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新三国赵云扮演者 > 第223章 安全司试用信鸽

第223章 安全司试用信鸽

  蔡琰翻了个白眼:“我也这么年轻,不也当了八千多名少年的老师吗?”

  嘶!

  蔡邕暗自倒吸一口凉气。

  他差点忘了,自己这个女儿,现在可是兼着一大堆的官职呢。

  而且,诚如女儿所说,她是实实在在地教育着八千多名少年。

  天下老师,没有谁比她更厉害!

  甚至可以说,她比孔子还厉害!

  孔子终其一生,也才教了三千名弟子。

  而自家这个女儿,一上手就是八千多。

  以后数年,她的弟子,怕是要多达几十几百万!

  一时之间,蔡邕都有些嫉妒自己这个女儿了。

  好在!

  他很快就想到——

  国子监,以及科举这一大摊子,最终是由他来负责的。

  也就是说,天下官员,最后都是从他这里出去的。

  蔡邕下意识点点头,问道:“除了大王,还有谁参与了?”

  蔡琰摇摇头,细细说了起来:

  “当时,因为丈量土地,以及统计功勋值,有学识的人奇缺。

  谁都解决不了问题,便写信去问大王。

  对了,大王当时正在北面打仗。

  大王用了一个晚上,就把整套科举制度写了出来。

  当时,我们也被这套制度惊到了。

  大家一致认定,整套制度非常完美,几乎不可改易一字!

  可惜的是,我们的学子学习时日太短,至多只有童生的水平。

  虽然这样,但是识字的人才实在太少,不得不硬着头皮举行一次科举。Μ.χxs12三.nEt

  凡是考过的学子,全数称为秀才。

  这一批秀才,立即就被大家抢光了。

  ……

  秀才就能当官,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持续两三年。”

  说到这里,蔡琰掩嘴笑了起来。

  “后世的秀才们得知这种美事,怕是要羡慕得双眼发红!”

  蔡邕下意识点了点头。

  想到科举规则里面所说的“状元夸街”,他甚至有些遗憾。

  遗憾自己生得早了。

  若是生在晚几年的夏国,他自认可以考取一届状元。

  那样的话,年纪轻轻的他,就直接天下扬名了!

  名字和雕像,还会留在贡院里面,任由后世考生们膜拜和瞻仰。

  父女俩说了一阵,渐渐说到了教育内容上面。

  蔡邕认为,学生们还是应该学习繁体字。

  因为,汉字是从形象来的。

  通过识别外观,就能猜出它是什么意思。

  如果过于简化,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了。

  蔡琰翻了个白眼:“这是大王亲自规定的,不可改易!”

  蔡邕摇摇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接下来,蔡邕又说到了学校里不教经义的问题。

  蔡琰还是搬出那句话,把蔡邕堵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你们推翻一切,全上新东西,是会出问题的!”蔡邕严厉地告诫。

  蔡琰不以为然:“出不出问题,现在还不知道,且等等看吧。”

  “你!”蔡邕气得脸红脖子粗。

  最终,蔡邕气鼓鼓地吃了一顿晚饭。

  饭后,蔡琰让侍女给自己收拾一间屋子,却被蔡邕制止:“你的心,早就跟着大王去了,就不要在我这里装模作样了。”

  蔡琰羞得小脸通红,连忙提起另一个话题:“大王说,想把母亲和妹妹也请过来。想要请你写一封书信,免得她们担惊受怕。”

  蔡邕沉思一阵,叹气道:“也罢!一家人,还是团聚的好!”

  当下,蔡邕进入书房,很快就书写了一封信。

  蔡琰拿着书信,喜滋滋地来到赵云书房。

  赵云一把就将蔡琰揽了过去,将她放在自己的大腿上面。

  蔡琰嗔怪地瞪了赵云一眼,就安静了下来。

  在蔡邕已经默许的情况下,蔡琰也没有什么好坚持的了。

  赵云大略看了一下书信内容,笑着说道:“眼看岳母大人也要过来了,琰儿总该给我一些甜头了吧?”

  蔡邕想到如意回来说起的事情,不由得羞得耳根子都红了。

  她深吸一口气,问道:“你想要什么甜头?”

  赵云本是随口一说,却没想到,真的就有甜头。

  他下意识吞了一口唾沫,道:“要不,琰儿亲我一下?”

  蔡琰立即想起了如意说过的一些画面。

  她鼓了好几次勇气,最终还是不敢付诸行动。

  不由轻啐了一声。

  赵云见蔡琰脸皮实在很薄,便没有逼迫她。

  手上动作,却是不自觉地加大了。

  蔡琰被摸得心慌意乱,身子不自觉地软了下来,不由得闭上了眼睛。

  长安西郊。

  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岂可修的商队正在扎营。

  两个青年趁着众人忙乱,悄悄进入树林之中。

  “17号,你叫我出来干嘛?”

  “让你给我见证一下,我放飞了两只鸽子。”

  “哦,明天就能进入长安,你咋不入了城再放,总有一些情报吧?”

  “别胡乱打听,对你没好处。”

  “行行行,你放吧,我记录了。”

  这两人,乃是安全司的探子。

  安全司行走在外的人,一律以数字编号相称。

  原则上,数字编号越小,身份地位就越高。

  这里的两个人,一个是17号,一个是29号。

  17号随身带着一个鸟笼,以去长安寻亲为由,顺道加入了商队。

  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个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但是,他是在出任务。

  一是做信鸽放飞实验,二是在长安建立据点。

  用信鸽传信,是赵云给安全司出的主意。

  目前,正处于实验阶段。

  29号也有任务,他要去加入洛阳据点。

  安全司的内部规定,一旦有两个自己人在一起,必须进行协作,或者为另一人的行为作证。

  因此,17号要放飞信鸽时,把29号顺手拉上了。

  17号放下手中的竹笼,掀开蒙在上面的黑布,露出两只有些发焉的鸽子。

  “小乖乖们,可以出来了。”

  17号一边语气温和地说话,一边打开了竹笼上的小门。

  两只鸽子顿时双目发亮,争先恐后地跑出竹笼。

  “扑楞楞~~朴楞楞~~”

  树林上空,飞起两只洁白的鸟儿。

  过不多时,17号和29号,一前一后地走出树林。

  17号手中,依然提着一个用黑布蒙着的竹笼。

  岂可修看了二人一眼,又看向两只鸟儿飞走的方向,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

  夏历元年。

  3月23日。

  商队沿官道东行七十余里,至天色将黑,在长安西郊一树林旁扎营。

  17号放飞两只鸽子,邀我作人证。

  返回后,其余人的反应尽皆正常。

  唯商队主人岂可修,不时看向我和17号。

  这说明,我们已经暴露在岂可修眼里。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记录人:29号。

  】

  枹罕城。

  赵云书房。

  少女眼中柔情似水,俏脸娇艳欲滴。

  赵云忍不住低下头去……

  “踏踏踏……”

  门外的院子里,有木屐踏地的声音快速接近,似乎有人正小跑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