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醋溜儿 > 洗心革面的白眼狼将军(6)(三合一,大肥章...)

洗心革面的白眼狼将军(6)(三合一,大肥章...)

  

“夫人, 是不是中邪了?”


金玉萍这样,小环瞧着实在是太吓人。


史靖也觉得不对劲,让小环去拉金玉萍, 结果她叫人滚开。


“疯了, 这婆娘疯了!”史靖现在不但小腿疼,心里也恐惧。


金玉萍这么神叨叨的, 该不会是有病吧?


特别是看到她放自己手指的血,这种奇奇怪怪的行为, 类似巫蛊咒术, 史靖心里凉飕飕的。


“都给我闭嘴!”


金玉萍瞪着史靖和小环, 如疯魔一般。


两人连忙不吭声, 生怕她是学了什么巫术, 会诅咒人。


金玉萍继续滴血验证佛珠,20颗、50颗、80颗……


她左手的每个手指都放了血,因为使劲挤血,指尖变得白森森的。 记住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


可是验证了这么多, 没有一颗是灵泉空间,金玉萍有些焦虑。


为何会这样?为何!


她不信自己运气会这么差,都快一百颗珠子, 怎么到现在都没遇到灵泉空间?


金玉萍弄破右手手指, 一颗,不是,一颗, 又不是……


只剩下最后几颗珠子的时候, 她的眼睛都有些发红, 嘴里不住念着:“空间,我的空间……”


奉天飘在空中, 看到金玉萍这样子,不住地“啧啧”。


看来原世界灵泉空间给金玉萍带来相当大的好处,所以她才在重生之后一直念念不忘。


只等107颗佛珠都验证完,没有一个是空间,金玉萍抓着佛珠,表情狰狞恐怖。


“不可能!”她运气不可能这么差,否则前世也不会成为侯府的老太君,更不会在死了之后还重生。


既然她这回掌握了先机,必定是要更上一层楼的。


可为何这些佛珠里面没有灵泉空间??


金玉萍不甘心,生怕自己漏掉了什么,又重头测了一遍。


手指没血了,不要紧,她砸破瓦罐,拿陶片划破手腕。


这回血流的多,金玉萍把每颗珠子重新测了一圈。


还是没有!


金玉萍要崩溃了。


难不成老天是在捉弄她?偏偏丢失的那一颗是灵泉空间?


“珠子,我的珠子――”金玉萍顾不得手上还有伤,趴在地上一点点寻找遗落的佛珠。


木屋就那么大面积,旮旯角落她都翻遍了,那颗佛珠就仿佛凭空消失一样,不见了。


“是不是你们拿了我的佛珠?”


金玉萍盯着史靖和小环,她的头发凌乱地垂在耳边,脸色苍白,脸颊还有脏泥,看着像个疯婆子。


“奴婢不知道小姐说的是什么……”


小环吓得连连摆手。


史靖再也忍不住,撑着身子,用尽力气给了金玉萍一耳光,抽得她一阵耳鸣,口鼻也冒血。


“你疯够了没有?我看你是魔怔了吧!”


成婚这么多年,史靖从来没有打过金玉萍。


本来她就失血,这一巴掌力气又大,直接把金玉萍打晕过去,又是一阵人仰马翻。


现在,两个主子一个腿瘸了一个疯了,可是累坏了小环。


床不大,史靖又腿受伤,说什么都不愿意跟疯婆子挤在一起,小环只好把自己的地铺让出来。


等她低三下四请人给金玉萍包扎好伤口,已经是晚上。


小环饿得前胸贴后背,三两口啃了一个野菜窝头,差点儿噎死。


到了深夜,在确定金玉萍没醒,史靖也睡着后,小环从怀里拿出一颗珠子,正是金玉萍怎么找都没有找到的那颗佛珠。


白天金玉萍的行为实在是太诡异,就像佛珠里藏着什么大秘密一样,小环很好奇。


她怕别的地方弄伤,会引起金玉萍的怀疑,就悄悄弄破了胳膊,蹭了一些血在佛珠上。


结果佛珠好端端的,一点儿变化都没有!


