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重生大明做王爷 > 第51章 真理大炮

第51章 真理大炮

  与黄宗羲谈谈完话后,崇祯就吩咐王承恩来人去通知朝臣明日早朝,最近到年尾了小冰河时期天气真的太冷了,崇祯实在不愿意起床,所以早朝上的不是很勤,除非有大事,否则他就决定“身体不适”,而朝臣都习惯了。

  第二日四更天,养心殿。

  崇祯看着完行完礼的朝臣,虽然个个都穿的厚厚的,但还是嘴唇青紫,浑身哆嗦,内心道:你们不是说朕不上早朝就是荒废朝政吗?有本事别抖啊,还他娘写文章骂老子,冻死你们这帮孙子!

  “众爱卿,今日可有事上奏?”

  “臣有本启奏!”国子监祭酒孔贞运出列。

  “孔爱卿有何事啊!”

  “启奏陛下,臣斗胆劝谏陛下勿荒废朝政,应勤于早朝…”,孔贞运滔滔不绝说了一大堆。

  看到这个老夫子又来劝他勤上早朝,崇祯真是无语了,这个月第四次了,但他知道这个老夫子没什么坏心眼,说起孔贞运其实崇祯还是蛮喜欢的,因为他是“南孔”,真正有气节的孔子后人,要是“世修降书”的“北孔”,他只有嘿嘿嘿了。

  “孔爱卿所言极是,朕当自勉,只是近来偶感身体不适,实在力不从心,但爱卿其心可嘉,爱卿当为朕之魏征也!”崇祯也不去听孔贞运后面说的一大堆,就直接一个身体不适推搪,还反手一个彩虹屁给孔夫子!

  崇祯这话让温体仁等一帮老油条嘴角抽搐:陛下你三天两头的,总说身体不适,怎么就不见你垮掉,还动不动就诛九族,这叫身体不适?

  崇祯的话也只有那些老学究信,连铁杆孙承宗内心也是一阵莞尔,孙承宗记得有一次陛下说过一句:“朕明日偶感风寒,不宜早朝”!

  眼看无人上奏,那就到崇祯说正事了,“朕昨日翻看黄尊素、高攀龙等七人卷宗,发现事有蹊跷,于是重新审阅,经查证,此案是冤案,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朕决意为七人平复,众爱卿可有异议?”

  “陛下圣明!”东林党人一阵狂喜,倒不是他们有多怀念这七人,只是平反后可以在道义上为他们增加政治资本!

  阉党在朝廷上已经是大猫小猫两三只,不是抱紧皇帝这个大腿的话早就被其他党派吃的渣都不剩了,此时哪敢反对,而剩下的党派架不住东林党人多啊!

  “既然众爱卿无异议,传朕旨意,通告天下,黄尊素、高攀龙、周起元、缪昌期、周顺昌、周宗建、李应升七人案经查,实属错案,责令洗清等人一切罪名,复其籍,亲属可以参加科举,追赠黄宗羲太仆卿,荫一子(可以不参加科举直接为官,称荫官),加谥号“忠端”,追赠高攀龙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宪”,荫一子;追赠周起元兵部右侍郎,谥号“忠惠”,荫一子…”。

  崇祯给七人平反追封后,扫了孙承宗一眼,暗示他可以开始了!

  孙承宗会意,于是出列说道:“陛下,臣听闻黄尊素之子此时正在京城,既然官一子,何不此时就授其高位,以彰显朝廷之恩典!”

  “臣附议,素闻黄尊素之子黄宗羲,颇有才学,尤擅经济之学,享誉江南士林,陛下可在户部设一官职封赏之!”毕自严出列说道,这些戏码都是崇祯安排好的。

  “既然如此,朕在户部增设一职,为银行司,负责经济朝廷之银钱,官职等同侍郎正三品之尊,封黄宗羲为银行司长”。

  “陛下圣明!”百官呼道,他们只当这银行司是陛下特设的荫官之职,就是一个摆设,彰显皇恩的,所以就不反对了。

  但他们不知道这是崇祯和他的铁杆们商量好的计策,等他们反应过来这个银行司是跟他们抢钱的时候,已经木已成舟了。

  今日早朝后,不知多少东林党人痛哭,大呼陛下圣明,而皇帝也在江南士林刷了一波好感,但崇祯不知道正是因为他此举,为他收服一批江南年轻才俊起到很好的铺垫!

