸,徐泽就看到苏知县带着县衙数名吏员和全副仪仗,候在洼西码头上了。


急急跳下船,与苏知县相互见礼后,徐泽就以“知县相公行县辛劳,不敢相扰”,诺“来再来县衙拜会”,打发对方回去了。


本来,张大牛提前准备了一些炊饼,只是苏知县自持份没吃,几个随员和其余差役也不敢吃,一大早就赶过来,在此候了小半,一个个饿得头昏眼花,这会还得走好几里路到下个村子才能吃口饭,但看到骑在骡马上神采奕奕的知县相公,几名吏员皆是有苦不敢言。


郑成是随员之一,刚才徐泽还如往常一样向他见礼,但他如何敢受?


走出好大一段路,郑成还在思索与徐泽交往的所有片段,反复确认有没有疏漏的地方,才发觉每次见到徐泽,都能感受到其人明显的气质变化,不到一半年时间,他就到了自己只敢仰望的高度,真是际遇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