小环觉得金玉萍肯定是脑子出问题了。


她小心将佛珠贴身藏好,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一大早,有人砸门,喊他们起床,小环睡眼惺忪地开了门,管事闯了进来。


“懒货,还在睡觉,还不起来念经!”


小管事看到散落的珠子,来气了。


伯爷可是说了,必须让这个女人跪着念七七四十九天经。结果她把佛珠弄断了,这是要干嘛?想造反吗?


小管事也不管金玉萍是不是不舒服,手里的鞭子毫不留情地抽下来。


“滚起来,念经!”


金玉萍刚梦见自己喝了灵泉水,皮肤又白又嫩,迷得明庭团团转,身上就吃痛。


等睁开眼睛,看到恶狠狠的小管事,金玉萍还没回过神,又挨了两鞭子,她才清醒,连忙爬起来。


打醒了金玉萍后,小管事又指着史靖:


“起来!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下矿坑挖矿,别给老子装死!”


哪怕史靖求饶,小管事也不肯松口,昨天的军爷可是塞给他一张银票,让他好好招呼史靖。


拿人钱财,为人解忧。


不就是断了一条腿么,这有什么呢?


小环扶着史靖,一瘸一拐艰难地到了矿坑。


史靖揣着一个野菜窝窝,坐进装煤的筐子里,被放了下去。


不知道为何,看到男主子这么惨,小环心里有些高兴。


等她回到小木屋,金玉萍已经把佛珠穿好,跪在地上诵经,小管事坐在旁边嗑着瓜子,专门盯着。


有他在,金玉萍只能老老实实跪着,还不能打瞌睡。


先前金玉萍把小环单独留在矿区,她挨了史靖的许多打骂,史靖还扬言要把她卖了。


现在看到金玉萍这么惨,小环内心是说不出的高兴。


跪了一天下来,金玉萍的腿都快废了。


小管事见她态度端正,终于松口,说一天只用跪两个时辰,但是金玉萍必须做工,跟着犯人家属一起捡煤块,不然就不给饭吃。


本来犯人家属并不属于强制劳动的范围,她们都是自愿捡煤块,根据重量换取干净水或者是食物。


可谁叫金玉萍得罪了定远伯呢!


这回有小管事专门盯着,金玉萍根本就跑不掉。


更何况她身上根本就没钱了,就算跑出去,吃穿住哪一样不需要开支。


“我一定会报仇的,我一定会报仇的。”


金玉萍躺在木板上,握紧了拳头。


小管事这么狗眼看人低,回头她要打断他的腿,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金玉萍头一天跪得腿都要断了,第二天又跪了一上午,下午被打发去捡煤块。


因为她腿伤着,走不快,连小孩子捡的煤块都比她多。


晚上回到小木屋,金玉萍憋了一肚子火。


白天小环捡的煤块多,她换了一些河水擦洗了一下,脸干干净净,这就更是刺金玉萍的眼。


“你给我滚过来!”


金玉萍抓着小环的头发,打了她十几个耳光。


打完后她还跟史靖商量,他们现在一分钱都没有,不如把小环卖了。


这么水灵灵的一个大姑娘,卖到正常采矿的那边可以换几十两银子。


哪怕小环如何哀求,金玉萍都咬定必须卖了她,还是史靖说自己的腿伤着,不能走路,小环暂时还不能卖,她才罢休。


等他们俩睡下后,小环红着眼睛,盯着睡着的两个人,眼里都是仇恨。


她忍了一晚上,在早上起来要送史靖去矿区的时候,小环假装闹肚子。


“死丫头,她肯定是故意的。”


没办法,金玉萍只好扶着史靖,一边走一边骂骂咧咧。


等筐子放下去,史靖到了矿坑里,金玉萍准备回小木屋的时候,小环来了。


“你现在来做什么?快滚去捡煤块!今天你的煤块都是我的!”


金玉萍颐指气使地说道。


“小姐,你看看这是什么?”


小环拿出佛珠,对着金玉萍晃了晃。


“居然是你拿了?你这个贱丫头!”金玉萍又惊又怒,扑向小环,“快给我,把佛珠给我!”


