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元末明初 > 73 既分高下,也决姻缘(第四更)

73 既分高下,也决姻缘(第四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 https://www.mianfeizhui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张一凡为什么偏偏和镜静搞一起去了,换个女儿也行啊!


自己的长女,如果不嫁给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指不定李善长就不会满意的,特别是李善长这边也已经提亲了的情况下!


此时的李善长,看到朱元璋在犹豫,便出列向朱元璋奏道:「微臣这个长子确实仰慕大公主久矣,如能娶到大公主,微臣感激涕零,必会以公主为尊,不敢逾越半步!」


他是韩国公,他这儿子是韩国公世子,世袭的,并且他有两块免死金牌,他儿子有一块免死金牌。公主嫁过去,肯定不可能像嫁给平民那样身份尊贵悬殊。但李家这边,依旧会非常尊重公主。


当然,这其实还是他的表面说辞,实际的意思,朱元璋也懂,就是他李善长的承诺。


他的这个暗示,立刻就让朱元璋的心中天平倒向了李家这边。


朱棣在边上听了,明白其中含义,不由得为张一凡,为他大妹担心了起来:别是这么拼命了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吧?


这么想着,他便看向张一凡,看他怎么挽救?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张一凡给他太多震惊了,那个嘴皮子还真是能说,这时候,他甚至都有点期待,该不会还有救吧?


张一凡这边,当然也能听出来,顿时怒视着李善长,然后就开炮了:「大公主年龄和我相当,你这儿子都能当公主的爹,你好意思提亲,这是有多看不起陛下?」


在抢老婆这个份上,绝对不能怂!逮着对方的劣势撕咬,努力把对方的劣势撕开,这就是他的对策。 记住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


张一凡不知道,他这个出发点,竟然和朱镜静在后宫发飙的理由不谋而合。


此时,在这么多文官武将面前,这么公开地说出来。只要还有人要脸,那绝对就得介意了!


皇帝把女儿嫁给一个能当他女儿爹的人?就算是在民间,也会被人说三道四,更不用说是皇家了!


李善长就是再有能耐,在这个时候还能死硬?那就等于是看不起朱元璋这个皇帝了!


一时之间,李琪不由得有点绝望,待定的媳妇要跑了!


就在李善长气得要发狂,却又不得不准备向朱元璋解释时,却听朱元璋向张一凡厉声喝道:「放肆!」


他这一喝斥,让李善长不由得很是有点感激。这种感觉,真得是很久没有了。如今朱元璋这开口,等于是给了他一个很大的面子。


只听朱元璋继续向张一凡训斥道:「自古以来,讲究得就是男才女貌!李卿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朕都是记得的。所谓虎父无犬子,他儿子的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此向朕提亲,也是一桩美事,懂不懂?」


朱棣一听,便知道他父皇在拉偏架,最终还是比较在意李家这边的了。


可是,张一凡却是不甘心,还是那句话,这么好的姻缘,如果不努力娶到朱镜静,就白穿越了!


拉偏架怎么了,干就是了!


只听张一凡立刻向朱元璋告罪,然后非常恳切地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华夏姻缘,自古以来就讲究男才女貌!大明公主,必然是要选最有才华的夫君,因此,草民不要其他赏赐,只求有一个机会,能和他比试才华的机会,既分高下,也决姻缘!」


自己没有一个牛逼的爹,没法拼爹,而且皇帝老儿还拉偏架,那就只能这么干了。


重赏不要了,只是要一个机会,男才女貌是吧,来啊,比一比啊!


都到这个份上了,如果朱元璋连这个机会都不给的话,老子就不认这个皇帝了!


边上的宰相胡惟庸,说实话,他非常恼怒张一凡,竟然敢打他的脸!除此之外,他对李善长求亲之事,其实也是有不满的



相权和皇权的冲突,那是时不时就会有的,他指望着李善长能站在他这边,一起对抗强大的皇权。结果没想到,他竟然还要去和朱元璋结亲!


因此,他听到张一凡的话之后,眼珠子一转,顿时计上心来,立刻上前向朱元璋奏道:「陛下,微臣也以为只有天下最好的才子才能配得上大明公主,不如颁下旨意,令全天下符合条件的才子齐聚京师,选出状元驸马,如此也是我大明的一桩盛事美谈也!」


胡惟庸这就是要捣乱,给张一凡和李善长都添堵!从道理上来说,他讲得确实没错,也给了皇家极大地声誉。


有的官员想要讨好朱元璋,也有的官员是胡惟庸的跟屁虫,对于这个事情,不少人立刻附和了起来。


只有李善长这边的人,一时之间并没有表态,都看着李善长,以他马首是瞻。


对于李善长来说,他心中自然是骂娘的。一个柳家村的乡下小子来抢亲,就已经让他恼火了,胡惟庸竟然还要让天下才子一起来抢一个公主,这是嫌不够乱么?


