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我的侯府傲娇才娘子免费听 > 第685章 南伐之议

第685章 南伐之议

  封赏完后,姜葵提出了下一个议题,也是接下来北炎的目标。

  南伐!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爽歪?

  隆耀帝又怂又有梦想就算了,大不了把手脚打断关起来,但南雍朝廷那些颠倒黑白的大臣实在太可恶了,已经数次踩到了北炎的底线,必须剁掉!

  不说姜葵和众臣,连上京很多百姓都想剁掉那些王八蛋。

  尤其卫松那老东西。

  跑得最快,叫得最厉害!

  兵力这块,姜葵和众臣毫不担心,东原军能正面干掉胡人,岂会把那些久疏战阵的南雍将士放在眼里?

  现在的问题是,师出无名。

  至少给一个打爹的理由吧?

  以子伐父,乃大逆不道也,就算灭了南雍,也会被无数文人诟病。

  姜葵倒是不在乎,但北炎众臣还是很在乎的...

  而且南雍朝廷虽然无耻,但并未惹得天怒人怨,南方百姓更多是想就此安稳生活下去,并不想重启战事。

  所以一旦打的话,南方百姓不一定会支持北炎。

  最关键的是,南方的地主士绅们,几乎全部支持南雍,这让南雍的实力和凝聚力大增。

  因为北炎的政策中,有一条触动了地主士绅们的根本利益。

  土地收归国有,重新分发于民。

  目前北炎六府已经收了很大一部分了,不肯归还土地的,全族已经被杀了。

  这条政策依旧是顾正言提出来的。

  给的理由很简单,以史为鉴,土地不归民,早晚亡于民。

  之前处在王朝末期的大雍,土地兼并极为厉害,要是不改革,那北炎和大雍的政权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吞并了胡人,北炎的国力确实空前强大,但土地不改革,大量流民百姓依旧没有土地,那和之前有什么太大变化吗?

  国强,但民不富也。

  富的还是那些权贵地主罢了,这样下去,国家早晚会亡。

  刚提出这条政策时,北炎众臣大惊失色,反对者众多。

  当然,这些反对的大臣名下也有很多地...

  姜葵思索良久后,还是采纳了顾正言的意见。

  顾正言知晓后,愣了半天,这个女人的魄力和远见再一次让他惊讶。

  土地改革,让多少名留青史智商极高的贤臣帝皇饮恨?

  这项政策带来的好处其实连普通百姓都知道,但少有人敢提出来,更少有人敢真正实施。

  尤其是到了王朝中末期,谁动,谁全家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大臣不敢,宰相不敢,皇帝不敢。

  可要是土地不改革,北炎顶多延续百年,但要是改革,至少可以延续三百年。

  姜葵经过分析,认为北炎是新生政权,一切规则皆待重新制定,加上北炎打败了胡人,深得民心,改革的阻力相信要少很多。

  她也明白,要是在之前的大雍提出来,不说朝堂会发生地震,天下也怕是很快就乱了。

  可即便如此,北炎六府还是有不少地主发起反抗,但很快就被镇压了。

  在付出了上万条性命后,北炎的地主终于明白朝廷是玩真的了,为保全族性命,只得忍痛低价向朝廷卖地。

  但此举引来了南方地主士绅们的强烈敌视,越来越多的地主聚集在一起抨击北炎的政策。

  其中不乏南雍朝堂重臣,大儒学者,以及皇族。

  大儒学者中,属南雍孔氏叫得最厉害。

  因为孔氏是大雍最大的地主,其实不止在大雍,就算在前世,孔氏在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都是最大的地主。到了清朝,孔氏的地已经达到一百三十万亩,远远超过了清朝任何王爷和任何地主,且大多是不收税的良田。ωwω.χxS㈠2三.org

  可想孔氏吸了诸夏多大的财富,说富可敌国都是谦逊了,但他们的贡献却...哎。

  大雍孔氏在北炎的操作下,已经一分为二,孔玄一脉称为南孔,孔尚一脉称为北孔。

  南孔在大雍的土地已达到了七十万亩,关键有五十万亩在北炎的东阳府,姜葵毫不留情,直接收了回来,为此还暗中杀了不少孔氏中人...

  这让孔玄差点没气吐血,当即联络各大权贵和地主对北炎口诛笔伐。

  除了孔氏外,反应最激烈的,居然是姜氏皇族。

  各种王爷皇子公主把姜葵骂了个遍。

  皇室,是仅次孔氏的地主。

  皇族们都很不可思议,都确信姜葵是个疯女人。

  还地于民,你有没有搞错?

  你自己不要地就算了,你叔叔我要啊!擦!放着自家地不要,给底下那群泥腿子,你是不是有病?

  胡人已灭,皇族们以为迎来了美好生活,没想到遇到这么个脑子缺根弦的败家玩意...

  连皇族都反对,这样看来,南伐,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容易。

  这也是北炎的顾虑所在。

  要是这些人凝聚起来,力量极大。

  朝会还在继续,但说了半天,还是没能拿出个靠谱的章程,见顾正言发呆不说话,姜葵带着一丝期待问道:“正言,你有什么主意吗?”

  哎,我只想在背后当个咸鱼啊...

  算了,南雍未灭,感觉还是咸不了。

  顾正言深吸口气:“回摄政王,其实灭南雍很简单,甚至不用费一兵一卒。”

  唰~唰~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纷纷把目光落在了顾正言身上。

  姜葵目露精光:“快说来。”

  顾正言:“南雍朝廷得到的支持,不外乎是那些地主权贵罢了,百姓们可不见得支持他们,咱们只需稍加手段,让南雍失去民心,他们自己就乱了。”

  呃...

  这不废话嘛...

  关键是怎么让南雍失去民心?光靠骂可不行。

  姜葵眨了眨眼:“正言的意思是,咱们多使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顾正言点了点头,又微微摇头:“摄政王说得没错,但这只是其一。”

  “最关键是,让南雍百姓见识到北炎足够好就行了。”

  “有了对比,南雍的民心迟早归炎,甚至羡慕或者过不下去的百姓还会偷偷加入北炎。”

  “届时,就算南雍不爆发内乱,咱们随便找个理由南伐,相信阻力也不会太大。”

  “这...”

  众臣眼前一亮,瞬间觉得这个法子可行,但关键是如何让南雍百姓见识到北炎百姓的好?

  姜葵继续问道:“正言所言有理,可有具体章程?”

  顾正言缓缓道:“很简单,开武举,重开圣天大会,重铸货币,颁布土地政策于南,阅军,大兴文娱,大办学宫。”

  “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