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三国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 > 第940章 让人头疼的南中

第940章 让人头疼的南中

  

“唉,头疼啊。”


秦峰看着孟获送上来的奏折,拍了拍脑袋,感到人生真是累极了。


奏折上倒是没有说什么,孟获先是用他拙劣的语言组织能力,歌颂了一番秦峰的仁德。


然后就是描述了一下现在南中的情况。


现在南中的各项工作都在按照秦峰的构想顺利的开展,先是划分为了各个郡,设置了若干个县城。


各种基础建设工程也在南中人都勤勤恳恳之下疯狂的建设。


肥沃的土地也正在一点点的开垦。


总之就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正在上演。


啥,你问为什么这么好的局面秦峰还会头疼?


虽然现在局面大好,但是还是有着不少的问题的。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口不足! 记住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


要知道,南中之地原来是个什么地方啊,瘴气毒虫遍布,穷山恶水之地。


这么艰难的环境,能活下来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同样的,也是因为这么艰难的环境,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人愿意来到这个鬼地方。


最近又有着连年的战争,瘟疫,疾病,饥饿等一系列的因素。


这就导致了,偌大的南中之地,人口不过百万!


绝对的地广人稀。


人口少就导致了劳动力的不足,现在什么地方不需要人来劳作啊,可是人实在是太少了啊!


就是把原先的那些蛮人一个当两个用,都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人口少,需求就少,需求少了,经济就难以发展。


别说经济了,就是那一大片土地都难耕种完,秦峰可是还想把南中之地当成粮仓用的,不然他为什么要烧山烧林!


南中之地的气候土壤都十分适合种植农作物,天生的湿热地区,种植水稻的话甚至能达到一年三熟,怎么能不令秦峰心动。


只要做成了之后,以后的粮食压力就会大大减少。


可是……没有人啊!


想到这里,秦峰就脑瓜子嗡嗡的,怎么哪里都缺人啊!


秦峰恨不得让所有的大汉子民都裂开,这样人口就可以翻倍了,能做的事也更多了。


至于怎么裂开……呵呵,不知道。


除了这件事之外,孟获还在奏折中提到了另一个问题。


人才不足!


原先孟获的那些部落子民们哪里会种田啊,就算是粗粗浅浅的种了一片地,以他们的经验,收成是肯定不会好。


这时候就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农去指导他们劳作了,老农出知识,而南中人出劳动力。


这本来是个完美的构想,互补互搭,可以说是非常好。


但还是那个问题:没有那么多老农。


本来那里的汉人就少,以前深山老林的耕地也不多,耕种的人自然就少。


现在想找也是一时半会找不到多少,找到的那些想要指导那么多南中人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同样的,不仅仅是农耕,建造、医学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这样。


“啊!头疼啊!”


秦峰把头磕到桌案上,感到了深深的痛苦。


“咦,不对啊,为什么就让我一个人痛苦,我可是皇帝,应该让臣下给我分忧才是!”


哀嚎了一会,秦峰感觉不对劲了一个,凭什么就让他一个人想,群策群力才是!


反正绝对不是他想偷懒就对了。


“传刘基觐见!”


秦峰对着暗处淡淡说了一句。


“是!”


一个声音远远的传来,乍一听还以为是幻听了呢。


很快,刘伯温就匆匆忙忙的赶到殿上,因为秦峰这位爷经常传唤他,所以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反正陛下想偷懒的时候就会叫我。”


刘基在心里默默吐槽秦峰。


刘基登到殿上,对着秦峰大礼参拜。


“臣刘基,叩见陛下!”


“行了行了,赶紧起来。”


秦峰摆摆手,我叫你来可不是看你拜我的。


“你看看这个,给我想想办法。”


秦峰把孟获在奏折丢给刘伯温。


“啪!”


奏折直接掉在地上,刘伯温尴尬的收回空空的双手。


“啊哈哈,陛下,老臣眼睛有些昏花了。”


刘伯温干笑了两声,他急急忙忙的跑上殿来,确实是脑袋有一些晕了,连带着眼睛都昏花了起来。


于是就造成了刚刚的尴尬一幕。


秦峰挑了挑眉,怎么回事,最近你们一个个的都喜欢掉链子呢。


刘伯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奏折从地上捡了起来。


只要我捡得够快,那它就没有掉下去过。


刘伯温默默的安慰自己。


拿起来后,刘伯温一目十行的看起这道奏折。


很快,刘伯温就看完了这道奏折,他抬起头来对着秦峰说道。


“陛下,可是因为南中之地难以决断而找的老臣。”


“废话,不然我找你干嘛?”


秦峰翻了个白眼,奏折上写的就是南中之地的事情,我不问这个问你什么,你在这自作聪明的猜什么呢,显得你神机妙算吗?


“咳,微臣这不是确认一下吗。”


刘伯温老脸一红,实在是没接住这个奏折让他有点尴尬,现在就连说话都有失水准了。


但刘伯温还是刘伯温,很快就恢复过来。


“陛下,南中之地的问题,不好解决啊。”


刘伯温也是一脸苦色,这种东西不是你计谋通天就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它实在是太现实了。


办法当然有,就那么几个,关于人口的。


一是进行一个人口迁移,把其他地区多余的人口都迁过去,为南中之地的繁荣发展做贡献。


第二嘛也简单,就是鼓励生育,多生多育,并且政府还出台补贴,不愁人口不增长。


关于人才的也很简单。


第一同样是人才迁移,把其他地区的人才转移过去,自然就可以了。


第二就是大力兴办教育,把学府学院等开起来,最好多开一些福利性质的学院,长久下来,不愁没有人才。


可是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何其之难啊。


刘伯温一脸的苦色,这种差事可不好办啊。


秦峰看着刘伯温,语重心长的说道:


“刘爱卿啊,朕这些年待你不薄,一直以来也十分的信任与支持你,你不要让朕失望才是啊。”


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