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txt下载 > 第一百九十一章:交通的划时代变革!

第一百九十一章:交通的划时代变革!

  

听到老三的话,即便是作为一切策划者的朱瞻基,此时也瞪大了眼珠子。


“你再说一遍,是橡胶轮胎成了,还是说只做出一个轮廓?”


面对朱瞻基的问题,老三朱瞻墉顿时笑着说道:“是全部成了!”


随着老三朱瞻墉的话音落下,朱瞻基顿时高兴的喊道:“漂亮!”


“干的漂亮!”


“你小子办了这么多事儿,就这次干的最漂亮!”


在听到这个好消息后的朱瞻基,此时整个人激动的在这屋里头来回乱转起来。


别人不知道轮胎的作用,他朱瞻基可是清楚。


拥有了橡胶轮胎,他很多的计划就可以正式的步入正轨了。


首先直观的改变就体现在陆地通行上。


为了这一切的出现,朱瞻基已经是在半年多前便已经开始对大明朝内部进行了道路改造。 记住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


半年的时间虽然对于整个大明朝以及要通往大明朝各处,规模宏大的直道而言并不算多。


可架不住人多啊。


一百个人修和一百万个人修,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最起码,最先修建的,从北京城通往漠北的直道如今已经基本上完工了。


而对于漠北的改造,于谦已经多次跟他抱怨过了。


如今漠北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物资的稀缺。


漠北的土地实在太过广袤,面积太大了。


想要在这么大的一片土地上将其尽可能的开发,所消耗的物资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漠北在这之前连个城池都没有。


更别提什么物资了。


所以,他们所能依靠的完全就是从大明朝内地当中运输。


可是运输是有成本的。


并且非常大。


简单来说,一百斤的粮食从北京城运到漠北,还不够运物资的士兵消耗。


这无形当中便增加了各方的负担。


虽然这些银钱全部都是朝廷在出。


但于谦也确实着急。


他那里正迫切的需要物资,好不容易朝廷给批了,也批了不少。


可到了他手上,能有个五六成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所以,每一次那于谦给朝廷递折子的时候都会对这件事抱怨一下。


对此,朱瞻基甚至都习以为常了。


不过现在好了。


橡胶轮胎的完成,对于运输绝对有颠覆性的改变。


当然,橡胶的利用可不光体现在交通上。


生活当中的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这些东西。


但目前一切都还处于研发的阶段。


而橡胶轮胎的成功,无疑便是给橡胶的利用开创了先河。


就即便是没有后续的那些,就单说这一次橡胶轮胎的研发成功,其意义也绝对是划时代的。


因为朱瞻基很清楚,国家生产力的高低,往往就是因为交通所限制。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经常会说的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因为交通,是发展的基石。


没有一个好的交通条件,工业化就很难发展。


现在好了。


橡胶轮胎搞定了!


虽然还不能说马上就投入到大规模的生产当中,如今只是研发成功,接下来还要解决规模化生产所面临的问题,但只要是技术成熟,规模化生产便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想着这些,朱瞻基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一个劲的乐。


瞧着自己大哥已经很久没有像今天这般高兴激动过,朱瞻墉也是跟着在一旁乐呵。


在自个儿心里好好意淫一番的朱瞻基,也是当即对那老三朱瞻墉说道:“这次老三你是大功一件,一定要好好赏!不光要赏你,还有那些负责研发的工匠们,凡是参与此次橡胶轮胎研发的人,每人赏五百宣德钱!”


“城内房产一处!”


“另外,颁发奖章,大明一等功勋奖章!”


“主要策划研发人员,名上丰碑,万世流芳!”


老三朱瞻墉虽然知道自己大哥对这橡胶轮胎十分的看重,可是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大哥竟看重到了如此程度!


