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三国赵云之开局娶 > 第149章 一眼万年

第149章 一眼万年

  

尽管这名草原勇士还没有战败。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他在赵云面前,就和一个小孩子一般。


全无抵抗之力,不堪一击。


赵云冷声一笑:


“这等武艺也能上阵为将?”


那名勇士大怒,嘶吼道:


“汉狗休狂,咱们还没分出胜负呢!”


他话刚一说完。


眼前便是银光一闪。


赵云亮银枪以抵至身前。


他手腕扑棱棱一抖,寒光闪耀。


直接一枪挑飞了这名草原勇士。


那勇士飞在半空。


赵云便将银枪在身前一竖。


噗嗤。


勇士便被银枪刺穿。


赵云淡淡地望他一眼,轻轻道:


“这不就分出胜负了?”


匈奴人见此情景皆惊骇不已。


这等武勇世所罕见!


那名万夫长身后忽然又涌出了一人。


纵马驰来,向赵云抱腕道:


“我乃左贤王之弟呼厨泉也。”


“阁下英勇不凡,在下佩服。”


匈奴人一向崇尚强者,他们眼见赵云强大,心中便升起了招揽之意。


赵云冷冷望他一眼,摆摆手道:


“客套话就免了吧。”


“识相的,就赶紧滚出黄河。”


“不然我让你匈奴草原百里见不着牛马,千里见不着人烟。”


此话一出,呼厨泉身后的匈奴众将无不大为忿怒。


“好狂妄的小子!”


“怕不是还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赵云包围了这些匈奴人呢。


“杀了他!”


“杀了他!”


匈奴众将发出了阵阵怪吼,嚷嚷着要斩杀赵云。


只有呼厨泉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望着赵云皮笑肉不笑道:


“我等深受汉皇帝恩惠,更是得赐国姓。”


“岂敢冒犯大汉天威?”


呼厨泉忽然服了个小软。


南匈奴的确一直依附于大汉之下。


甚至南匈奴许多单于都姓“刘。”


包括他们左贤王的儿子,也是“刘”姓。


“只是……”


呼厨泉话锋一转,“我们为大汉镇守边疆多年,不可不谓劳苦功高。”


“然而半点赏赐也得不到。”


“加之乌桓人的侵扰,更使我们的族人雪上加霜。”


“倘若我们不来南方抢夺,咱们吃什么喝什么?”


蔡琰也不知是哪来的勇气,待听到呼厨泉这番话后。


忍不住上前叱责道:


“能把强盗行径说的如此冠冕堂皇,也就只有你们这些蛮夷了。”


“我们大汉好心将河套地区借给你们休养生息。”


“使你们免遭北匈奴人的打击。”


“而你们不但不思回报,反而背刺恩主。”


“此等行径与禽兽何异?”


呼厨泉表情一动:


“小妹妹,你自己都说我们是蛮夷了。”


“那我们背刺你们又怎样呢?”


他戏谑一笑,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蔡琰。


就好像是在看一件物品一般。


他的眼神令蔡琰很不舒服。


下意识往后退了两步。


躲至赵云的身后。


呼厨泉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转而对赵云道:


“虽然我们是蛮夷,但在汉地也学习了不少的汉文化。”


“知道你们汉人有一句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


“如今你身陷重围,何不下马受降。”


“与我等一同瓜分大汉河山?”


赵云狠狠地往地上吐了口唾沫,扬枪骂道:


“我呸!”


“我们汉人还有一句古话,叫做‘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我大汉乃礼仪之邦,你们若与我们友好相处,俯首称臣。”


“那么你们自然可得一方安宁。”


“倘若心生歹念,觊觎我大汉河山。”


“那么不赍斗粮,我汉军将挥师北上,夷汝九族!”


蔡琰痴痴地望着赵云,满面柔情。


如今她正是十八岁的风华。


情欲已完全成熟。


而眼前这位翩翩少年郎,显然就是她最完美的佳偶。


不但武勇过人,更是正气凛然!


一袭白袍银甲立于阵前。


全无半分惧色。


除却君身三尺雪,


天下谁人配白衣?


一眼万年。


【叮!系统提示,红颜蔡文姬好感度+50点】


当前好感:50点(一见钟情)


本来就对赵云心有好感的蔡琰,在见上赵云第一面时。


便发现赵云的表现远远超出她的预期。


眼前这个男人怎么可以这么帅!


她眼神迷离,越看越痴。


不由地脸红了。


将深陷重围的恐惧,完全忘之于了脑后。


仿佛只要有他在。


这个世界上便没有任何过不去的难关。


赵云此时正全神贯注地对阵匈奴人。


并没有刻意去听系统的提示音。


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背后,还有一名妙龄女子正含情脉脉地望着自己。


呼厨泉不怒反笑:


“你们汉人当真那么有骨气,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来投靠我们?”


“就像你们大汉的李陵,自归降我们单于以来,便受封为坚昆国王。”


“不比留在刘彻那小子身边儿好?”


赵云大怒,呵斥道:


“住口!”


“凭你也配直呼我们武帝的名讳?”


“李陵将军以不满五千的步兵,击退你匈奴数万余人。”


“最后力竭被擒,无奈投降。”


“二十年间未尝不思量报国,岂会向你匈奴称臣?”


赵云骂到此处,不免心头一颤。


为李陵感到叹息。


只恨汉武帝当时被气昏了头脑,杀了李陵全家。


不然李陵最后也不会赌气不跟苏武一起归汉了。


不过即便李陵再也没回到大汉,但却也终身不为匈奴人效力。


算是保存了汉人的名节。


呼厨泉大笑,“这样的人,我们都愿奉他为王。”


“岂不是比你们汉皇帝更加重视人才?”


他说的是大实话。


匈奴人没有别的优点,在重视降将这方面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张骞被擒时,匈奴人不惜许配匈奴美女给他来收买其心。


而张骞不为所动,数次逃离匈奴。


可这样,匈奴人将他抓回来时仍旧没有杀他。


李广利、卫律皆是受到了优待。


匈奴人也很无奈。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


尤其是卫青、霍去病的杰出表现。


更让他们意识到了汉将军的厉害。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降服汉将,不但能够得到汉人的情报。


还能够学习到汉人先进的军事战术。


所以这才使得匈奴人如此重视汉人降将。


眼见赵云是个难得的将才,呼厨泉当然不愿意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