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重生大明做王爷 > 第10章 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第10章 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回到宫里,崇祯一连好几天都窝在御书房里,根据前世的记忆,绘出当今的世界地图和势力分布,并标注出各个敌对势力。

  真是让人头大啊,远的先不说,现今大明周边一圈全是威胁,北边有漠南蒙古诸部,大明九边镇基本就是为了防他们的,这个时候大明势弱,他们就越变得不安分,时常南下劫掠。

  再往北就是漠北蒙古诸部和瓦剌,对大明也是虎视眈眈,侵扰从没断过。Μ.χxs12三.nEt

  西边则是叶尔羌汗国,占据后世的新疆,连敦煌也被他们霸占了过去。

  南边的安南名义上是大明的,其实早已脱离了大明的控制,常以“中华正统”自称。还有沿海地带常有海盗倭寇侵扰,因为戚家军在当年“浑河之战”中已经全军覆没了,沿海再也没有一支像样的军队镇压。

  东边的就是倭国,这个有多可恶就不用多说了,从古到今,他们都想灭掉华夏,想取而代之,狼子之心,昭然若现。早在万历时,倭国进攻朝鲜,想以朝鲜为跳板,进而蚕食整个中原,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抗倭援朝,也称之为“万历援朝战争”。

  正史上全面取代中原政权的满清,也是现阶段的后金政权,盘踞在辽东一带,在“万历三大征”后明朝就彻底失去了辽东的控制权。而这个时候的后金政权,不管是中原地区还是蒙古诸部,都称之为“建奴”。

  虽然大家都看不起那犄角旮旯,但不可否认,这个时候的建奴拥有当今这个世界最强的骑兵,真正的野战之王,正史上哪个势力不被八旗骑兵摁在地上摩擦。

  其实对于如今的崇祯来说,他们却不算什么,如果这个时候能整合大明国内势力,对付建奴根本算不上很难的事。

  “大明其实亡于内部,此时的大明已经烂到根了,由于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导致天灾不断,而且土地兼并达到了极致,老百姓食不果腹,农民起义已经初现矛头,而官僚士大夫还嫌剥削的不够,党争从来没停过,这样才导致建奴不断壮大,直至扣关而入。你不亡谁亡”,崇祯无奈的自语道。

  然后抿了一口茶,就放下天下势力图,抬头望天说道:“既然你让我做了这个皇帝,那我就好好做给你看,你让我再活一世,我就好好活着,谁也不能逼我上煤山,树我都给砍了”。

  随后崇祯拿笔写下大明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天启年末由于小冰河时期到来,大明开始天灾不断,特别是陕西等省。

  据正史记载陕西地方志记载,“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也就是崇祯继位时天灾出现,一直到崇祯吊死煤山基本没停过。

  崇祯六年(1633年),“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这还仅仅是陕西的。总结起来就是旱灾,蝗灾,饥荒。

  二、由于饥荒,百姓食不果腹,甚至易子而食,天启年末开始慢慢爆发一些民变。

  到崇祯元年,也就是明年,王和尚(王自用)、高迎祥等一批人开始起义,崇祯二年开始转折,李自成、张献忠开始起义,民变到处开花,一直到正史上崇祯挂在煤山歪脖子树上都还如火如荼进行,而到崇祯嗝屁了,建奴都打不进来,可见只要内部不乱,建奴也只能乖乖窝在辽东。

  所以现在的崇祯认为明朝是从内部开始灭亡的,才给了建奴机会,现在的建奴干不过整个大明,但是大明任何一支边军,任何一个省单独又都干不过建奴。为什么要说单独呢?整个大明朝堂上都是党派林立,相互攻伐,而朝堂上这批人又都是各个省的精英代表,所以你说能团结一起干建奴吗?

  现在的朝廷就是你的人上去平叛、干建奴,我的人就在后面使坏、拖后腿,反之亦然。对于朝堂的这些大佬来说,“建奴不足为虑”,政敌才是罪该万死,就是这样的心态才给了建奴机会发展壮大。所以现在的崇祯觉得“攘外必先安内”才是最合适这个时代的。

  三、党争激烈,各自为政,党同罚逆,也就是朝堂这帮书生,在扭曲儒家思想,为自己牟利,腐败到根了,还自我陶醉,标榜自己,真是典型的又婊又立。

  特别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江南士大夫,满肚子男盗女娼,又满脸正义凛然,对于他们而言,称臣称奴才区别不大。

  而又是这帮人兼并最多土地,还不用交税,为什么都是百姓闹饥荒,而不是这帮人。百姓作为基数最大的群体连田都没有,怎么会有粮?那些士大夫还嫌剥削百姓剥削的不够,所以加赋加派各种加。崇祯认为饥荒民变都跟这些人有很大关系。

  “这些才是大明面临最大的问题,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在任何一个朝代这些都不算什么,好解决,但对于朕这个空壳子皇帝来说,真的难于登天,现在连宫女、太监中都有监视朕的吧,能在大内中安排人的,只有魏忠贤了”,崇祯说到“魏忠贤”三个字真是咬牙切齿,上次刺杀就很可能跟他有关,但想想又笑了起来,瞬间轻松不少,“先让紫禁城回到自己手上,这样才能睡个安稳觉,魏忠贤你给朕等着”,说完崇祯奸笑起来,不知想到什么奸计。

  其实历史上不管多厉害的宦官,他都得依附皇权,脱离了皇权的魏忠贤就不是什么九千岁,而是个年迈的老太监,要不然他就直接登基好了。

  “大伴,摆驾坤宁宫,很久没见到凤儿了”。

  “奴婢遵旨!摆驾坤宁宫!”王承恩也相当欣喜,因为最近他以为陛下被上次刺杀,落下什么难言的“隐疾”,所以这么长时间都没去过后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