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言情小说 > 惊!穿成老寡妇,拖家带口去逃荒 > 第23章 生姜熬汤驱寒

第23章 生姜熬汤驱寒

  朱大长把驴车安置好后,就带着两个弟弟,弄来了不少干草,铺在最底下,上面则是把新买的两副被褥铺上了。

  宋皎和石小花把驴车上睡着的金宝儿和银宝儿塞进被窝里,至于救过来的还在昏迷的那俩人,可不舍得他们躺在新买的铺盖里,而是把他们放到门口的另外一边的草窝里,身上也盖了些草。

  这屋里人多,又燃有篝火,不会太冷。

  然后宋皎又趁人不注意,给两人喂了口服葡萄糖,这才不再管他们了,倒是胡老婆子说她之前和马悬壶是邻居,和他比较熟悉,可以帮忙照顾。

  宋皎也就随她去了,不过也没忘了给胡老婆子和傻子胡二蛋留下四个野菜窝窝头,这是之前朱家本来有的,还剩下几个,她也不想再啃了,正好给这祖孙俩,至于其他吃食,还是暂时不给这俩人了吧,毕竟不熟悉。

  ❀❀❀

  晚上的破山神庙,因为堆堆篝火和热闹的人们,终于不那么凄凉了。

  他们这群人,说是二百多号人,实际上三个村子加起来,也不过六十八户人家,吴家村还算是大的,三十三户人家,其他两个村,可都是不到二十五户人家。

  而人丁也都不兴旺,杨树屯和李家洼两个村加起来,也才二十多个青壮,其他全是老弱妇孺,这也是他们为啥选择跟着朱家和吴家村人的原因。

  说起来人挺多,实际上小孩也很多,不占地方,进了破庙后,大家都按村集中在一起,倒是还在庙大堂中间,留了一个大场。

  吴铁头带头让人把中间的杂草树叶之类的清理干净,这些点了篝火也不至于不小心引燃了整个破庙。

  篝火就在中间点了一个大堆的,还在它四周垒了几个石头炉子,可以供大家晚上做饭。

  不过他们粮食也都不多,说是做饭,也不过熬一锅热水,拿来泡窝窝头吃。

  宋皎想了想,又拿出来十几个大疙瘩生姜。

  “这是之前路上挖的野山姜,大家分了放锅里熬成姜茶,天气冷了,喝碗这个也能驱寒。”

  大家一听这话,都高兴的不停道谢,娘耶,朱家的寡妇可真是大方的,这样好的野山姜可是不好找,她竟然这样大方。

  宋皎分了生姜后,就没再管其他人,她让吴铁头一起帮着熬点姜汤,她则是偷偷的拿了些杂粮馒头出来。

  熟食区有很多彩色馒头,土褐的是高粱面的,黄的是玉米面的,黑的是荞麦和粗面两掺的,绿的是绿豆的,还各种带馅儿的水果包和蔬菜包。

  她没都拿出来,而是选择了不起眼的土褐色和黑色的。

  就这样的粗粮面馒头,可比白馒头贵多了,而且吃起来也不是粗面窝窝头那样的难啃剌嗓子,现代的技术,自然好吃。

  宋皎给了吴铁头家十个香软又带着温热的杂粮馒头,不顾吴铁头的反对,直接塞给了他媳妇儿。

  吴李氏也让了几下,还是大方的道了谢接受了,她这样的爽利性格,很对宋皎胃口。

  而朱家这边,每人三个粗粮馒头,那几个半大小子也一样,宋皎没有厚此薄彼,但是暗地里却偷偷给了俩孩子一人一个卤鸡蛋,把石小花给感动的满眼泪花。

  朱好好也是满眼泪花,不过却是伤心的,甚至不争气的泪水,还从嘴角流了下来。

  宋皎想了想,还是给了她一个鸡蛋。

  “娘……”朱好好感动的泪水,从嘴角流得越发厉害了。

  结果还没等她高兴多久,宋皎就从她手里拿走了俩馒头,只给她留下一个黑面荞麦的馒头,然后又假装从篮子里掏了一下,拿出来一个煮玉米,递给朱好好。

  “从今天起,你少吃面食,这是你的减肥餐,也够了。”宋皎说道。

  一根大玉米棒,一个鸡蛋,一个馒头,营养勉强均衡,这做减肥餐还行,随后给她加点蔬菜水果,再加上赶路运动,相信用不了多久,朱好好的肥膘就能瘦下来不少。

  “娘……”你这样的爱,让我承受不来啊!朱好好又是感动又是委屈,一时间也不知道她娘这到底是要搞哪一出了。

  石小花也摸不懂现在的婆婆,你说她不疼爱小姑子吧,可她让她吃鸡蛋,你说她疼爱吧,可她又让小姑子只吃一个馒头。

  总之很奇怪,而且婆婆现在也不爱骂人了,虽然脾气依然暴躁,但是对她这个儿媳妇很好,石小花很喜欢现在的婆婆,所以婆婆做什么她都很支持的。

  而这时候那边熬的姜汤好了,吴铁头用了自家一个干净的陶罐给朱家人舀了满满一罐过来,顺便还递过来几个野菜窝窝头。

  “路上还长着呢!朱大姐你也不要一直吃那些精贵物。”吴铁头悄声说道,朱家大姐给的馒头,他就尝了一口,剩下的都留给他老娘和妻儿了,他自己则是吃的家里的野菜窝窝头。

  也就是这一口,都让他回味无穷,想着朱家大姐肯定是花了大钱的,那些看似杂粮馒头,实际上里面加了不少料吧,吃着又香又软,还有些甜,里面说不定还有猪肉和糖呢!

  这么精贵的东西,朱大姐真是大方啊!

  想着以后逃荒路还长呢,吴铁头就多了一嘴,过来提醒朱大姐。

  宋皎知道他是好心,笑着点了点头:“谢吴老弟提醒,我自有分寸。”

  吴铁头见状也就放心了,赶紧把东西一放就走了。

  宋皎让石小花去拿碗,她则是借着揭开陶罐盖的那一瞬间,把粮油调料区的散装红糖给弄出来,放了两大把进去。

  直到把升级后的姜糖茶往碗里倒时,宋皎这才发现,她买的碗筷太少了,筷子还好说,也不用恁讲究,随便折两根树枝都能对付,可是没有碗总不能手捧着吃吧!

  她就买了六个大瓷碗,两个小木碗,瓷碗是朱家大人用的,正好一人一个,木碗是俩小的用的,省得他们拿不稳,不小心摔了。

  而她当时可没能未卜先知,把阿明他们这些少年们的碗也给买了。

  “娘,俺们兄弟三个用一个碗就行,允出来两个碗,让小子们换着用。”朱大长说道,反正他们几个兄弟就这一个碗用,都无所谓的,农家汉子,哪里那么讲究。

  阿明他们也赶紧点头,表示他们不用碗,直接拿罐子喝都行。

  宋皎哪里可能让他们捧着罐子喝,于是说道:“今天不过是些姜汤,倒是不打紧,先凑合着用吧,随后再想办法去哪弄点碗回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