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玄幻小说 > 拂世锋 > 第62章 梦中得剑

第62章 梦中得剑

  
    第62章 梦中得剑

    “明日午未之交,相爷用膳完毕,会有片刻空闲,我已经帮你安排好了。”

    昆岗院中,一名身穿深绿袍衫的相府官员昂首挺胸,看着低头躬身的苏望廷,负手笑道:“苏老弟, 你可别嫌短。相爷公务繁忙,你我都是清楚的。光是这用膳的半个时辰,就要接见几位进京述职的刺史。”

    在普济寺与王元宝会面的次日,原本迟迟不得拜见的陆相,当即便有了消息。前来通知消息之人,当年与苏望廷一样, 同在陆相门下办事。不过看对方这身绿袍,如今看来已是六品官员, 不敢说飞黄腾达, 但与苏望廷相比,可谓天差地别。

    “此番得柴兄相助,小弟没齿难忘,区区薄礼,还请笑纳。”苏望廷将一个锦囊塞进对方手中,连连叉手作礼。

    柴通事掂量着锦囊,从开口缝隙看到鱼鳞般的黄金色泽,眉头舒展,笑意显露,但迅速归于平常。

    “苏老弟生计不易, 我就多提点你两句吧。”柴通事收起锦囊, 轻咳两声后说道:“相爷一贯不喜欢琐碎言辞, 你只有片刻功夫, 就不要在恭维问好上浪费口舌了。送礼也不要送大件摆设,相爷平日里也没空去看的。”

    “小弟知晓了。”苏望廷心下暗笑, 自己在西域经商多年, 反倒让这位柴通事小瞧自己了。

    “好了, 公务在身, 我也不能久留,苏老弟你明日早些来到相府门前报备,名字已经在访客簿册上了。”柴通事一副使唤下人的模样摆了摆手,趾高气扬地转身离开。

    等这位柴通事出门远去,程三五从一旁走来,语气略带不悦:“这家伙就知道拿鼻孔瞧人,也只有老苏你才忍得住。”

    苏望廷直起身板,轻叹道:“求人帮忙,自然要低声下气。其实柴通事也不容易,虽然做到六品官,但我方才见他鞋靴老旧,想来在长安这地方,也攒不下太多钱财。”

    长青此时也来到一旁,不禁质疑:“我们昨天刚见了王元宝,陆相今天就派人召见。事情怎会如此凑巧?”

    “你怀疑那位陆相爷一直派人监视我们?”程三五赶紧踮起脚左右遥望,似乎在找隔壁院落是否有人探头窥视。

    “反正来到长安之后,我一直隐约感觉到有他人目光, 只是无法确定对方身份位置。”长青皱眉道。

    苏望廷却不觉得意外:“我们落脚王氏客邸并非秘密,而且在表面上,我不是受陆相召见,而是我求人送礼,想要登门拜访。”

    “一堆破讲究。”程三五骂骂咧咧,转身到后厨去了。

    看着程三五远去背影,苏望廷低声言道:“长青,如果陆相爷派人监视昆岗院,那说明他清楚你的存在。”

    长青脸色一沉:“他既然知道,却不敢明言,可见心虚!”

    苏望廷默然不语,尽管已经多年不在陆相身边办事,但他自认对这位老长官还是有几分了解。

    陆相不是痴男怨女,断然不会因为一时欢爱而舍下事业前程。当年苏望廷负责购置产业时,陆相没有多言需要安顿的那对母子是何身份来历,他只是偶然瞥见过那姿容秀丽的女子,想来是不便表露身份,否则会妨碍陆相未来仕途。

    “长青你有打算与陆相爷相认么?”苏望廷思量再三后问道。

    长青张了张嘴,本想一口回绝,可他内心不止一次幻想着,自己冲到那人面前时,要以何种姿态厉声质问对方,甚至恨不得将他拽到母亲墓前跪下认错。

    然而此刻被苏望廷这么一句问话,长青才感觉自己生出莫名不安,望而却步。

    “听我一句劝。”苏望廷上前拍了拍长青肩膀:“除非陆相爷有召,你不要主动去见。昔年既无恩养、亦无名分,如今互不相见,反倒彼此相安。”

    长青默默点头,这种道理他不是不明白。

    “你们聊啥呢?”此时程三五回转,手中抓着一张胡饼,嚼得津津有味。

    苏望廷毫无扞格地转变话题:“等我明日拜见了陆相爷,如果没有其他事,就准备动身去华州。”

    程三五两眼一亮:“老苏你这是要回老家了?”

    “其实早该回了。”苏望廷笑着问:“你们要不要一起来?”