小环后退了两步,拿着佛珠往矿坑里一丢,“你不是想要佛珠吗,下去捡起啊!”


看着佛珠落到深深的矿坑地,金玉萍也不顾安全,拽着收放筐子的绳索就往下跳。


这颗肯定是灵泉空间,金玉萍眼睛发亮,只要有了灵泉空间,她就什么都有了!


等她跳下去,小环拔腿就跑。


她已经知道金玉萍藏卖身契的地方在哪儿。


既然他们不把她当人,就别怪她拿到当初的卖身契跑人。


她再也不要伺候这一对夫妻了,她要离开矿区,以后再也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卖她。


史靖刚在矿坑坐好,就被天降活人给压在下面。


咔嚓――


原本受伤的小腿再次被压,二次受伤,史靖这回活生生给疼晕了过去。


金玉萍慌忙寻找佛珠,压根儿顾不上史靖。


等小环拿着卖身契藏好,低着头走出矿区,小管事不知为何,没有拦她。


小环还没想明白原因,外面就有人喊着她,“小环姑娘,这是伯爷给你准备的身份。”


原来,奉天在看到小环藏了佛珠,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明庭。


他回想了一下,原世界小环并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


她来安宁没多久被女主许配给了原主手下的一个小队长,结果小队长死在倭寇手里,小环抑郁而亡,她也是个可怜人。


猜出小环迟早会受不了史靖夫妻欺压,明庭决定当个好人。


“伯爷?”


拿着良民的身份,小环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她没想到,明庭会帮自己。从今天起,有了这身份,她就不再是奴婢了!


“谢谢伯爷!小环给伯爷磕头!”小环跪下来,咚咚咚边哭边磕头。


明庭帮人帮到底,还给她一些碎银和衣物,装了一个包袱。


他甚至叫人带话,说自己准备办个幼儿园,专门托管军士的孩子,小环如果愿意,可以到幼儿园应聘,工作就是照顾孩子,教他们识字。


小环跟在金玉萍身边,作为大户人家的丫环,不管是管理还是识字她都会一些,是个不错的幼儿园阿姨人选。


小环虽然不知道幼儿园是什么,但她相信明庭是个好人。


再说哪怕她有了身份,孤身一个人也不太安全。


去幼儿园不但能挣钱养活自己,而且照顾军士们的孩子,她的安全也有保障,真是最好不过。


小环立刻答应下来了,特别是听人说,像她这种幼儿园阿姨,提供食宿,她更是高兴,觉得明庭是个大大的好人。


金玉萍把史靖呆的矿洞都找遍了,才翻出那颗沾了煤灰的佛珠。


终于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她顾不得周围的环境,攥着佛珠喜极而泣。


灵泉空间啊,又回来了!


金玉萍擦了眼泪,手指在衣服上蹭了蹭,把刚长的结痂撕开,挤了血滴在佛珠上。


“快契约,快契约啊――”金玉萍在心里默念。


她眼巴巴地等了半晌,佛珠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前世的洞府、灵泉、宅院、良田,什么都没有。


“不,这不可能!”金玉萍又挤了很多血,结果还是一样。


这颗佛珠也不是?为什么!


金玉萍快疯了。


等大家发现矿坑晕死的史靖,和他旁边疯疯傻傻的金玉萍,合伙把他们弄了上来。


在救醒了史靖后,先前给他看腿的人检查了一下他的伤腿,摇了摇头。


“除非能请来大夫给你正骨,还要喝药,敷膏药,否则你以后就只能是个瘸子了。”


听到这话,史靖懵了。


他老老实实地挖矿,怎么就变成瘸子了呢?


想到是金玉萍害自己这样,史靖咆哮着,抓着她的头发就打起来。


可今天金玉萍也不知是怎的,不哭也不闹,就傻呆呆的,最后反倒是史靖打累了,躺在床上气喘吁吁。


“小环,小环给老子滚进来!”


史靖心里的火无处发泄,只想抽人,结果怎么都没找到小环。


有人告诉他小环白天就走了,发呆的金玉萍终于回过神,连忙去找柜子里的卖身契。


放卖身契的屉子里空无一物,小环拿着卖身契跑了!


