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望春山假面的盛宴免费阅读 > 第125章 第125章还不是娘子教得好

第125章 第125章还不是娘子教得好

  

125


他怀又『揉』了『揉』脸, 心一片暖洋洋。


可『揉』『揉』,就开始心猿意马起来,却又不能给现了, 『揉』一下把衣襟往旁边蹭一点,动一下让衣襟打开一些。


“朝廷的这些人真不是东西,我总算明白邵大哥的感受了。”


人家也不跟你明火执仗, 就这么耗你磨你,时间久了,你自己就没了那股精气儿。


“他们不会晾你太久, 你总是连兵部朝廷一起骂,我反倒觉得可能是某一个人, 兵部还想借你跟五军都督府争权夺利, 这种时候他们不会自废武功,兵部大致思路是如此,但架不住可能有人有私心。


“觉得你既非正路走来的, 又非世家名门培养,不过是个野路来的人, 这种野路的人让他们欣喜, 但又心生忌惮。欣喜的是白捡一个人, 忌惮的是怕你不受控制, 这时候晾你,其实人家来看这不是晾, 这是磨刀。”


“磨刀?”


“磨你这把刀,让你为他私用,让你指哪儿打哪儿。”


薄春山鼻都气歪了。


“老又不是狗。”


“所以人家要训你啊。”


所以会磨刀,所以会训狗,就跟熬鹰一样。


顾玉汝前世听过熬鹰, 鹰桀骜不驯,翱翔天空,不会被人驯服,所以猎人一般捕捉到了鹰,为了训它为自己所用,就会熬鹰。他们会花很长的时间来熬鹰,让鹰不睡觉,不给它吃食,一直熬到鹰屈服,一次又一次,直到磨掉它所有的野『性』。


“那你说的意思,老现就是被人当鹰熬了?”


顾玉汝点点头:“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虽不知具体到底是何情况,毕竟从头到尾除了一纸招薄春山来应天述职的公函外,也没人他们接触,谁也不知背后之人是何意思,但顾玉汝觉得人但凡做事总有其目的,尤其是那些所谓的高官。


那么能是为么意思呢?


尤其照目前来看,薄春山兵部来说是立了功的,一般面人是不会做太让人诟病的事,他不是怕寒了你的心,而是不能寒了‘大家的心’,觉得他没有御下之能,以至于让人敬而远之。


历来帝王将相,哪个不需要手下,哪个不是人帮人能走青云路,你一个人光有雄心壮志,却无人帮你,么也做不了,很多时候位者违背心意,下示好,不就是这个缘故。


由此,顾玉汝会得来薄春山不会被晾太久的结论。


可偏偏薄春山又莫名其妙被晾,有的磨刀熬鹰之说。


暂时这些是的推断,是不是的,有六成把握,还要看后续,不过可不想他因此颓丧,会说这些安抚的话。


“给一巴掌再给一个枣,你知枣儿的甜,让你来这么顺利,你能会方感恩戴德?有让你尝到苦处,尝到冷板凳的滋味,再你施以恩惠,你知除了方别无他选,自然会感恩戴德,为其所用。”


别问为何会知,因为前世所见过的高官,甚至齐永宁都是这么用人的,甚至也跟了不所谓的用人之法。


“总而言之,现比的就是谁有耐心。你不是一直说要跟我字,还要多看兵书?趁这时候正好可以捡起来。”也好有点事做,不至于胡思『乱』想。


是的,顾玉汝觉得今天薄春山就是胡思『乱』想了。


经过这一会儿的时间,薄春山也算是想通了,他本就心猿意马一半心思没这事头,见这事已罢,头一扬就叼住某样东西,同时抱住,嘴喃喃:“现不说这个,咱们做点正事。”


.


何为正事,何为闲事,暂时没个公论,总之为了这件事,薄春山和顾玉汝讨论了一个晚。


顾玉汝不防被偷袭要害,因此让某个不正经的人狠狠地欺负了一回,心也憋一口气。


第二天吃罢早饭,特意去寻了一本书,又寻来了笔墨纸砚,打算让薄春山习字。由于还多了个小八斤,非要凑热闹,不得已生从仅薄春山一人,扩增到二人。


父女俩坐书案另一侧,顾玉汝坐这边,决定了——薄春山习字要多写就好,女儿也可以趁机启蒙,先看能不能,愿不愿意,如果愿意,早些启蒙自然是好的。


自此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竟专门挪出一间屋来做书房,大的小的得乐不思蜀。


期间吕氏门过一趟,听说两口正给女儿启蒙,目『露』诧异之『色』,倒也没说么。


俞和同也偷偷来找过薄春山一次,见他依旧不知去找门路,反而闭门读起书来,他反倒不知说么了。


人家要是不务正业也就罢,读书是好事,他能说么?


