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重生大明做王爷 > 第48章 朕要建银行印钞票

第48章 朕要建银行印钞票

  回到宫中崇祯也没有和众女再腻歪了,毕竟钱庄这个问题,就如同在喉之鲠,让他难受至极,在御书房匆匆对付几口后就拿起纸笔写起来。

  说起钱庄也就后世来客崇祯对这类机构的统称,其实这个时期的钱庄还不是很成熟,属于萌芽阶段,叫法不一,有叫钱庄的,有叫钱铺的,还有叫票号的,五花八门。

  在大明正统年间钱庄才逐渐成型,到现在天启七年也就一百七八十年,由原来兑换等简单功能发展到现在放贷、抵押、存款等多样化功能,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每家钱庄的都发行自己的银票。

  由于现在商业不是很发达,几乎人都没意识到,金融业是一头怎样恐怖的怪兽,一旦它不受控制,危害绝对大于一场灭国战争。

  按照原来历史发展倒是没什么大不了,但穿越而来的崇祯来说,这无疑是他振兴大明、振兴华夏族的绊脚石。Xxs一②www.mianfeizhuishu.com

  因为在崇祯的计划中想要大明富强,就必须发展商业,商业繁荣了,金融业也会跟着崛起,但现在金融业是掌握在私人手中,也就等于私人扼住了国家发展命脉,由此可以绑架朝廷。

  后世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如此,国家被资本绑架,与其说后世欧美那些国家是一个主权国家,还不如说是伪装成国家的公司。而后世的华夏国是怎么做的?当然是牢牢抓住金融业,将它控制在国家手中,谁也不能越过红线,所以为什么后世的“马爸爸”等大鳄在如日中天时就突然集体隐退了呢?

  “这个时期果然是全世界资本主义萌芽的阶段,大明朝也不例外啊”,崇祯放下手中写写停停的笔,喃喃自语。

  世界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大明也不例外,今日偶然的事提醒了崇祯,所以他不打算放任资本主义的成长,红旗下的教育,让他知道这个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不想将来华夏子民的生死掌握在资本手中,只有后世华夏特色体系才是最适合华夏人,不能让大明子民变得和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一样自私、无情。

  做好决定的崇祯心情不再那么沉重,既然他成大明的皇帝,这一抉择自然落在他手中,当然还有的是责任。

  “皇爷,孙阁老和毕阁老到了”,王承恩对正在思考的崇祯说道。

  “带他们进来吧”,崇祯整理一下桌面说道。

  片刻二老就进来,一番见礼后君臣开始了谈论。崇祯每次商量事情时基本是这两位心腹大臣,除非有徐光启专业相关的事情才会特意召他过来,不然每次徐光启到来,没谈到他专业相关的事,他基本只是简单作陪,但有关他专业他就可以滔滔不绝,真是理工直男!

  “两位爱卿,朕今日出宫去了趟商行,朕发现…”,崇祯跟两位心腹说下今天看到商行收到大量银票的经历。

  “陛下,目前我大明基本每个城市都有类似钱庄之类的店铺,每个钱庄都有自己的银票,百姓小额花销基本用铜板,超过一两银子的花销都是用银票,这样是为了方便百姓携带、存储和找零”,毕自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了一下银票,他也不知道陛下突然说道银票有什么用意。

  孙承宗不愧是首辅,政治嗅觉很敏锐,他感觉到陛下说钱庄银票的事时,带了点异样的情绪,他思索片刻说道:“陛下,目前单京城内就有大小钱庄十八家,其中又以通宝钱庄、贤合钱铺、聚宝丰票号、日进斗钱庄这个四大钱庄为首,这些钱庄身后都有朝廷官员和各乡绅地主身影,而大明其他地方的钱庄情况基本也如此”。

  见二人都没有领悟到其中的深意,崇祯也都不考校他们了,这也不怪二老,这个资本刚萌芽的时代几乎没人会意识到这点,包括那些开钱庄的人,他们只知道开钱庄很赚钱,仅此而已!

