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都市小说 > 我真的只是个人类 > 808 别跟我谈困难,连有没有人反对我都懒得问

808 别跟我谈困难,连有没有人反对我都懒得问

  

我真的只是村长正文卷808别跟我谈困难,连有没有人反对我都懒得问众人听着更是咂舌不已。


十万台!


那可是上亿的贸易额。


而且还是目前业务之外新增的。


彩电厂的众人,顿时脸上浮现出了苦涩。


生产压力本来就大。


拼命扩大产能,在国内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法满足市场需求。


现在又多了每年十万台的产量。


能如何?


根本就没法。


奈何,刘大队长都说了,有什么,等着介绍完了再开口。 记住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


宋瑶有些担忧地看着陈锋等彩电厂的众人。


怕他们又跳出来反对。


之前五万套,都不顾会议规矩,站出来反对了。


刘春来在一边不动声色。


彩电厂的人也没反对。


松了一口气,才继续。


“其次,就是服装这块。苏联的订单跟欧美其他区域不同,对于大码尺寸的服装要求数量要多一些,初步阶段,每年大约在八十万套,这只是一个最低的额度,至于后续数量,需要根据市场情况来定夺……”


服装厂是哪些人负责,她并不熟悉。


不过从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来。


没人反对,自然也就不废话。


“另外,就是卫生巾这块。每年的贸易规模,那边最低需要60万箱……”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样的数目……


一条线,一年才生产多少?


哪怕刘春来已经增加了五十多条生产线。


国内的业务,每个月都在增长。


苏联的市场,又得优先……


刘春来之前就强调了有什么问题,在介绍完了再反对。


倒也没人站出来说什么。


宋瑶更是感慨不已。


刘春来这老板,看来是很有威望的。


只是一开始说了,自己介绍情况,即使跟各个产业的产能有着莫大的矛盾,也没有人站出来,再次打断自己的介绍。


她也清楚,不是因为大家给她面子。


而是刘春来竖立了绝对的权威。


哪怕每年几十吨的脱水蔬菜,也不是目前葫芦村能供应的。


脱水蔬菜,跟新鲜蔬菜比起来,需要的规模更大。


这边的蔬菜种植基地,大多数都是往山城跟蓉城、果城等大城市运输。


“产品就是这些……”


宋瑶说完后,看向众人。


没人开口。


再看向刘春来。


“这样的业绩,难道不应该给点掌声?”


刘春来开口了。


“哗哗哗……”


众人掌声顿时响起。


可没有一个人脸上是喜悦的。


看得宋瑶都诧异不已。


心中不高兴,还得鼓掌。


这刘春来,跟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向来都是温文尔雅,也很少看到他动怒。


难道在这里,是一个暴君?


不容许任何反对声音?


“行了,都别哭丧着脸了。传出去,别人会说咱们膨胀得太厉害。全国大多数单位都在为业务不足发愁,我们倒好,为业务太多发愁……”


刘春来看着众人的表情。


没好气地说道。


宋瑶目瞪口呆。


她哪里知道这些人闹腾,是因为产能不足?


业务越多,效益不是越好?


所有领导干部的奖金可都是根据效益来的。


“大队长,不是咱不努力。国内市场需求不停增长,我们都没法满足市场需求……半年内交付十万台彩电,除非不管国内市场……”


陈锋一直憋着。


都快有内伤了。


终于有机会诉说自己的苦楚。


乐视彩电的业务繁忙无比,生产从来都没轻松过。


刘春来旗下的服装产业,有江南制衣、红杉制衣、春雨制衣;外加从刘俊华手里弄过来的那家目前做他们代工厂的制衣厂,甚至还可以调集金德福在这边的德福制衣厂的全部产能……


合同上服装交易数量每年最低八十万套。


分配到各厂,每家也分配不了多少。


加加班就赶出来了。


可彩电的产量,完全是没法短时间内提升。


“还有谁有意见?”


