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修真小说 > 我什么古代 > 第136章 道不同

第136章 道不同

  

至于刘虎,让谭婶给他杀鸡补身子就是。


这送货收货的活,早已经被宁老三和宁老四做习惯了。


所以,教宁永平不过三天的时间,就差不多就教会了。


其中一些腌制的东西,宁芃芃也都教给了谭婶,反正她不在家,谭婶也没什么事,正好做这些事。


当然,汪氏愿意一同帮忙,宁芃芃也不反对。


宁芃芃早就跟谭婶说了,铺子里的事,还有家里的事,让刘虎跟她多上些心。


对于老夫人对他们母子俩委以重任,谭婶和刘虎心里头很是激动。


特别是刘虎,心里头更加的明白,自己的主子是哪个了。


只可惜,这次出去没他的份。


不过,刘虎也知道,原本老夫人是要带自己一同去的。


可惜,三夫人娘家干活的人没搞定,才会变成现在这样。


“娘,你这是在做什么?”


宁老三伸着脖子,一脸不解的看着自家亲娘,把面粉加水和盐弄成面团后,再擀成长方形,然后卷在擀面杖擀的更加的薄。


再撒上薄粉防止粘连,用刀切成细细的条状,再把这些细丝一般的面条交错的摆放好,再放到漏勺里。


油锅烧热后,把面放到油锅里炸到定型,然后翻个面后,继续放进油锅里再炸,一直炸到两面都微微变色就捞起来放在一旁。


这擀面条他是知道的,可把擀好的面条放进油里炸是为哪般呀?


这多费油呀?


看着宁芃芃这炸了一块又一块的炸面饼,宁老三的心都一抽一抽的疼。


不过,他也知道,自家亲娘肯定不会做那无用功的事。


这么浪费油和面粉,定是有原因的。


宁老三艰难的把眼睛从宁芃芃手里还在炸着的面饼上移开,自我安慰道。


宁芃芃也没做多,只做三十块,每炸好一块面饼,等油沥干后,就用油纸给包起来,然后放到一個大瓮里,再把大瓮用黄泥封上,就如同封酒坛子的口一般。


古代没啥密封的东西,也只能这样子了。


反正路上,就算要吃了,开了泥封,拿了需要的出来后,再就地和泥重新封上就行。


这样的话,这自制简单的方便面,就算每天吃一块,他们母子俩也应该能用半个月的时间。


可惜了,若是能解决这密封的问题,其实做这方便面卖,也是一桩极好的买卖。


宁芃芃除了自制这方便面外,还另外让谭婶包了一些包子和馒头包在油纸里。


虽说路上也能买来吃,不过,出门在外,能省则省,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毕竟,也不知道到了目的地后,还不晓得要花多少银子呢?


昨天晚上,宁芃芃自己清算了一下自己手动能动的银子。


虽然这几个月铺子里每个月都有不少银子分到她手,可之前她买祭田和建学堂所花费的实在不少。


所以,如今就算把铺子里的分红加起来,也不过堪堪一千两银子而已。


这些银子看着多,实际去做生意的话,恐怕并不能进到多少东西。


不过,宁芃芃也没想过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要是她那般急进冒进的话,也不会把白糖方子卖给春风楼。


宁老三赶着马车,把这些日子宁芃芃做的吃食搬上车,等赶出了大槐树村,才迷糊的回头询问。


“娘,咱们去哪呀?”


“往南走,去南越府。”


“吁……啥?娘,你要去南越府?”


听到亲娘这话,宁老三差点把下巴给惊掉。


“娘,那边可地处蛮荒,听说常有海盗出没。


当地穷的叮当响,咱们确定去南越府?”


宁老三没说出口的是,就那穷的连裤子都没得穿的地方,能做啥生意啊?


宁芃芃却是笑了笑,指着南边的方向说道。


“虽然那边穷,却也只是那些人抱着宝贝不知道怎么用罢了!


咱们这次悄悄的去,悄悄的回。


若是能把这件事给做成了,别说咱们家在安镇,就算在湖县,估计都能跟人家平起平坐了。”


宁芃芃没说明州府,毕竟,就算说湖县,那也让宁老三的呼吸忍不住一窒。


湖县啊?


那可是大县城里,多少的富绅商贾?


亲娘画的大饼,让他忍不住激动起来。


“行,娘,儿子听你的。”


宁老三咬了咬牙,心一狠,点头应道。


然后就挥着手中的鞭子,赶着马车先去镇上。


要去南越府的话,必须经过明州府。


所以,得先从安镇去湖县,再从湖县到明州府,然后再从明州府到南越府。


这一道道的城门得过,所以,他们两个得先去镇上的衙门办理路引。


安镇县衙。


“宝林兄,你怎么会到这里的?”


裴宴坐在李巍山的对面,看着眼前的人,面上闪过一丝震惊。


要知道,李巍山可是去岁的金科状元。


他与李巍山曾同在一处山院里读过书,虽然他考中进士后,便弃文从商。


为此,当初李巍山还和他大吵了一架,说他不配为读书人,甚至单方面的跟他绝交。


只是,对于裴宴来讲,李巍山是他年少时的好友,伙伴,岂会把他的气话当真。


而李巍山在考上状元后,便被当今亲封为翰林院编修,只要李巍山安心在翰林院里好好待着,未来的光明可以想象的到。


毕竟,当初当今圣上曾言,本朝宰辅,必由翰林院官。


像他这般前途光明的人物,怎么会到这般偏远的地方,做一个小小的县令?


“裴兄说笑了,哪里不是做官。”


对于裴宴的亲近,李巍山却显得有些疏远。


道不同不相为谋,毕竟他跟裴宴的兄长裴昭的政见并不相同。


这一次自己之所以会被贬,很大的原因,便是来自裴宴那位才不过将将三十四岁的兄长,裴昭裴宰辅的手笔。


三十四岁,多么让人羡慕的年纪,裴昭可以说是本朝最年轻的宰辅了,是所有当官之人仰望的存在。


而自己如今已经二十有九,却被贬到这贫穷县镇上当一个七品芝麻官。


“李巍山,你真的要与我绝交不成?”


见他这副不想说的态度,裴宴是何等聪明之人,立马就想到了,这其中肯定有他大哥的手笔。


想到这,裴宴忍不住呼吸一窒,声音也不由的酸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