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修真小说 > 主角穿越成法海的玄幻小说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怎怕他一个唐朝僧人?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怎怕他一个唐朝僧人?

  国主的一番话,将个院主方丈吓得够呛,这种事儿也是自己能听的么?幸亏自己早将那些僧众遣于门外,否则若是走漏了风声,岂非天大的祸事?

三年前,国内来了个全真,有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的能耐,解了国中旱灾,与国主结为兄弟。

此事人尽皆知。

那时候,连他们这皇家宝林寺的香火都受到了波及。

不过后来那全真就好似凭空消失了一般,再也不见踪影,可未曾想是他害了国主,自己又变成了国主的模样临朝。

也是因前日佛祖显灵,让这院主方丈将三藏法师奉为圣僧,否则这等见闻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肯信的。

“此事莫要声张,只你一人知晓即可。”

“了然,了然。”院主方丈当即保证,自己决计守口如瓶,不教走漏半分水火。

院主又唤来僧众,备下浴桶,让几个机灵的小厮入内服侍,一番洗漱之后,也算是净了死气,去了霉运。

国主将原本皇家衣物全都收起,让小厮取来了两领布直裰穿在身上;解下蓝田玉带,系上一条黄丝绦子;把无忧履也放了放,换了一双旧僧鞋。 홢.퓨홀홎홝핌픾퓔.핏홮확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等他再来到众人眼前时,已经一副平民打扮,不过却也还能瞧出他不同寻常的气质。

“悟净。”

法海瞧了许久,唤过沙僧来。

“师父,什么吩咐?”

“把你的行礼分一半儿出来。”

沙僧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听师父的话,将行礼分做了两份。

这边儿见悟净分好,法海却看向了这国主“劳烦国主挑一担,随同我等走了这四十里山路如何?”

国主听了毫不犹豫,上前便将一担子挑起来,道“圣僧,救命之恩,如同再造父母,小王情愿执鞭坠镫,服侍圣僧,同行上西天去如今我那王儿也成人,且颇具英才,此番驱除了妖道,小王便传位于他,也无什么记挂”

“国主慎言。”法海一手止着他继续往下说。

大圣也到了这国主身前,笑道“我等去往西天,一路上皆是险阻,若带上你遇见妖怪还得让我师父分心照看。你若同去西天,只怕是恩将仇报。”

“哎呀!”国主听了大圣话的,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神情之间还颇有些局促。

大圣拍拍他的肩头,示意他放宽心“你只挑四十里进城,待捉了那全真,还了你公道,你还做你的国君能让这一国百姓安居乐业,便不负我师父救你这一遭。”

这也是个因果名堂,算是主动化解这一段救命因果。

“多谢长老指点。”国主连忙下拜致谢。

几人一路行走——

大圣瞧这国主虽然当了多年国君,又复生不久,可这挑担的把式,却也十分正宗,这一走二十里路,愣是一句苦也未曾唤得,可见他心智坚韧。

便是八戒起初时,也远不如他。

大圣忽停了几步,与这国君同行一处,开口问道“昨日忘了问,那被罚在护城河中的僧人,后来如何了?”

“他虽无赖,可罪不至死,小王只让人将其白日入水,夜间便抬出来。也都不曾断了他的吃食,可他不知悔改,一口不用”

“如此僵持了三天三夜,小王见他固执,又瞧他在水中浸泡,也未曾坏了身体,也可惜他的好身骨。便想要磨一磨他的性子,叫他改邪归正。便发旨意将其发配农庄劳作,叫他亲身体验食粮不易可传令的人去了,却发现他已经挣断了绳索,不知逃遁去何处。”国主说完之后,小声向大圣询问道“长老,那和尚当真是个灵山的使者?”

他虽然不认为自己这件事儿做差了,但毕竟是得罪灵山之举,他如何能不担心?

“倒也不用担忧。”大圣摸着琢磨了一阵儿,宽慰他道“那些仙佛受了人间供奉,却一个个又装作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若他胆敢再为难你,俺老孙自帮你讨个公道若是我言语不好使,不还有我师父在此?”

“是极,是极。”八戒也在一旁帮腔,“有我师父在,不必烦恼。”

法海见两个弟子这般吹捧,一时有些无奈,若一会儿当真惹出什么大能来,定先叫你们这两个逆徒上去领教他的手段。

几人一边儿走,一边也闲谈些当年往事,尤其是国主说起他立国之前,这乌鸡国民不聊生的模样,更是声泪具下,言语啜泣可谓但凡有一口吃食,他也不至于揭竿而起。

“百姓的要求当真不多。”国主长叹了一声,“便是朕这等泥腿子出身,如今只让他们吃了一口饱饭,便处处夸赞这王位看似是寡人在坐,可若无当年百姓效死,怎会有小王今日?大唐名臣魏征曾言,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寡人深以为然。因此他们越夸,朕便越不敢出了错漏,生怕负了他们信任。”

“你是个好皇帝。”法海此刻开口道“便是那神佛也不敢真正害了你,因此才有你今日还阳之机或许真正救你的并非是贫僧,而是你这近二十年的治国之功,教民之德。”

众弟子齐声道“善!”

师徒们在路上走了小半日,便望见城池相近,国主开口向三藏法师道“圣僧,前方便是乌鸡国都了。”

大圣与小白龙已经来过两次,自然也认得,“正是,我们快赶进城干事。”

他两个人是好战分子,大圣又得师父承诺,将这只妖怪让于他降服,故而早就急不可耐了。

师徒五人连带着假扮挑夫的国主进得城来,只见街市上人物齐整,风光闹热,再瞧瞧着凤阁龙楼,也十分壮丽小白龙一旁询问道“陛下觉眼前所见,比你当政时如何?”

国主看了神情复杂,“别说是那五年前的干旱时日便是小王在位最繁华时,也比不上如今十之一二。”

他一时心生了挫败。

大圣一旁道“实不相瞒,那妖道全真比陛下还勤政。”

“啊这”

“陛下也不宜妄自菲薄,若无陛下十多年休养生息,恐怕五年前那场灾祸,便已叫一国举难。这假国君,也是借了陛下朝台才有了这番施为”

“多谢圣僧相劝,小王明白了。”能当开国之君,这乌鸡国主绝非常人,他如今只有一个想法,要理清这假君的治国之策,化为己用。

国主反问三藏法师“圣僧乃是上邦下行,眼前我国比大唐如何?”

“若只说眼前这海外宫楼,再道那坊间歌舞倒也有了几分盛唐奢华。”法海见这国主似乎有几分沉迷在这宝扇红云绕,鲜袍翠雾光的光鲜场景,便开口道“陛下,这等金迷之相固是一国强盛之显照,但贫僧觉着还是应多关注民生疾苦,陛下若是有迷茫时,不妨多想想当年在野之艰难,或许可得究竟什么才是太平景象。”

国主听了,浑然一震,似乎一股灵光透亮,因挑着担,只是恭敬向三藏法师言道“小王受教。”

八戒瞧了一阵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