  “二位爱卿,不必如此谨慎,这里没外人,朕刚才与二位爱卿说这个钱庄和银票,其实是朕发现它的危害,就想考一下二位”。

  “臣愚钝,这钱庄银票有何危害?请陛下明示”,毕自严怎么也想不通,在他的意识里这些应该是方便百姓啊,就像他上次去买商行那家店铺,就直接给了五千两银票,要是全是银子,那得多少人抬啊!

  “请陛下明示!”孙承宗也说道,他也想不出来。

  “朕就以大明国营商行为例,若是商行源源不断供货,那就会收到很多银票,朕设想商行进账一万万两,而且都通宝钱庄的银票,那朕要把这一万万两银票都兑成银子,通宝钱庄兑的出来吗?可朕知道不管是一万万两还是十万万两,想要印刷都非常容易,毕竟也只是一张纸而已”,崇祯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而通宝钱庄兑不出来,或者说把通宝钱庄卖了也不值这一万万两,那此时商行价值一万万两的货物没了,到朕手上就是一张毫无意义的纸,这样讲两位爱卿明白吗?”

  孙、毕二人大惊失色,他们从未想过若此问题,居然会如此严重,如果真是那样,那将损失有多大。

  “陛、陛下,老臣明日早朝就上奏,请求关闭所有钱庄”,孙承宗惊慌说道,毕自严也深以为意。

  “不,孙爱卿,朕不是这个意思,正如毕爱卿刚才所说,银票给百姓购买带来很大的便利,要是没了这个便利,大明的商业将失去繁荣,我们又何谈富国富民呢?”崇祯摇摇头说道。

  “陛下,那当如何是好?”毕自严实在想不出来了,不过作为崇祯的心腹,他知道陛下既然提出来了,自然有他的想法。

  “朕也不跟你们饶弯子了,既然两位爱卿都知道这钱庄银票的危害了,那唯有一个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实力最强、信用最高的钱庄,朕称之为银行,发行宝钞!”

  “陛下,当年太祖也发行过宝钞,可是后果却…”,孙承宗担忧说道,后面的话他不敢说出来,实在有点忤逆太祖高皇帝。

  崇祯当然知道他想说什么,说起太祖发行的大明宝钞,确实很难恭维,当年朱元璋发行宝钞完全没有节制,大量印刷,导致宝钞购买力不断下降,而且朝廷收税又不收宝钞,实实在在的昏招,导致后面宝钞被淘汰了,朝廷也失去了信用,现在的钱庄银票能起来也归功于太祖当年昏招。

  “孙爱卿,朕知道大明宝钞是当年太祖失信于民,究其原因就是毫无无节制的发行还有朝堂自己都不承认宝钞,百姓无法用其交税,实乃一大昏招,现在朝廷发行钞票只要根据等价银钱发行即可,而且朝廷要无条件承认宝钞”,崇祯解释道。

  “可臣担忧百姓不认可宝钞,毕竟有了前车之鉴,还有的是银行和钱庄之间如何自处,朝廷直接下令关闭必会引起动乱”,毕自严认真分析道,不愧是第一账房先生,可以看到这点。

  “百姓不认可宝钞,这个可以慢慢来,信用是一点点累积的,我们只需要宝钞具有购买力即可,这个可以从大明国营商行做起,毕爱卿,现在商行模板已经做好了,崇祯虽然有些议论,但不须理会,你现在开始着手商行的建设,从北直隶和南直隶做起,而后蔓延整个大明,让每一个城镇都拥有一个商行”。

  毕自严和孙承宗听候两眼放光,如果商行遍布整个大明,那将来的盈利不可估算啊,而且陛下让商行使用宝钞交易,无疑可以让宝钞流通,陛下真乃天人啊!

  “至于钱庄的问题,朕自有办法,届时爱卿等自然会知道,二位爱卿现在开始,找一些精通此事的人才,我们开始打造银行的班底”。

  “臣遵旨!”

  再商谈一阵子,孙承宗和毕自严各自去着手这件事了。崇祯感概真是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啊,显然孙、毕这两人都不适合当银行的主官,因为这二人深受传统思想禁锢,很难摆脱,而银行是个新事物,必须要思维敏捷之人才能胜任,只有找些年轻人来才行。

  崇祯翻遍记忆,这个时候有哪些有才气的年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