    “我当然要去!”程三五一拍大腿,瞪着眼说:“当年你吹自家婆娘会做山煮羊,说得天花乱坠,把我馋得口水直流,然后就使唤我去跟‘胡芦飞龙’拼命,这事我可记着呢!等到了你家,不吃够本我可不会走!”

    “胡芦飞龙?”长青听得不明所以。

    “姑墨州西边有一条胡芦河,那一带水草丰茂,适合放牧。”苏望廷解释说:“但那里曾有一伙乱兵出没,来去如风,自称‘胡芦飞龙’,时常劫掠往来商队。那时候宝昌社生意刚有起色,正要打出名声,所以我就让老程出马了。”

    程三五哼哼唧唧,像是小孩子耍䗼子:“什么狗屁飞龙,就是仗着马快弓强。我趁着他们饮马休息的功夫,直接冲杀过去,他们的老大还没爬上马背,就被我一记投矛射爆脑袋!”

    “不愧是你。”长青发笑,分不清是称赞还是讥讽。

    “你要一起来吗?”苏望廷问道:“华州虽不比长安繁华,但我家祖宅也算宽敞,而且位于乡间,胜在清静。”

    长青转念一想,答道:“如此也好,西岳太华就在华州,也是名山福地,我顺便去寻访一番仙迹。”

    ……

    商定完日后安排,天色渐暗,三人各有区处。程三五练了一通拳脚刀法,然后吹着哨去后院喂马;苏望廷撰写文书、默记言辞,准备明日拜会陆相;长青则回到自己房中,取出那份拓印,坐在岸边苦思冥想,写写画画。

    安屈提刻在方尖石柱上异域文字,虽说至今仍未能完全解读,但长青已经钻研出几分玄妙。

    不论是道门的设治建狱、六丁六甲之法,还是佛门的曼荼罗坛城法、天王力士胁持,这类结界无不是法度严谨、仪轨完备。

    而在长安这段日子,虽然尚未走遍各处,但此地道路平直、里坊重重,让长青生出别样感悟,或许前朝修造帝京之时,也是暗含布置结界的用意。

    但安屈提在天池利用龙气布置的大结界却不是这种理路。这大结界固然是能够限制术者勾连天地之气,但反过来,以内发为宗的法术却完全不受妨碍。

    若将佛道高明结界比喻成次第有序、规整分明的宫城府衙,外人要么无法进入结界,要么身处结界之中如陷牢狱,处处受制。那安屈提就是展开一张大网,众人入内并不受限,但法术运用引起的气机变化会受大网疏滤。

    而安屈提要控制的,只是“网眼”的疏密大小,于结界一途可谓事半功倍,也难怪他能够展开笼罩西域大片地域的结界。

    领悟这一点的长青,震惊于安屈提的才智学识,而他自己也因此大受启发、拓展眼界,并且开始着手于如何重现出这么一张“大网”。

    光是对着一堆文字符图可不成,眼见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另外两人也各自回房歇息,长青稍宽衣带,盘坐榻上,澡身虚心,随后吐纳调息、凝神存想。

    道门修持以神气为本,视此身为神气之窟宅,正所谓——“若欲存身,先安神气,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俱,长生不死”。

    无论是有志仙道长生,还是追求法术之能,神气运用都是不可忽视的。

    放眼中土,炼气一门古已有之,为道门修炼根基,即便是武学中的吐纳功夫亦不离其宗。而存神之学则稍晚出现,几经演变迭代,以南朝上清一脉为集大成者。

    倒不如说,道门之中,本就以上清一脉最讲究“修炼”。由于中原板荡、朝野混乱,许多世代簪缨之士捐弃尘俗,陆续投身上清一脉,这使得道门修炼之学得到极大完善。

    加之上清一脉向来以自我修持、致力仙道为重,不涉汉末以来道门聚众举事,作风清高卓绝,反倒颇受帝王家推崇,足可被视为道门中的贵族。而南朝陆天师总括道经,上清洞真诸经位列三洞之首,也正式确立上清一脉在道门中的地位。

    前朝末年、天下大乱,上清宗师王远知为太祖密传符命,上清一脉从而被本朝视为道门首宗,王公贵戚入道授箓,也往往是由上清高道主持,足见尊崇。

    不过严格来说,长青自己所得道法传承,并非上清一脉,而是师父达观真人在嵩岳获得前人所遗的《阴符天机论》,另外还有兵家阴阳之学。

    因此长青的修炼之法与寻常道人略有差别,炼气吐纳尚且相近,但在存想一途上,重点并不在于“存我之神、想我之身”,而是要在识海之中存想神将天兵、列成军阵。

  &nb……
............
内容不完整?請访问笔趣789(ЬⓘⓠUᏃᎳ⑦⑧⑨.iNFo)阅读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