“这个贱婢!一定是她换了我的佛珠!一定是的!”


金玉萍肿着脸,不断咒骂。


妻子把自己害得这么惨,她却到现在还惦记着佛珠,史靖躺在床上,觉得人生一片黑暗。


关于女主夫妻的事情,明庭没时间管,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办幼儿园,这是他来瑶州后,产生的一个想法。


跟着他来的军士们,很多人家里有小孩,有的还有几个。


如果能办一个幼儿园,照顾这些孩子们,军士娘子就有空闲,可以做别的事情。


他是伯爷,有俸禄有赏赐还有其他门路赚钱。


可军士们除非升官到一定官职,否则下面的小军官其实俸禄并不多,养活家人有时候还会拮据。


所以,明庭想让军嫂们有事情做,有收入,甚至能成为支撑家里的“半边天”。


明庭跟刘程说的发财路子之一,就是办一个“露一手”酒楼。


军嫂们中选一些胆大细心又会教孩子的人,在幼儿园上班,给发工钱。


另一部分可以去酒楼工作,照样给人开工钱。


幼儿园就是福利性质的,开支明庭先补贴着,日后想法赚钱了再说。


酒楼明庭也能提供一些菜谱,甚至提供部分空间的蔬菜瓜果来做药膳。


等酒楼做起来,名声做大,还可以开分店。


到时候,老店的军嫂们培训出来了,可以去分店当店长、当领班。


总之,得帮大家都富裕起来。


这样将士们杀敌的时候卖力,家里女人们有了收入,腰杆子也硬。


对开酒楼,刘程很喜欢,他原本就喜好美食,明庭一说他就答应了。


至于雇佣军士娘子,他也没意见。这就等于酒楼有靠山,以后谁敢不长眼睛来闹事,来吃霸王餐?


刘永山倒是比刘程看的远,认为这是女婿在帮儿子建立人脉。


那么多将士,说不定谁以后就是大官,能跟他们的娘子先处好关系,好处总是少不了的。


趁着明庭在家,刘永山和刘程已经选好了地址。


他们本来有一些钱,可是明庭说了,先从他账上走,反正他和蕙娘也花不了什么钱,先拿出来办正事儿要紧。


明庭又找齐铭,在韦府旁边租了一个宽敞的宅子。他把设计图画出来交给齐铭,请他帮忙找木匠做一些桌椅还有小孩睡的小床。


齐铭对明庭要办军士幼儿园很好奇,等听了他的思路,齐铭连连说好。


把将士们的孩子们集中起来,专人照顾、游戏、还有人教识字,小朋友在幼儿园吃饭,将军嫂们从家务俗事里解放出来,这的确是件很好的事情。


将士在前线卖力地杀倭寇,大后方安定很重要。


这么做,军嫂们有了工钱,孩子们也得到很好的照顾,将士们也能安心杀敌。


只是,明庭会贴很多银钱进去。


这完全就是出钱做好事!


齐铭认为明庭是个大好人,能这么爱护关心下属,这种上司十分少见。


明庭的幼儿园计划书里,还提到了聘请曾经受伤落下残疾的士兵当保卫。


毕竟,将士们做的是杀倭寇的事情,他们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就更需要人保护。


原世界,倭寇能嚣张地在州府闯进齐铭家,杀害他一家老小,可见他们心里是没有法度的。


若是明庭惹毛了他们,这些人说不定会对幼儿园的孩子们下毒手。


所以,幼儿园的安保工作非常重要,这是重中之重。


明庭这么心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齐铭自愧不如,拍胸膛保证这事儿一定会给他办好。


他绝对能挑出可靠的人选,不会让孩子们遇到危险。


短短几天休假,明庭忙得像骡子一样。


除了每天花半天陪蕙娘,剩下的时间他不是在忙酒楼的事情,就是在忙幼儿园。


这两样不是几天就能建好的。


明庭给酒楼画了设计图,要重新装修,如何布置,都写得清清楚楚。


幼儿园也要有教室,休息室,厨房,还得有许多适合孩子们的玩具,甚至这些小朋友也要强身健体,学一些简单的拳法。


休假的最后一天,明庭把将士们叫来,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打算。


“只要我在瑶州一天,幼儿园就会办一天,大家的孩子都能送来,有专人照顾,吃饭睡觉完全不用操心。”


“等以后咱们条件好了,说不定我还会办学校,请老师给孩子们启蒙,教他们识字学文化,学习好的,还可以去考科举。”


“总不能叫孩子们跟咱一样,是大老粗。以后天下太平,需要武将的时候少,读书人才吃香!”