但是,从大道理上过来说,他也没法反驳。难道说大明朝的公主没这个资格选天下最有才华的夫君?还是说,他刚还夸口说他儿子的才华横溢,这一转眼就不敢去和天下才子比了,那还配得上大公主么?


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李善长岂会犹豫,便立刻改口向朱元璋奏道:「陛下,臣亦附议!」


事情不能给人抓把柄,至于后面的比试,再想办法就是了!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心中非常无语。


因为他知道,他女儿就曾想过比才招亲,结果没想到,事情兜兜转转,还真要让她如愿了?


难不成,这一切都是成穆贵妃在护着她的女儿?


想着这些,朱元璋最终点头说道:「如此,朕就准了!」


「陛下圣明!」李善长和李琪等人,心中苦涩,却还是要奉承一句。


至于胡惟庸,心中更多的是幸灾乐祸!


朱元璋随即转头看向张一凡,严肃地说道:「你也听到了,想要娶朕的大女儿,那要和全天下才子比试了。朕给你一个机会,要官要钱还是依旧坚持要比试?」


「陛下,我要大公主!」张一凡到这时候要是认怂就怪了。虽然他知道怎么个比试,其实很有讲究,但是,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也还是要闯他一闯的。


听到他的话,朱元璋也不知道心中是怎么想的,只是盯了他一会之后,忽然说道:「今日天时已晚,摆驾回宫!有关比才招亲之事,明日再议!」


说完之后,他就大步走了。


文官武将们听了,也都是看了张一凡一眼,眼神有点怪异,然后跟着朱元璋走了。


不过有两人没有走,这两人不是别人,一个是太子朱标,一个是燕王朱棣。


没办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妹子,喜欢这个乡下小子喜欢地死去活来的,并且从今日的事情中,他们也从张一凡这边受惠了,肯定是留下来有话要说的。


本来的话,张一凡其实是要叫住朱棣,和他说个事情的。


当然,如果是太子的话,那就更好。但是,他考虑到和太子不熟,就只能考虑朱棣了。结果没想到,这两人竟然都要留下和他说话,那自然是最好了。


朱标看了朱棣一眼,倒也没有意外他的四弟没走,然后转头看向张一凡,摇头说道:「你啊,我知道你和镜静才是良配,但是事情闹到这个份上……你为何要把朝堂上的文武官员都得罪了呢,看看,如今没有一个人帮你说话!」


「大哥,他这人就有爱吹牛的毛病!」朱棣在边上听了,也是摇头插话道。


自己都已经告


诫他好几次了,让他不要吹牛。看如今这样子,是吹牛吹得自己以为是天下第一才子了?


张一凡才不管,只是看着他们说道:「大哥,四哥,你们这事一定要帮我。帮我也是帮静静,是吧?」


朱棣对他的称呼,已经有点免疫了。但是,朱标却没见过他这么厚脸皮的,竟然直接叫他大哥!


他受儒学影响很深,张一凡又不是他亲人,他才不会不讲礼节,当即脸色一沉,准备呵斥一句,注意自己的身份。


不过此时,朱棣已经先开口说道:「还能怎么帮你?事先漏题,那不可能的,韩国公他们肯定在盯着的!」


朱标一听,就更是不满了,弄虚作假,非君子所为也!就算朱棣答应这么做,他也是不答应的。


可谁知,张一凡听了,却是笑着摇摇头说道:「四哥多虑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呢,缺点确实有,比如写字啊,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四书五经之类的都不擅长。回头陛下定章程的时候,如果只是考这些的话,那我就完了。」.br>


听到他承认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朱标就更有点不高兴了,特别是连四书五经都不擅长,这还了得?


可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呢,张一凡已经接着说道:「只要你们向陛下建议比试治国安邦之道,我就一定能拿状元!」


「……」朱棣一听,顿时无语,这个小子,又开始吹牛了!


朱标越加地对张一凡反感了,连四书五经都不擅长,还谈治国安邦之道?


说真的,他算是见识到了他四弟说这人喜欢吹牛,原来是真的了!


张一凡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便又补充说道:「对陛下来说,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便出什么样的比试内容,这总是没错的吧?」


他说这话,就怕朱元璋继续拉偏架,针对李琪的优势制定了比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