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 第四十九章 屈从

第四十九章 屈从

  

“月儿五岁时,也穿过一件这样的蓝色小裙子,你阿爷爱极了你蹦蹦跳跳的模样。”武帝看着走马灯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动画,拍着沈梦昔的手,回忆着说。


每个母亲,都忘不了儿女幼时的样子吧。


换言之,一个人若是提及你的幼年趣事,说“我是看着你长大的!”,那定是在示好,表示他喜欢你,深深记得你小时候的可爱模样。


其实,武帝生了五个子女,都没有亲手照料,侍从宫婢如云,她又要专心于皇后贵妃相斗,根本无暇顾及几个孩子。直到当了皇后,生下太平,才有几分闲暇看顾孩子,加上太平是唯一的女儿,用心自然要多了一些。提及童年,也略有几句谈资。


武帝又将动画看了一遍,才继续向前,看其他花灯。


对这个走马灯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了,十一岁的小子,好奇花灯里面藏了什么,待众人走过,悄悄爬上花车,查看里面是否有人,急得宮侍直跺脚,又不敢出声。


略略看了一圈,武帝有些疲乏,准备返回宫城。


李隆基挤到武帝跟前,郑重行礼说:“祖母,三郎可否今夜跟着姑母去公主府?”


武帝虽不喜李旦唯唯诺诺,却钟爱这个活泼开朗的孙子,听他要去公主府,就低头笑问:“哦?三郎为何要去姑母家中?”


“阿爷方才说起姑母家中,还有一个小的走马灯!”李隆基一指那盏走马灯,“三郎喜欢走马灯,想去姑母家中看个究竟!回来也给祖母做一盏灯!”


少年还没有到变声期,嗓音清亮,雌雄莫辨,在这上元夜的斑斓夜色里,像极了春日的溪流,武帝不由自主地笑了,抚着他的肩头,看沈梦昔,“那三郎得问你姑母啊!”


沈梦昔如何能说不欢迎,看着另外两个侄子渴望的眼神,干脆就说:“欢迎之至,三个侄子都去吧,只是家里那盏灯是粗制滥造的,看完不要后悔才是。”


李旦却阻止了,“今夜无宵禁,街上混乱,三郎自己去就是。”李旦如惊弓之鸟,根本不想让李成器出宫。


两个少年刚刚绽放异彩的眼睛一下子黯淡下去了,这七年,他们跟随父母住在东宫,形同拘禁,一次皇城都没有出去过。


武帝瞥了一眼儿子,说:“三郎去吧,明日日落前回来。”


“谢祖母!”李隆基欢呼一声。


沈梦昔带着李隆基,穿过皇城,从端门出来,过了洛水,就直接回尚善坊,天街上有无数各色花灯,看得李隆基眼花缭乱,车马无法行进,沈梦昔只得下车拉着李隆基的手,随着人流前行。有那猜谜投壶赢花灯的,他跃跃欲试挤进去,被沈梦昔无情地拽出来说:“家中兄弟等着呢!”李隆基这才不情不愿地放弃,这孩子实在是被憋得狠了。


好在很快就到了公主府,武攸暨还厚颜跟着,沈梦昔奇怪地看他,他笑着说:“看灯,看灯。”


进府已近亥时,孩子们都在等待沈梦昔回来一同看灯。


一见李三郎,孩子们惊喜地迎上来,相见甚欢,简儿与李隆基更是搂肩把臂,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府中的走马灯,比进献的那个小了一半,做工也没有那么精细,纯粹只是个试验品,不同于那盏花灯是由画师精心绘画,这盏灯,观音图是玉儿画的,武打和马球图是胤儿画的,最后的小女孩是沈梦昔以鹿儿为模特画的。


因动画成像需要大量动作连贯的图画,细节繁多,工作量巨大,连简儿和鹿儿也都参与了填色,粘贴,组装,一个花灯,全家上阵,虽不完美,但弥足珍贵。


众人一人对了走马灯的一面,兴致勃勃地围着观看,欢笑惊叫,看了一遍又一遍,还讨论着要再画一副日出图和骏马奔腾图,李三郎更是恨不得立刻就动笔设计。


看完灯,又放了焰火,几个小子毫无睡意,又聚到胤儿住处,沈梦昔也不多管,只吩咐婢女精心照顾,又让卢统领加强保卫,这才分头安置。


身心疲惫至极,却无法入睡。


沈梦昔盘膝端坐在卧榻上,这一天撒娇卖痴下来,真是比打一场马球还累。


强行骄横,让她异常辛苦,这实在不符合她随遇而安,自在快活的人生理念。


默默打坐,脑子里将一日情形过了一遍电影,心中苦笑。


——到底还是屈从了,清清静静过日子是不能实现的了,想在万马奔腾中信马由缰,在大河奔涌中轻舟垂钓,都是妄想。


不想被踩死,不想覆舟而亡,不想为鱼肉,就得做刀俎。


今天起,只能融入这个厮杀模式了。


******


去年,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攻陷冀州,河北震动,朝野大惊,武帝将狄仁杰调任魏州任刺史,抵御契丹。


今年四月,武帝以河内王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五月,又遣娄师德为靖边道副大总管,率兵20万讨伐契丹。


且不说着娄师德,只说武懿宗,此人是武帝侄子,五短身材,相貌奇丑,又阴险毒辣,善于构陷,其手段行径不亚于来俊臣。


沈梦昔觉得武帝虽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但是她不光彩的称帝方式,终究影响了她的心态,她总是要靠酷吏来稳固她的统治,似乎永远做不到光明正大,以德服人,最终只能以杀服人。


沈梦昔曾经在给武帝按摩头部时,没控制好脱口而出,“阿娘,来俊臣之流,为祸朝野,伤及大唐根本,用不了几年,大唐将无人可用。”


武帝睁眼看了她一眼,“月儿也懂这些?”母女两人一正一反的视线,让沈梦昔毛骨悚然。


“咳咳,是来俊臣先针对月儿的!”一说就是错,果然敏感话题不能提啊。


武帝照常重用酷吏,重用武家那些只会勾心斗角,诬陷构陷的子弟。


武懿宗来到赵州不久,就听说契丹数千骑兵将至冀州,心惊胆战,仓皇而逃,造成大批军需物资丢弃损失。回头却对被契丹胁迫的百姓大肆屠杀,一人从贼,全族尽诛。


即便这样,武帝依然重用武懿宗,甚至命他与武攸归统领京城的屯兵。


沈梦昔大叹:但凡武帝夜晚静心冥想一刻钟,也不至于将自己的朝野弄得这样乌烟瘴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