这是明庭的承诺,他要让大家无后顾之忧。


本来,大家伙儿以为明庭有啥重要的事情要说,谁知道居然办幼儿园,给他们婆娘提供工作,这是谁都没想到的。


明庭的话说的极有道理,将士们都非常认同。


要不是没文化,他们怎么会走上打打杀杀的道路呢!


现在有了子女当了父亲,谁不希望孩子有出息,不希望儿子能读书识字有本事呢!


如今有这么好的事儿,他们当然是双手支持,一个个都对明庭感激万分。


回家,这些人跟家里媳妇儿一说,那些娘子们也很开心,纷纷说伯爷是个好人,重情重义,还让自家男人一定不能辜负了伯爷。


在家呆了短短五天后,一行人又整装出发,去海边训练。


回来的时候,风平浪静,天气不错。


明庭也没放他们休息,大家吃了饭直接上船。


一百多号人分成两批,第一批上船的人很兴奋,见明庭叫人准备了许多木桶,他们还挺好奇。


“伯爷,这些木桶做什么用啊?”


明庭笑得神秘:“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等到了海上,开始起了风浪,有人受不住了,扑到木桶跟前,抱着桶开始吐了起来。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很快,一大半人都开始晕船狂吐。


看到这群旱鸭子的反应,明庭有些头疼。


晕船的人很多,还得好好治一治。


不然到了海上,敌寇杀过来了,大家还在吐,这怎么行!


等第一批人下去,木桶又换了一遍,看到同行们脸色惨白,第二批上船的军士们有些警惕。


不过警惕也没用,这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最后他们不但在船上吐,下了船还趴在地上吐。


“伯爷,我宁愿在陆地上打,也不想上船……”


“对啊,真是太痛苦了,晃晃荡荡,我连刀都拿不稳……”


“为什么天在转?有人可以扶我一把吗?”


晕船这事儿,还真不是一两天能治好的。


明庭只能不断带他们下海,不断适应,上岸后又拿出空间的药材做药膳,改善大家体质。


至于晕船特别厉害的人,明庭还自己制作了类似晕船药的药丸。


幸好齐铭招募的士兵里面,不少人是瑶州本地人,从小船上长大,他们一帮一地照顾这些“旱鸭子”,传授经验,晕船的人倒是渐渐少了起来。


因为这事儿,明庭在给昌帝的信里跟他诉苦。


他把晕船是什么样,会怎么把胆汁都吐出来,口里只有苦涩味,都写了出来。


不过最后,明庭依旧跟昌帝保证,他肯定会把大家训练出来,一定会让郑国拥有最先进的海军。


“明庭忠心啊!”


昌帝拿着信,跟周后说道。


自从周后怀孕,他就经常过来坐坐。特别是当太医说,皇后腹中有双胎,昌帝更是激动。


周后是他平定天下后第一个怀孕的人,她怀的本就是嫡子,一来还是一对儿,昌帝能不高兴么!


哪怕太医说周后怀相好,身体很健康,昌帝还是忍不住担心,每天都要来看看她。


老夫老妻,说话没那么多规矩,昌帝倒也不会把明庭的事情瞒着。


“二郎,我打的赌赢了。你看,定远伯每个月写两封信,信上的错字越来越少,会的新词也越来越多,可见他是在真心学习,提升自己。”


周后看完明庭的信一边夸他,一边担心那些将士们。


“臣妾觉得,明庭说的办幼儿园很好。没想到他粗中有细,还能为将士们考虑这么多。到底是要当父亲的人了,比以前成熟稳重多了。”


“只是,这孩子也忒小心谨慎了,事事都写信汇报,还说怕人告他,拉拢人心。”


周后掩口而笑。


“就这么些人,他能做什么!这也太小看二郎的心胸了。”


周后的话,昌帝很认同。


不过,明庭这么实心实意地坦诚,他很高兴。这是把他当成君上,才这般谨慎行事。


“明庭是个不错的,长进了不少,就是这字怎么还是歪歪扭扭?”