赏钱赏房就罢了。


反正如今大明朝廷也不缺钱。


虽然数额不小,也十分丰厚。


但这名上丰碑,万世流芳的意义可就不同了。


这玩意儿,他老三可是清楚的,为了让这丰碑的规格提高,所以朱瞻基对能登上这丰碑之人十分严格。


就算是整个大明朝,除了太祖时那些收复中华的那些将领们上的多,就算是自家老爷子那一朝到如今,能上这丰碑之人也不过区区三五个。


可如今,自己大哥直接便让这次策划研发的主要人员全部上丰碑。


这一点,他老三朱瞻墉还真没有想到。


甚至自己都有些怀疑起来。、


“大哥,这是不是赏的有些太过了?毕竟都是按照大哥你的办法来研发的,赏点钱和房产就算了,这上丰碑,我怕日后有人说大哥的闲话。”


然而,对于这老三的话,朱瞻基却丝毫不在乎。


甚至还十分笃定的说道:“世人不知道这橡胶轮胎的价值,但是我清楚,他们想骂,想说闲话,便让他们说去就是,到时候他们自会清楚这橡胶轮胎的重要性。”


“再则,我此举也正是要搞一出千金买马骨的戏码。”


“告诉天下人,告诉朝廷所有那些工匠们,官员将军们能够有的殊荣,在我这里都可以得到!”


“只要他们有功,我朱瞻基绝不吝啬赏赐!”


“别说是名上丰碑,就是日后封侯,也不是不可能!”


见自己大哥这么说,老三朱瞻墉也只是选择点了点头。


对于他而言,自己手底下的那些人能够得到赏赐,他自然是高兴的。


刚刚之所以主动的那么说,完全是因为站在自己大哥朱瞻基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了。


害怕世人质疑他丰碑是否存在水分。


毕竟,能够登上那丰碑之人,哪个不是名传千古的奇人。


但既然自己大哥有自己的考量,那这件事就不是他朱瞻墉需要去考虑的事情了。


“成!”


“既然大哥你想明白了,那老三我也不多说了。”


“不过,大哥,你这把我手下这些人都赏清楚了,可这半句都不提如何赏赐我呢?”


听着老三的话,朱瞻基此刻也是在高兴头上,顿时大笑道:“刚刚我都说了,赏,还要重赏,说吧,你小子想要点什么赏赐?”


面对自己大哥的话,朱瞻墉这小子还真不知道要点什么。


最近这些日子以来,一直被自己大哥用各种差事缠着身。


如今他的全部心思也都投入到了差事上,压根也没有那个闲心去思考这些。


所以被朱瞻基这么一问,他还真不知道想要点什么。


想了半天,最后说道:“这样吧,我那府里头最近有些缺银子了,大哥你要是觉得行,就随便赏点银钱用。至于其它的暂时还想不到什么,咱们暂且记下,日后再说,如何?”


此时的朱瞻基也不跟他废话,当即便说道:“就按你说的办!”


“赵全!”


“在!”


“去,传我的旨意,命夏元吉从户部先给咱们这位越王爷支取个万钱赏赐,别让别人说我这个做大哥的亏待了自己亲弟弟。”


听到朱瞻基命令的赵全,赶忙便领下了差事,朝着夏元吉那里跑去。


而朱瞻墉,则立马对着朱瞻基道谢。


这万钱如果按照以往的数目来算,还真不值多少。


但问题是如今改制后的宣德钱币,万钱可就不少了。


一两白银等于一钱,万钱,这就是一万两白银了。


随随便便一个赏赐便是一万两的白银,以往朝廷一年财政的几千分之一,这赏赐,绝对不少了。


在说完这件事后,朱瞻基也是当即又交代那老三,说道:“这橡胶轮胎虽然搞定了,但是日后还要将规模搞起来,这件事你也抓一抓,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可以规模化生产的条件。”


“另外,橡胶树的数量也要尽快的提高,最起码要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所消耗的数量才行。”


“还有,轮胎搞定了,之前跟你说的自行车、三轮车、还有蒸汽车、蒸汽火车的制造也要尽快的完善,尤其是蒸汽火车,技术都成熟许久了当初在南京的时候就已经有模型了,如今却一直没有进展,这件事一定不可耽搁。”


“有功,一定要赏,但有过,不作为,也一定要罚!”


