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言情小说 > 惊!穿成老寡妇,拖家带口去逃荒 > 第505章 两川筹集粮草

第505章 两川筹集粮草

  不过得了人家的帮助,宋临清自然也不会啥都不回报的,他作为临水县的知县,也是有不少特权的。

  之前他就给了朱大姐一个特权,那就是竹水湾的马车可以随意出入县城不用纳入城税,现在他还要多给个特权。

  “你们竹水湾不是要建个私人的小码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批个官府登记在册的大码头,以后可以随意出入货船客船,并且各个经商引据,都给大姐你备齐。”

  宋临清笑着说道,然后解释了一下,都有哪些引据。

  大昭经商,一些特殊的重要商品,都是需要引据的,比如糖引盐引,茶引,酒引,还有南方独有的布引等等……

  宋皎喜出望外,赶紧点头道谢………

  除了那明面上的一百石外,宋皎私下又捐出来一万五千石粮食,和一万五千两的军需物资。

  其实一万五千两军需物资,听起来很多,但宋皎基本上给的是糖盐油这一类的,就很值钱了,满打满算的,凑了三大马车,就已经差不多了。

  宋大人也同样如此,明面上给宋皎和其他人一样,都是颁发了积善之家的牌匾,不过暗地里,自然是给了一大堆的商引,另外还把城外修缮河堤的原材料供应,给了秀水寨的砖瓦窑厂。

  不仅如此,他还把县里修缮道路的名额,给了竹水湾那边,这样一来,以官府名义出资修缮官道,宋皎就不用花费巨资,修缮竹水湾外面的路了!

  不过宋皎也是知道,上面批不了多少钱的,大头还是县城自己筹钱修路,宋大人自己掏腰包的事情,可是不少。

  于是宋皎便提出,材料他们秀水寨出,她也会适当的出些粮食管饭,因为她知道要想富先铺路这个硬道理。

  既然宋大人愿意给他们竹水湾好处,先在这边修路,她作为竹水湾的主人,也不能掉链子不是。

  而且憩云会所的另外两个东家,知县夫人卫筠雅和周雪嫣听了这个事情,直接商议一番,决定以憩云会所的名义,出三千两银子,让宋皎招人去购买粮食,说是为了会所再次扬名,但实际上会所的名声已经够大了,这就是妥妥的做好事了!

  宋皎感动不已,知道两位是为了她,毕竟这是为她的竹水湾修路。

  而宋大人更加感动,因为他觉得,是自家夫人为了他才这么做的。

  不过无论原因到底为啥,总归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宋大人为临水县筹集足够的粮草物资后,就全部送去枫叶码头那边,把这些粮食物资装船运送到明川最大的码头也就是蒲扇镇的大码头。

  因为滋事重大,县城也不能兵力空虚,官府也没法出动大批的官差杂役,所以捐献粮食的各家各户,就各自出动了几个家丁护卫,陪同官差一起送粮。

  蒲扇镇码头是临水县离得最近的最大的码头,同时也是明川最大的码头,所以周知府早就命令大量府城官兵在此守护。

  周知府是个会钻营的,本来明川每个府算是分了十三万多石的粮食和十三万两银子的物资,按理说他这南宁府可是明川的川首,城中更是集中了各种富豪,只要他开口,光是府城就能筹集至少五万石的粮草,他治下的四个县城就能平分其他的八万石,这样一来每个县城最多两万石那可就太容易完成了。

  可他偏偏直接把十三万的任务全部分配到地方,并不是他要借此收敛府城的钱财,而是他想借机立功。

  这次他的南宁府,除了各县加起来筹集的十三万多粮草和十三万两的军需外,他自己也出了一万石粮食和军需,另外又集合了城中各个富豪,又额外筹集了六万多粮食和物资,虽然他知道那些人肯定骂惨他了,但他不在乎。

  这次他们南宁府,总共筹集了二十万粮草和二十万的军需物资,光是大船,都足足凑够了五艘。

  果然朝廷提前派过来,负责北地粮草军需督促运输的户部郎中以及天使内监御史黄公公,当即高兴不已,两人分别送了折子递交了出去。

  这次事情以后,这位周知府的前途,可是无量啊!

  卢夫人自然也是深知此事的,虽然很是鄙夷她这个夫君的钻营,但这些粮食和军需物资是送去给北定军的,是给她大哥的,她自然乐见其成,并且也以知府夫人的名义,捐出了一万石粮食和一万两银子的军需物资。

  虽然她也很想给大哥他们送去更多,可她身为知府夫人,却不能送太多,要不然就会引起上面人的注意,毕竟官员家眷是不能经商的,她们这些官员家眷们都是以自己的嫁妆为由,才能暗地里经商的,这些事情只要不摆在明面上,大昭的上官们为了自身利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一旦她出很多钱粮,就会被有心人说成她夫君周知府贪污腐败,要不然一个知府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钱。

  如果不是不能和离,她才不在乎周知府的死活,可她为了她女儿的婚事,还有卢家的声誉,以后就这样过吧!

  不过明面上她只是捐献了一万,但暗地里也是组织了一群人,以北地经商的名义,往北定城再送去两万石粮食和物资。

  她虽然经营着不少店铺,可这两万石,已经是她所有店铺,能挪出来的钱了,都拿来买了粮食和物资,也花了近五万两银子!

  剩下的是她女儿的嫁妆,自然是不能全部拿出来的。

  不过卢夫人也是算了算,这次这八十万石粮食还有军需物资,是陛下亲召,是不会像以往那样凑数缩水的,所以如数送过去,北定军确实是三年以内是不缺粮草的。

  再说京城那边,肯定还要有些人送过去别的物资的,卢夫人也能放心下来了。

  就这样,明川三府,五十万的粮草以及军需物资,三十艘漕运大船,从蒲扇镇码头出发,朝着蜀川方向出发了。

  他们这船队,会在水前镇,与蜀川的粮草船队集合,然后在把粮食物资,运上马车,再由朝廷派下来的辎重军队,护送过去北地的北定城。

  至于马车,水前镇自然是没那么多的,也是由各地出够马车,一同在船上运送过去,要不然就明川那四十万军需粮草,也不可能有三十多艘大船那么多,其中光是马车就占了十八艘。

  这次出动的船只,全部都是漕帮的。

  白家这次是免费出动船只,他们家负责了运输,可以说这一趟下来,耽误的生意,少说也损失了几万两银子,但是也没因此不乐意,反而派出了漕帮最厉害的船夫护送,并且也出了一万石粮食和物资,这也让人佩服不已。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