刘春来向陈锋点头示意,表示知道了。


随后问众人。


刘福旺也愁眉苦脸。


“春来啊,大队蔬菜产量你也知道,一斤新鲜蔬菜晒干就没多少了……咱们首先是保证周边城市新鲜蔬菜供应,这几万斤干菜……”


刘福旺说完,大队的干部们,纷纷点头。


表示蔬菜的产量要数万斤,甚至数十万斤,压力太大。


有时候,即使生产出来,天气不好,也没法晒干的。


张昌贵也站了起来。


“春来,家具块头大,运到那边去的成本太高了,豆腐都搞成肉价钱了……”


从这边运输家具到东北。


那成本,可能都会占很大一部分成本。


规模比较大的就是这些产业。


跟张建民等人合作的收录音机,在苏联反而没太大市场。


人家也生产呢。


就是款式什么的不太好。


相对来说,订单就少了很多。


目前收录音机厂的产量,这点订单并没问题。


普通话,宋瑶还勉强能听懂。


方言她就只能抓瞎了。


看着众人表情各异,刘春来也在不断回答。


说什么,一句都听不懂。


只能满脸无奈地看着刘春来,或是看着郑倩。


郑倩一个香江来的,能听懂方言?


刘春来看着宋瑶,这女人,比起郑倩,差多了。


看看人家郑倩。


听不懂,也装着能听懂一样。


“跟你们强调了多少次?在所有人员开会的时候,尽量用普通话!难道你们跟香江来的技术人员也用方言交流?中苏贸易由宋瑶同志负责,你们说方言,她都听不懂,怎么负责?”


众人都不吭声。


总觉得说普通话太别扭了。


宋瑶一脸尴尬。


没法交流啊。


“其实,与卫生巾相比,其他产业的问题都不大。”郑倩一脸严肃地站了起来。


带着粤语腔的夹生普通话。


倒是能让人听懂。


“老板,不是我们不想做。目前国内市场的供应都跟不上。国内已出现不少跟我们竞争的厂家,尤其是我们在一些大城市投入广告打开市场后,更多人投资都从外面引进生产线……虽然目前尚未出现规模比较大的竞争对手,大多数的厂家只是一、两条生产线……一旦咱们把产能向苏联贸易倾斜,那么国内市场我们辛苦打开的局面,就是给他人做了嫁衣……”


卫生巾的产能,郑倩比谁都清楚。


生产线等,都是她负责谈判引进。


前面谈的五十条,都没有交付完成。


继续订购,短时间内也难以形成产能。


而且快速扩张,很容易出问题。


刘春来现在让她负责的只是南方市场跟国际贸易,可未来,她是整个卫生巾产业的负责人。


要不然,她也不会因为感激,把宋瑶安排到刘春来身边。


按宋瑶介绍,合同上交付给苏联市场的数量,再增加50条生产线都不够。


国内市场,这50条都没法满足。


哪来那么多资金?


宋瑶不停猜测刘春来的底气在哪里。


按理,刘春来应该清楚自己旗下产业的产能极限。


跟苏联谈时,数量都是刘春来制定,宋瑶只负责谈判,在同样供应的情况下,确保苏联人支付更多。


可如今,这些交付给苏联人换来更大好处的产品数量。


几乎遭到所有人的质疑跟反对。


合同上需要交付的,刘春来如何保障供应?


边境贸易肯定没国内市场重要。


国内都无法立足,在国际上搞得再大也没多大用。


宋瑶觉得自己是没办法解决这问题的。


刘春来面对这些,好像一点都不在意。


脸上表情都没丝毫变化。


她需要了解刘春来如何解决。


刘春来看着众人。


脸色依然平静。


手指轻轻地在办公桌上敲着。


“叩~叩~叩~”


不大的声音响起。


整个会议室变得安静起来。


所有人都看着刘春来。


知道他要告诉大家怎么干了。


掏出小本子记好就是了。


懒得去浪费脑细胞。


“我知道大家担忧什么。我同样也了解各厂情况。机会摆在眼前,如果没抓住,最终只会被市场淘汰!”


刘春来一脸严肃。


“当初跟刘俊华之间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为什么刘俊华失败!如果不是我们反应快,服装产业还有吗?”