“朝廷的银钱就是再多,也绝对不养任何一个闲人,这一点你小子一定要记清楚。”


听着自己大哥这絮絮叨叨的又一顿教训,老三朱瞻墉顿时满脸的无奈和生无可恋。


得。


本想着亲自跑一趟过来能让自己大哥高兴高兴。


却不曾想大哥是高兴了。


可这一高兴,又开始给他派差事了。


本来手上的差事已经不少了,如今又增加了。


当然,对此朱瞻基其实也是清楚的。


在想了想后,便又对着老三说道:“对了,你手上的一些差事其实是跟工部有重合的,你那边的差事要实在是抓不过来了,可以跟工部协调一下。”


“但我只有一个要求,不管如何协调,这些事情就一件也不能耽搁了。”


“到时候事情被耽搁,就算是你小子的问题,我也一样会追责!”


闻言,老三朱瞻墉再次叹了口气,道:“臣弟得令!”


平日里虽然跟朱瞻基多有闲扯,表面上也嘻嘻哈哈。


但不管是朱瞻基还是这老三朱瞻墉自己,其实心里头都是有分寸的。


对于朱瞻基而言,正事是正事,感情是感情。


不能说因为感情便将正事耽搁了。


如果是这样,你干脆什么都别干。


而那老三朱瞻墉也是清楚这一点,平日里跟自己大哥如何的嘻哈玩闹无所谓,但一说到正事上,他老三还从未真的胡闹过。


虽然他们是亲兄弟,但也是君臣。


随后朱瞻基又跟那老三朱瞻墉针对接下来的一些事情进行了一些详细的交代后,那老三便急匆匆大的离开了。


而在老三离开之后,朱瞻基满脑子都是那些橡胶轮胎的事情。


这件事太过重要了,就算从老三的口中听到了这些消息,但还是忍不住的亲自又跑了一趟。


直到他看到那橡胶轮胎果然如他之前给出的方向,已经达到了可以充气和放气的程度后,朱瞻基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是落下了。


有了这些,搞一些简单的人力三轮车,自行车,倒不是太难了。


虽然这些东西都无法达到长途交通的需求。


但也能够在短时间内便带动区域性的交通,包括城池当中百姓日常的运输需求。


尤其是三轮车,对于一些商贩而言,还是非常实用的东西。


装个货物什么,否十分的方便。


一时兴起的朱瞻基,也不急着离开了。


毕竟这些东西对于旁人而言是从零到一的完全创新研发。


可对于朱瞻基而言,却是复制。


所以,为了能够早日骑上大明朝的第一辆自行车,朱瞻基便亲自留在了这里,开始与工匠们一同研发起了这些。


但如今身为皇帝的朱瞻基突然消失不见,那朝廷里的官员们却都急了。


尤其是那杨士奇。


本来就身为兵部尚书,如今又被朱瞻基命令组建新式的海军。


最近这些日子里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因为海军的战船建造肯定是在海边码头上制造要方便一些的。


而京城又是内陆城池。


所以那杨士奇经常是京城和海边的两头跑。


这时间久了,也是身心俱疲。


毕竟古代的通行,对于人而言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甚至比干一些体力活都要累。


最近在火器研究衙门的技术帮助下,杨士奇终于是敲定了最终战船火炮的形态。


根据有可能面临的未来海战,进行了对应性的布置和设想。


比如战船的种类,战船的大小,战船舰队的规模。


不过,这些他杨士奇虽然是想好了,但一切都还需要朱瞻基这位皇帝亲自同意后,才能正式的开始。


所以,这一次急匆匆从海边回来的杨士奇,为的就是能够当面跟朱瞻基交代清楚,然后尽快的下达旨意,他那边就能正式的动工了。


要知道,无数的海军将士们如今都还在眼巴巴的等着战船下海呢。


没有战船,他们这些所谓的海军就只是一只只陆地上的旱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