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大明我的爷爷是朱元璋 > 第10章 锦衣卫调查报告

第10章 锦衣卫调查报告

  

当天空的太白星开始闪烁。


大明宫中,老朱和朱标已经在书房中熬了整整一夜。


他们的面前,摆着历朝历代的天文纪法,县志,甚至还搜罗有不少乡间野史,其中都有关乎各王朝气候变迁的记录。


再对照着朱雄英随手画出来的那张图表。


大差不差的的弧度,极大的佐证了大明二百多年后气温急剧变化,自然灾害随之频发的预言。


然而就像老朱所说。


二百年后的事,他们记挂个什么劲呢?


当然,这只是他们熬夜加班的消遣,也顺带验证了常升的学问,并不是什么歪理胡说。


真正让他们苦等一夜的,是锦衣卫从常升随家人一同住进应天府以来,一举一动的调查报告。


要从一个从没有监视过的公爵府中,将一个人过往十余年的生活痕迹用一晚上调查出来,就算是再精明强干的锦衣卫,面对这要求也得抓瞎。


但常升是真不爱出门啊。 http://www.mianfeizhuishu.com给力小说文学网


这才给了锦衣卫们机会。


但调查的锦衣卫也没讨着好。


原本他们还是抱着建功立业的念想来的,满以为逮着一条大鱼,谁想到找到突破口一路调查下去,出具的报告让他们都快怀疑人生了。


洪武三年,常茂承袭公爵,常升随家人定居应天府,时年十岁,蓝母请先生和教习,为常升启蒙,授艺……先生姓名…籍贯…住址……教习姓名…籍贯…住址…除扫墓,祭祖外未曾出门。


洪武四年,太子妃入宫,常茂送亲,同年入军,常府事务由蓝母接替,常升在家读书、习武,除扫墓,祭祖外,未曾出门。


洪武五年…读书、习武,扫墓,祭祖…


洪武六年…读书、习武…


洪武七年,正月,蓝母祭祖归来,身体抱恙,遂将府中事务暂交常升打理,常升寻来郑太医,挽留府中,替蓝母调养,自己在府中依旧读书,习武。


四月,蓝母痊愈,见抱恙期间,常升将府内打理的井井有条;又从先生教习处得知,常升实无读书习武的天赋,便让其接管常府,操持府中一切事物,转而培养常森。


当月,常升令家仆采购香料,药材若干,平日里依旧读书,闲暇钻研吃食。


九月,永昌侯凯旋,做客常府,常升代为招待,从此只要不出征在外,每逢休沐,永昌侯必探访常府。


十二月,太孙降世,常升代郑国公府入宫献贺礼。回府后,依旧读书,适逢常森厌学,常升接替蓝母,一边读书,一边教授常升。


洪武八年,在家读书,教授常森,招待永昌侯,除扫墓,祭祖外,未曾出门。


洪武九年…读书,教常森,招待永昌侯,除扫墓,祭祖…


洪武十年…读书…


洪武十一年,除听闻太子妃怀孕,胎象不稳。有血崩之兆,遂请永昌侯拜会太子,将郑太医送入东宫,平日依旧读书……


洪武十二年…读书…


这份报告的汇总,对这些号称你爷爷死前穿的什么底裤都能查出来的锦衣卫而言,简直就是莫大的嘲讽。


可锦衣卫也很绝望啊。


十年。


这特么可是整整十年啊。


要不是看见这货在洪武七年接管家业之后,开始琢磨起了吃食,他们都恨不得把常升剖开,看看这人到底是什么妖怪变的,怎么就能苟在家里十年不出门。


要不是这次调查结果不仅分组交叉调查,每组还有三人,分工合作,互相监督,他们都怕这份报告交上去,老朱会把他们的脑袋砍了。


太离谱了。


事实上,大明王朝权柄最高的两父子,在看到这份名为调查常升,实则写无可写,只能将与他相关的所有人都查了个底朝天的报告,颇有同感。


“不应该啊。”


“难道,咱看走眼了?”


老朱看着眼前的记录,心里直打鼓,再看自己儿子,眼里也是同样的怀疑。


如果常升真是个有才华的,他是怎么能在一个根本不如他的先生底下稳渡五年的?


就像一个学识不如你的人,整日还要在你的面前卖弄他那低劣的智商,你能忍他一天,两天,算你有修养。


可你能忍他五年?


你文人的傲骨呢?


看老朱面有不甘,陷入深思,深知老朱脾气的朱标明白,老朱这会是钻牛角尖了,连忙上来掺着老朱走向龙塌,同时劝慰:“父皇不必介怀,大明之大,儿臣何患找不到可用之才。


“不对!”


朱标这才扶老朱坐上龙塌,老朱一个激动,拍着大腿又站了起来。


“这小王八犊子,亏咱还给他起了名字。”


“他这是躲着咱呢!”


看着老朱从不甘到兴奋的变脸,朱标感觉完全跟不上老朱的思路,只能先劝到:“父皇一夜未眠,急需休养,晚些还有大朝会。”


“等到朝会散了,儿臣再去常府,将常升召来就是了。”


“不成,不成,机会可能就这么一次;召进宫,咱爷俩就再也拿不住他了。”


看着老朱面色疲惫却斗志昂扬的模样,只怕不顺着他话头把这事聊干净,老朱今晚上可能真就不上塌了。


“父皇何出此言?”


“这是咱的直觉。”


朱标张了张嘴,这特么还怎么往下聊。


“虽然咱也没有实证,但咱预感,仅凭咱手上的这点东西去找那小子,或者把他招进宫来当面问询,他手头绝对备好了你挑不出毛病的答案。”


“他能随意的将这几门学问传授给常森,只能说明他根本不怕这些东西外传,说不准还是他的防范手段,用来金蝉脱壳,以掩盖他更高的才能。”


“标儿,往后再碰上这样的人,你只记住一句。”


“任你千般变幻,咱只直捣黄龙。”


“今日大朝会后,咱就给你做个范例,微服私访,亲自去探探这小子的成色。”


朱标脸上顿时失色,忙道:“父皇,何至于此。”


老朱满不在乎的摇摇头:“至于,当然至于,当初那个眼高于顶的刘伯温,咱不就是这么请来的吗?”


“只要真有大才,咱就是再请一回又如何?”


“啊切!”


郑国公府,常升疑惑的看了看全身的保暖措施,无语望天。


“又被人惦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