刘春来轻轻地问着众人。


没人敢看他眼神。


“不要跟我谈什么产能跟不上。效益好的厂,几家产能足的?我不知道产能么?市场订单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关键。短期快速扩大市场规模,把所有资金跟精力集中到上面,我不管有困难有多大,我只要求按期交付!该扩产的扩产,该找配套的配套!如果什么都让我来解决,要你们干什么?”


刘春来一脸霸气。


根本不容任何人拒绝。


对于这些领导干部们的态度,他很恼火。


倒不是非得当着宋瑶的面来彰显自己的权利。


都特么的不动脑子。


有问题,就老板解决。


陈锋看着刘春来,一脸无奈。


“董事长,咱们这个不是有人、有钱就能解决的……”


“有什么不能解决?我现在要数量。不一定非得全部自己生产,只需组装出来保证质量就行。可以跟康力那边沟通,让他们加大各种核心配件供应……如果他们也供应不上,不是长虹厂,把利润分给他们一部分,不行?”


刘春来质问陈锋。


让这样的机会白白浪费?


不可能的。


陈锋无话可说。


如果仅仅是组装,就没问题。


“这样一来,我们的利润会降很多。而且也会壮大竞争对手……”


陈锋希望刘春来认真考虑。


“现在是考虑利润的时候?我们要的是占领市场!我们不占领,对手就占领了!至少,我们需要控制市场渠道。另外,就是跟苏联交易的换来的技术跟设备……”


“现在,国内引进彩电生产线线越来越多,市场部没反馈给你们?不少彩电生产线在引进后逐步投产了……如果我们只盯着国内市场,最终这点规模,同样死路一条。比技术,能比上那些有着充足的人员供应的国营厂?比资金,国营厂我们能比?”


刘春来一点都不客气。


作为一个厂长,不能只盯着生产。


满足眼前的。


陈锋只能红着脸,低下头。


他清楚自己的毛病。


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刘春来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进取,稳步发展的同时,快速扩张。


不管他说再多,解决不了问题。


没用。


“接下来,要是我们生产不能满足交付的,就跟有生产能力而拿不到芯片跟显像管等的厂合作,让他们代工,分部分利润给他们……至于生产规模扩大的问题,如果仅仅是组装能力,扩大那么多干什么?等到这业务做完了,国内的生产线都成长起来,全部投产,最后一旦开始打价格战,闲置产能怎么办?”


刘春来问道。


彩电市场,价格战,早晚都会来。


这些年,国内引进了太多生产线了。


“我这没问题了。”


陈锋跟副总刘涛两人小声嘀咕了一番。


表示没问题。


老板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呗。


彩电厂虽然变成股份制。


可其他股东谁都没有行使股东的权力。


刘春来一个人占据的股份都不少。


港商的股份不少,都是交给刘春来打理。


蓬县等更是只管分钱,啥经营都不参与。


“服装方面的生产有问题吗?”


王新民表示他这边没问题。


其它几个厂的厂长也纷纷表示没问题。


几十万套,数量看起来庞大。


对他们目前拥有的产能来说,真不多。


很来就是做出口贸易的。


生产都不需要怎么调整。


“还有谁有问题的,现在提出来。不管提不提出来,这次会议结束后,我需要看到切实可行的方案!”


刘春来看着众人。


直接拍板。


连有没有反对的都懒得问了。


这本来就是他的风格。


宋瑶也没想到。


刘春来在这上面是如此霸道。


要是以后跟他有分歧,怎么办?


张昌贵提出来:“家具厂这块做不到。”


“那么就在东北办分厂。”


刘春来说道。


张昌贵惊讶地看着刘春来。


怕是刘春来的目的就是这个。


你直接说就行了啊。


非得绕圈子。


“这事情其实早就应该考虑。国内最大的木材供应市场就是东北那边,要不然,只能进口。可进口,需要外汇的。”


张昌贵顿时明白了。


也表示没有任何问题。


“不只是考虑目前材料供应的问题,还有以后。西伯利亚那边木材多……”


刘春来补充了一句。


都是为了以后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