昌帝有些嫌弃。


“朕下次赏一些字帖给他,让他好好把字练一练。”


等朝廷的兵马粮草都到了的时候,已经是一月份。


北方天寒地冻,瑶州地处南方,虽然没有那么冷,但潮气大湿气重。


这种冷和京城不太一样,为了防止士兵们冻手冻脚,明庭让军医研制出了冻疮膏。


因为新朝建立,许多地方还需要用兵。


哪怕昌帝很想多给明庭一些兵力,在兵部的大臣们研究了很久后,也只不过派来了三万。


剩下的,昌帝让齐铭在瑶州本地征。


考虑到冬天倭寇都龟缩起来,不会出动,明庭干脆让三万人在一起训练。


镇山拳和降龙掌练起来,体能也要狠抓,同时,将士们的伙食也得安排好。


虽然昌帝拨了军饷,可军队的伙食就那样,对运动量大的士兵们来说,完全不够。


哪怕以前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可明庭还是绞尽脑汁在想了办法。


齐铭弄来一些船,在加上之前明庭干掉倭寇抢了十艘船,他叫三万人轮着出海,进行海上训练。


有的人的的确确是晕船,不管是锻炼还是吃药都没用。


这一波人数还不少,被明庭弄下来,成立了炊事班。


明庭让炊事班的战士们学着养猪,养鸡、鸭、鹅,等这些都养大,正好供给军队。


至于蔬菜什么,士兵们轮换着垦荒种地。


这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炊事班士兵捉来小猪圈养的时候,明庭还动手给它们做了小手术,保证这些猪一个个都能长成大肥猪。


不少人大开眼界,说原来伯爷全能,什么都会。


最开始跟明庭来瑶州的人,已经被他训练出来。现在他们分散下去,训练新兵,整个练兵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明庭终于空出时间,开始研究船。


瑶州很多人从事海上贸易,前朝就有不少人南下南洋诸岛,东行到倭国,把瑶州的东西卖到海外。


所以在造船上,瑶州有很多老工匠,都是专家级别。


齐铭知道明庭要造船,把这些老工匠都安排过来,看他有什么要求。


本来,大家还以为这位伯爷是个外行。


没想到不管是画图还是对船的了解,他都讲的头头是道,甚至明庭还结合了这些船的优点,做了改进。


他想造军船。


船上除了粮食之外,要储放大量弹药,所以需要相当大的储存容量,同时要坚固结实。


最最重要的是,船身要有炮筒,不止一枚。


炮本身就重,一枚18磅炮就有两吨重,所以船的承载力是最关键的。


“大人,这炮筒是何物啊?”


有老工匠问道。


“这是机密,不过,有了炮筒,就能把倭寇赶走,让海上恢复平静,瑶州人又可以大大方方地坐船出海。”


明庭笑着,让工匠先按照他画的图纸,比例缩小,造出模型来,剩下的事情他要先和齐铭商量。


“造炮?”


听了明庭的计划,齐铭大吃一惊。


之前起义军曾经用过炮,可是那么笨重的东西,能放到船上去吗?


而且海面起起伏伏,哪怕船上装了炮,命中率也成问题。


“齐大哥,你不能这么想。”


明庭开始给齐铭洗脑。


“你应该想,如果船上有了大炮,见到倭寇的船,我们就可以远距离攻击,直接轰他们,让他们下海喂鱼。”


“这样一是避免了倭寇上岸,残害百姓,二则是将士们减少近身肉搏,就不会有伤亡。”


“而且,这炮筒不止一层。船的两侧排炮,直接建两层,甚至以后可以建三层。你想想,有了重武器,我们的船守卫我们的海域,还有哪个敢来撒野?”


