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言情小说 > 落地生根开花 > 第85章 看着王秀才很不顺眼

第85章 看着王秀才很不顺眼

  黄氏不知道的是,她一个老太太出街,身后跟着十二个半大小子的画面,不像富贵人家的老太太出行,倒很像是老流氓出街。

  没办法,黄氏浑身上下流露出来的那股子的“霸气”,在世人眼里,更像是匪气。

  别人是什么眼神儿,黄氏才不管呢,她老婆子现在正处于自己生意要扩大的喜悦中。

  买好了东西,安排小子们送到了吃食铺子的后院。

  黄氏又给小子们做了简单的培训的。

  包括怎么快速记账,算账这些。

  她老婆子可忙活了。尽管她的字认识的也不多,可是记个账目还是绰绰有余的。

  黄氏这边忙得如火如荼的。

  牙行那边又给送信过来,说是有了厨娘的人选。

  黄氏赶快又跑到了牙行。

  牙行今天有一批官奴发卖,包括了厨娘,粗使丫头及小厮等。

  很快,黄氏带回来了8个人,其中有四口人算是一家子。

  男人之前做过账房的,儿子也曾经是主子身边的小厮。

  媳妇是厨娘,闺女是专门负责针线的丫头。

  另外四个均是在灶间负责白案的。

  这八个人花去了78两银子,女人8两一个,两个男人没个15两银。

  虽然花了大价钱,可黄氏感觉很值得。

  毕竟,家里自从男人们都去读了书,便感觉人手不够,尤其是一些需要男人出面的事情。

  今天总算能买回两个得用的。

  一家四口的名字分别叫柳旺,春喜,柳庆,柳欢。

  另外的四个女人的年纪从16到35岁不等,分别是春如,腊梅,绿萝、红姑。

  赵家一众女眷对于家里新成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刚好倒座那里还有一间屋子没有拆除,里面树上架子,便可以隔出两个小间来。刚好给到柳旺夫妻及刘庆住。

  另外五个姑娘,被安排在了西厢的南侧的房间。

  晚上赵家男人回来后,众新成员分别跟老爷少爷们见礼后,赶快回了各自的住处。

  赵谦辞及赵长庚今天看起来好像有些小兴奋。

  “我说你们今天出去读书,捡到金子了是咋地?”黄氏打趣道。

  赵谦辞捋了把胡子,斟酌了一下措辞,

  “是这样的,王秀才有个侄子,是去年考中的秀才。年方18岁。

  相貌清隽,尚未婚配,家中无母,只有一个父亲。前不久,其生父托王秀才帮其无色个媳妇。

  今日王秀才跟我提起,问咱家青依是否有婚配。如果有意可以安排两个孩子见一下。”

  黄氏有点吃惊。

  “王秀才怎么知道咋家青依的?”

  “哦,王秀才夫妻在咱家开业之初,是有来过咱家店里用餐的。

  那时候就见过青依,虽然是戴着口罩的,可咱家青依的仪态举止,自是好的。

  最近又因为我们均在私塾里读书,相互之间多了些了解。

  王秀才的大哥提出让兄弟帮忙物色亲事,王秀才便记起,咱家应该是有适龄的姑娘。

  这事儿你可问问老大媳妇还有青依本人。毕竟是过一辈子的事情。

  需得孩子同意才行。再说,这人品还得再打听打听。

  不然嫁错了郎,吃亏的还是女儿家。”

  黄氏点头,便差人把王彩霞跟赵青依母女给叫了来。

  待到黄氏把王秀才有意撮合自己侄子跟青依的婚事后,王彩霞有些犹豫,

  “娘,那王秀才的侄子虽说是个秀才,可自古以来,读书人家多清贫。

  不知道这个小秀才家里靠何营生。

  别是需要咱家青依每天在家刺绣补贴家用吧?

  如果是那样,我倒是感觉不如给青依找个商贾人家。

  最起码吃穿不愁,也不用太过辛苦。”

  黄氏点头,转而看向青依,

  “青依丫头,你是咱赵家长孙女,你是个啥想法,或是对未来相公有什么要求,

  不妨说说,这样就算是这个小王秀才不中,奶也可按照你的想法帮你寻摸。”

  赵青依小脸微红,可也知道这关系到自己的终身大事,

  “奶,其实我的要求并不高,我只想嫁入和睦之家,就像咱家一样。

  老人有老人的样子,小辈子有小辈子的规矩,没有恶婆婆磋磨儿媳。

  也没有各方之间的勾心斗角。

  至于日子嘛,只要能有些薄田够维持生计便好。

  至于男人是否读书并不重要,只要踏实肯干,生得别太寒碜了便可。”

  众人听完面面相觑。

  黄氏叹气,“傻丫头呀,你说的这些,看似没什么要求,实际上是最难办到的。

  若是讲条件,以咱家今时今日的光景,

  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帮你寻到。

  可你要求一家子和睦像咱家没有恶婆婆磋磨儿媳妇的,这个太难太难了。

  不是我老婆子自吹,像你奶我这么开明的婆婆很难找呀。

  不过说道恶婆婆,这个小王秀才的唯一优点便是没有娘。家中只有一个爹,算是人口简单。

  倘若你嫁过去,应是能马上当家的。只是他家的有多少田产,暂时我们并不清楚。

  若是你不反对,倒是可以让王秀才帮你们安排一下见面,你看可行?”

  赵青依虽然害羞,可还是点头应允了。

  翌日,赵家男丁到了私塾里。

  王秀才今天超级热情,

  “快、赵叔快上座。昨日可以跟家中婶婶提起了小侄?”

  赵谦辞对王秀才的热情表示质疑,

  “先生好像很是着急,怎的,这中间还有些什么故事?”

  王秀才叹了口气,

  “哎,不瞒赵叔。我那个哥哥不是我一母同胞的哥哥,乃是我的继兄。是我后娘带过来的。

  我这后娘生性善良,自幼对我们兄妹极好。尤其是在我读书这方面,也是她坚持极力促成的。

  可以说,没有后娘,便没有我的今天。

  后我爹去世,后娘便提出了分家。她跟着继兄过日子,也没多多分得家中财产。

  之前继兄过来拜托我帮其子寻找合适的良缘,完全是因为后娘的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了。

  后娘是希望能在闭眼之前把孙子的婚事给办了,她老人家也算是瞑目了。

  我思来想去,还是认为需要实话实说,我怕万一我小侄那边着急结婚,唐突了赵家,实在不美。”

  赵谦辞现在看着王秀才很不顺眼。”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