能说人所思所想不太一样,也许人是有依仗也说不定,毕竟他一直觉得薄春山此人非是一般人,虽然闲这总让人感叹。


如此这般,又是一个月过去了。


这一个月来,薄春山也不光闭门习字,由于他要这跟人比耐心,一时半会也回不去,家也不能不管,就把从明州府到应天的消息传递建了起来。


自打以前吃过消息太的苦处,他每次干么,先保证的就是消息的收集和传递,如今手下已经有一批人专门是干这事的,暂时因为没有更好的方式,全凭人力。苗双城说某地有人专门是养信鸽的,他已派人去找,但暂时还没下文。


这期间,俞和同终于补到缺了。


不是么好地方好官衔,是贵州安顺府下某一县当县令,那地方穷山恶水,人穷土匪多毒虫也多,非是么好去处,一般人还有其他选择都不会去这种地方,但已经等了一年的他来说,已经算是好地方了。


不光俞和同很高兴,吕氏也很高兴。


还特意做了饭,院中摆了一桌,请同院之人以及俞和同熟识的几个友人吃了一顿酒。


薄春山也受邀之列。


吃酒的时候大家都是连连恭喜,不管是真觉得这差事好还是假的,总之这一刻见俞和同和吕氏脸的笑,大家倒是真是为他们高兴。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薄春山一边『吟』诗,一边伸懒腰走进院。


月辉清冷,正房门边倚个人。


“都会『吟』诗了。”


“还不是娘得好。”他笑,大步走了过来。


.


下朝后,康平帝特意留了兵部尚书陈高邈说话。


兵部侍郎魏谌见陈高邈回来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心一动,跟了去。


两人一起进了第三进大堂,此乃尚书办公务之厅堂,闲杂人等不得擅入,有小吏泡了茶来,两人各一盏,俱是喝茶不说话。


一盏茶罢,魏谌犹豫问:“大人……”


陈高邈知他是问甚,倒也没有隐瞒:“今日下朝后陛下又问起那明州巡检使薄春山,当日是陛下其好奇,本官顺势而为招他进京述职,如今他已进京多时,本官晾他,一是为和五军都督府还没论个清楚明白,留他作后手,二也是想让他为兵部所用,却没想到陛下依旧记得此人,他今日问起来,本官倒不好再做隐瞒。”


“那大人的打算是?”


“陛下肯定要见他一面,是时让他该说么不该说么,还需斟酌。我晾他便知此人是野路出身,怕是不好管控,想让其知晓利害,这应天可不是明州府,可如今还不知此人可明我意,又不知可理解我的苦心……”


陈高邈做犹豫之态,魏谌自然要为其解其忧。


“大人勿要为此事烦扰,下官找人点他一点,他必然心知肚明。他那明州府下卫所早已势同水火,若不是兵部为其周旋,恐怕早就丧了『性』命。他能为兵部所用,也可为兵部所用,他也应该明白其中利害,不会自毁后路。再说,大人如今要提拔他,他当喜出望外是,又哪能还会去怪大人。”


陈高邈点点头,叹了一口气:“若是如此,自然是好。如今沿海一带寇患未除,偏偏五军都督府为一己私利,置百姓于不顾,我等殚精竭虑也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黎民百姓,还望此人这次面圣,能破了僵局,让陛下不用左瞻右顾,先平寇患,方能解决北晋之大患。”


“大人所言极是。”


二人又聊了几句公务,方各自忙去。


.


会同馆突然来了人说,要为他们换住处。


“以前不知薄大人乃咱们兵部的人,这会同馆便是兵部管辖,自家人来了自家地方,自然不能委屈,若是没地方也就罢,如今地方既然挪了出来,自然要先紧自己人来。”


由于薄春山不,顾玉汝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但见这小吏就是那日前脚薄春山甩脸,后脚跟追出去那人,今日又是大变模样,约莫就有些心领会了。


也没说别的,自己是个『妇』人家,当不了家做不了主,还是得薄春山回来再说。


小吏见自己用尽三寸不烂之舌,也没能说服这『妇』人,倒也没再勉强,毕竟人家也没拒绝,说要等丈夫回来再说,遂也就走了,说明日再来。


等快晚时薄春山回来,两厢一,知怎么回事。


原来薄春山今日之所以会晚归,是去见了一个人,此人正是之前薄春山去兵部,那个小吏说管他这事的官员。


倒也不是么高官大官,乃武选清吏司的一个主事。


此人就招薄春山进京述职一事,他谈了一个下午,期间各种点拨暗示,总之各种场面话和笼络人心之言,还不乏推心置腹,薄春山自觉自己还算是个灵巧活便之人,但自认不如此人许多。


总之此人不光让薄春山明白了他该属于哪个阵营,还让他明白自身虽官衔卑小,但乃关键之人,又让他明白了国家大义,以及五军都督府常年被勋贵霸占,早已内腐烂败坏等等。


反正他和顾玉汝所猜想的差不离。


自然薄春山也明白了,到底是谁让他坐了两个多月的冷板凳。


不过方当然不会说兵部的大人让他坐冷板凳了,说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相持不下,为了确保他来应天的隐秘,和其自身安全,会一切隐秘事。


反正兵部是个为国为民,识大体且隐忍的形象,而五军都督府则就是那仗势欺人的恶人,然后就到了重点了——


“他我说,三日后将进宫面圣。”


“进宫面圣?”这事可真让顾玉汝有些诧异了。


薄春山点头:“跟这的人说话真累,我自认不是么良善之辈,但他们说话,比当初跟吴府台说话还累。”


当初吴玉堂有自己的目的,说话还算开门见山,而这个人则就是明明一句话就可以表述清楚意思,偏要绕十个八个弯,薄春山觉得跟他们说话说多了自己会短寿。


由此,他也有点愁三日后进宫面圣。


“你说圣见我要做么?”


顾玉汝一愣,想到前世听来的流言——康平帝镇海王相交甚笃,引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