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朱正穿越大明天子小说免费阅读 > 第51章 还得是你啊

第51章 还得是你啊

  

“好侄儿,你方才说,谁是莽夫啊?”


面对神出鬼没,在自己背后偷听别人说小话的老朱,大庭广众之下,常升只好挤出一张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转身冲着这张大脸盘子躬身行礼。


“微臣参见陛下。”


“微臣刚才说的莽夫,是臣在凤阳的一名叔伯。”


老朱的脸上浮现一抹“渗人”的微笑。


“哦,你在凤阳还有一名叔伯,咱怎么不知道?”


常升眉头一挑道:“臣不也是通过自家舅舅才知道凤阳还有位二叔公么。”


老朱的眼睛刹时瞪大。


本以为好不容易拿到了一回常升的小辫子。


谁曾想这小子大庭广众之下还敢给他回了个软钉子。


面对瞪眼的老朱,常升更是不怂的回瞪。 一秒记住小说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


这大眼瞪小眼的。


竟在这书房中僵持住了。


朱标一看这不对,赶忙出来圆场:“父皇,少詹事方才在给儿臣讲为政,父皇不若一同坐下听听?”


“常少詹,请吧。”


有了朱标递来的台阶,常升也就暂且退让,老朱也顺着朱标,被他搀扶到了龙椅上。


面对朱标的催促,常升倒是不紧不慢说了句。


“敢问陛下方才听了多少?”


老朱眼睛都没眨,随口应到:“你就从那个润物细无声给咱讲吧。”


常升也不再计较这个老六到底在门外站了多久。


反正就算他没偷听。


锦衣卫肯定也会把书房里的事一字不落的传达给他。


“那臣还是以茹太素的奏章作比吧。”


“陛下和太子都知。”


“茹太素奏书之行文,就如小脚老太的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


“噗。”


这一形象比较,顿时让书房中出现了几声不厚道的憋笑。


看着龙椅一侧的朱标偏过掩面,一旁翻阅奏书的官属拼命埋头,以防老朱看到他们那张君前失仪涨红的脸,常升顿时明悟,茹太素此人的“名声”,只怕早就在朝廷之中传遍了。


老朱的嘴角也微微抽动。


但他还是忍住了,摆手道:“你继续说。”


“倘若要让茹太素之流的官员摒弃“旧习”,精炼文章至……”


提到这,常升先转头问向一旁:“先请教几位学士和校书郎,你们所翻阅的这些奏疏中,每本奏书实际有用的字数有多少?”


“不过三百字。”


这是念诵最精炼内容的学士。


“若是稍加行文,使之流畅,一篇奏书实际所用的字数大约五百即可。”


“那就以五百为计。”


“倘若让茹太素之流的官员,将每回奏书的行文都精炼至五百字,太子可知,换作陛下、娘娘,他们会如何处置吗?”


朱标心中浮现腹稿。


但他还是摇了摇头,充当了一个称职的捧哏。


“订立奏书格式,限制奏报字数。”


“违者,罚。”


“这大概就是陛下的处理方式。”


老朱不予置评,只是用手捋了捋胡子。


“那,下面的官员会如何应对呢?”


常升提了一问,又自问自答到:“如茹太素之辈的,大概会不尊此制,即便挨打也在所不惜,甚至还能博得他梦寐以求的清名,为士子清流所颂。”


“可若是心怀不满,或是聪明但无德,自以为是,如杨宪,胡为庸之辈。”


“他们就会钻出另一个窟窿来。”


“陛下不是要精简吗?”


“那他们就给你精简到底,或是只精简几个关键之处。”


”譬如,山东大旱,饿孚千里,各府饿死万余人,请求朝廷拨款赈灾。”


“陛下乍一看见这个奏报,先是看见饿孚千里,随后看见各府总共只饿死万余人,心中应当是庆幸的。”


“可是,如果是各府各饿死万人呢?”


“行文内容不都一样吗?”


“万人具体是多少?”


“九千余也是万余人,一万九千余也是万余人。”


“随后,陛下令他们紧急调用常平仓粮食赈灾。”


“他们给陛下回了急奏,说调动了粮食十万石余。”


“陛下不若猜猜,这是调拨了十万石粮,还是十三万石粮,亦或是十九万九千九百石粮呢?”


老朱忍不住的磨了磨牙,虽然只是推演,但常升所说,着实太像是他能做出来的事,而且事后他大概还不会追究,甚至对赈灾有方的主官下旨嘉奖。


以至于他不自觉的代入被蒙蔽的角色。


火由心生。


这帮坏心肠的读书人,果然从根上就烂透了。


“别扯这么选,你只要告诉咱,若是润物细无声该怎么做就行了。”


虽然被打断了嘴炮有点不爽。


但大庭广众,不能不给老朱面子。


“若是润物细无声,首先就得知道茹太素之流最在意的是什么了。”


“名声?”


朱标适时捧哏。


“对,既然他在乎名声,并以万言书为傲,咱何不如选状元一般,每日给这些奏书排个名呢?”


“每日通政使司将各省和六部五寺奏书和预案送来,等陛下披阅后,隔日再由六部五寺和各省从通政使司领回。”


“陛下大可在通政使司内置几张条案,按甲乙丙丁排名。”


“最好的奏书和预案,置于甲案,公布姓名,官职,和所属部门,同时作为吏部考评又一指标加以记录。”


“次一等,各选三本,置于乙案,并设小奖,如栗米,绢布。”


“最差的奏书和预案置于丁等,罚俸五十文,同样公布姓名,官职和所属部门。”


“其余不上不下的奏书和预案,一同放在丙等就是。”


“如陛下想要臣子的奏书精简而不错漏。”


“那么,只要挑选最符合您条件的奏书选出,放在甲案,不用陛下您费心思,臣公们自然会将这奏书和预案好在何处,分析的仔仔细细,明明白白。”


“赢粮而影从。”


“至于茹太素之流,您只要把他的奏书预案都放在丁案就是。”


“就算他们脸皮厚,死性不改。”


“把骂名也当名。”


“不仅不在乎罚钱,甚至连别人的议论也不在乎。”


“可与他们同属一部的同僚受的了吗?”


“他们兢兢业业的干活,可就因为这几粒老鼠屎,连累了他们一部的名声都臭了,他们冤不冤啊!”


“到那时,还有什么人会与茹太素之流为伍呢?”


老朱听的眼中放出精光。


这法子好啊。


他可一直都头疼该如何拿捏那些顽劣的读书人。


这下算是一通百通了。


想到这,老朱不由得深深的看了常升一眼。


要说损。


还得是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