  下了早朝崇祯本想回去当“回笼教”教主的,可徐光启那边差人了报,说是科学院铸造的新式大炮已经定型好了,请陛下前去观摩试炮!

  说起徐光启,自从科学院设立以来,他就没怎么上过早朝,这也是崇祯批准的,比起朝廷上的尔虞我诈,徐光启更喜欢和科学院的工匠待一起,很纯粹的一位科学家!

  正午时分,北京城外五十里的荒野中,早已布置好两尊新式大炮,崇祯率领一众心腹爱将在科学院的官员陪同下,登上了不远处的高地!

  这片荒地方圆十里,被崇祯下令禁止任何人进入,这样做的原因是防探子、防内奸,新式火炮作为秘密武器,不宜过早暴露,更不能让敌人学去!

  “陛下,已准备妥当,可以试炮了”,徐光启上前禀报!

  “那开始吧!”

  随后徐光启吩咐孙元化前去指挥,试炮这种技术活,还得现大明第一炮手孙元化来最合适!

  “全员准备!”

  “炮手就位!”

  “滑膛!”

  “装底火!”

  “填装炮弹!目标前方五里山壁!”

  “点火!”

  八名炮手随着孙元化的口令,井然有序行动起来。

  “轰隆”,一声巨响,伴随着浓烟,炮口只感觉窜出一道黑影,数息后,只见前方山壁落石如雨,山壁上也出现一个大坑。

  崇祯等人全程用望远镜(天启二年传入)观看,众人拿下望远镜脸上依然保持惊叹,只有崇祯一脸淡然,因为他见识过后世那种山崩地裂的武器。

  “陛下此等神器,定可横扫天下啊!”孙承宗不由说到,他在辽东时见过虎蹲炮,只能打到二里多,威力也不足,但也让建奴吃净苦头,而这新式大炮可足足打了五里,这炮弹如果打在城墙上,应该会垮一大片,要打在人身上…

  孙传庭等军帅看的心血来潮,恨不得马上把火炮拉回自己营中。

  “横扫天下说得有些过了,战争归根结底是人的战争,军队不行,你就算人手一尊炮都没用,正所谓好鞍配好马”,崇祯摇摇头否定,不是他不认可火炮的威力,应该说新式火炮已经力压这个时代的任何火炮了,这样说只是怕众人傲慢,到时吃大亏!

  众人也被崇祯的话惊醒,不再沉浸于对火炮威力的幻想,是啊,一切对归根于人,当年打建奴时,明军的装备不知强过建奴多少倍,接过还不是被按在地上摩擦!

  等孙元化回来,崇祯对科学院一众科学家说道:“诸位爱卿,你们的成果朕非常满意,所有参与火炮制造的工匠赏银五百两,参与设计官员赏金千两,官升一级,授孙元化科学院院士称号,享国士礼,加徐光启太子太保,通报天下!”ノ亅丶說壹②З

  “谢陛下隆恩,臣等万死不辞!”科学院众人下跪谢恩,这种封赏震感了在场所有人。

  这就是崇祯要的效果,刺激所有科学家、工匠奋发图强,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科学发展,终将会被淘汰,就算再富裕也守不住,后世满清朝就是例子!

  “徐光启、孙元化上前听训!”

  “臣在!”

  “朕在此告诫你二人,告诫整个科学院,这永远不是尽头,万万不可用因为造出火炮而骄傲自满,须知长江后浪推前浪,可能我们的敌人也在不停研究,等将来造出的火炮逼我们的强时,就是我们灭亡之日,所以爱卿等一定要孜孜不倦的研究下去,争取造出更好的火炮,这东西永无止境,但我们要一代比一代强!”

  “臣等谨听陛下教诲!”

  崇祯的话在此点醒了在场所有人,是啊,一代比一代强,不管是人还是武器,只有这样才能战无不胜!

  而后崇祯在一众心腹的陪同下,在这荒野中漫步!

  “徐爱卿,这火炮和燧发枪要倾尽全力制造,钱不够就找毕爱卿,最近商行可让他这个户部尚书当了回土财主”崇祯边走边说道,“还有我们这个火炮总不能还叫红夷大炮吧,这是我大明自己的炮,我们大明是礼仪之邦,最为讲理,敌人不服,我们就用火炮跟他们讲理,所以我们大明的话就是真理,我们大明的火炮就叫真理大炮!”

  众人对皇帝的话一阵莞尔,但细想又觉得很有道理,跟你讲道理你不听,那就用真理大炮跟你讲,这才是王者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