齐铭被明庭描述的画面给绕晕了。


他本就仇恨倭寇,现在一想到明庭说的在海上作战的画面,心中立刻热血沸腾起来。


等看到明庭画的图纸,跟陆地上的火/炮不一样,他忍不住好奇。


“我做了改进。”


造炮需要齐铭帮忙,明庭也没有瞒着他。


“我的预想是两层甲板,上层布置12磅炮,下层布置24磅的炮,一共弄60枚。你想想,这么多的火/炮集中到倭寇和海贼的船上,保证直接给他们炸得灰飞烟灭!”


“什么?60枚?!”


齐铭惊呆了。


算了一下这些炮加在一起的重量,还不算弹/药,齐铭有些晕眩。


“你知道这要花多少钱么?”齐铭盯着明庭。


“朝廷未必会拨银子!而且造船造炮,都要跟兵部上报,你这狮子大开口的,谁会批!”


六十枚炮,你是打爽了,可陛下不会同意啊!


刚建国,到处都需要银子呢!


明庭一想,好像也是。


想一步到位,把曾经风靡某个小世界航海史的风帆战列舰造出来,国力也不允许。


“那要不,就先一层?弄20枚炮?这已经是最低要求了,再少不行了。”


明庭坚持道。


“我想想,我再想想。”齐铭揉了揉太阳穴。


他现在觉得,定远伯哪里都好,就是步子迈的太大,这是很容易扯着蛋的。


齐铭更担心的是,明庭这样,会不会被人参他。


毕竟,那些言官芝麻大点的事情都能拿出来说道,更何况明庭要干这种大事。


明庭倒没把齐铭的担心当回事,他按惯例给昌帝写信,把自己画的军船和炮筒的图,一股脑儿地塞进信里。


“老大,昌帝可不是厉帝,不会这么容易被你说服的吧!”


奉天看着明庭封好信封,用火漆封蜡,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如果是厉帝,早就坚定不移的支持明庭了,可现在顶头上司换了人,他写信过去,不会被昌帝骂吗?


“你忘了,我是运灵。”


明庭微微一笑,“只要是我诚心想做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等着瞧吧!”


明庭对老吴叮嘱再三,说这封信是机密,必须亲自交到陛下手里,老吴应下,换了便衣,赶去京城。


因为是明庭写的私信,昌帝拿到后也没和折子放一起。


只要定远伯不是上折子,书信对昌帝来说,就是非正式交流。


拆开厚厚的信,昌帝第一眼就看到了明庭画的船。


或者说它不是船,更像是军船,军舰。


“威风,真威风!”


昌帝原本就是在马背上得到天下,亲自指挥过无数战役,还上阵杀过敌。


所以,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君王,看到这船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加上自从明庭到瑶州后,每次写信都说要练水兵,让郑国有自己的水军,有自己的军船。


这些信不断积累,跟催眠暗示一样,在昌帝看到军舰的这一刻,彻底引爆。


“这样的船,真的存在吗?”昌帝手指摩挲着图纸,眼神有些痴迷。


特别是看到纸上的炮筒,一改传统的笨拙,不但变轻巧了,还多了两个轮子,能够轻松移动。


明庭在图纸上注明,这种炮不但海上可以使用,陆地上也可以使用。


它子母铳结构,炮筒有6个子铳,射速提升,炮尾转向的舵杆,也提高了射击的精准度。


这炮/筒完全可以海上有倭寇的时候,打倭寇。陆上有敌人的时候,运送下来打敌人。


一举两得,一炮两用。


妙啊!昌帝心动了。


虽然造/炮是花钱,可这不是多功能么!


先安在船上,等把倭寇打跑了,就可以把炮送到别的地方,镇守朕的边疆。


跟传统的火/炮比起来,已经非常节约成本。


更别提,可以连续性发射6次。


上过战场的昌帝十分清楚,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


敌人的炮刚上膛,自己这边就轰轰轰一连串打过去了,到时候赢家是谁,一目了然。


昌帝一拍桌子:“朕要造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