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张凡重生崇祯之大明崛起 > 第96章 忍辱负重张同知

第96章 忍辱负重张同知

  

半个时辰后。


听闻了常升“战绩”的张同知才一脸钦佩的踏足了常升所在的阁楼。


看着常升醉卧美人膝,欣赏着平日里连他都少见的“花魁”级的美人献舞,身旁的美人还不住的给他投食进补。


张同知不无羡慕的问到:“大人可玩的尽兴?”


在众多美人替常升好生发泄了一番蛰伏十年的苦闷后,常升此时精神正好。


虽说好似打破了他一直以来的计划和为人的底线。


但计划和底线这种东西。


突破的多了,也就变得灵活了。


至少此刻的常升已经想通并融会贯通了许多东西。


连眼界智慧也再上了一个台阶。


就像给大脑开了个加速器一般,张同知在他面前一语一行,他都能近乎本能般察觉其深意,就好比他此刻看似无意的一句寒暄,目光却紧锁在自己身上,分明是想趁机切入正题。 一秒记住小说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


大概率是有求于他。


常升瞄了一眼身周的这些美人,颇有些为难的说到:“尽兴倒是尽兴了,就是在头疼如何收尾。”


听闻此言。


所有围在常升周边的女子神情皆黯,连手中的动作都停顿了片刻。


世道如此,


她们的命运,都掌握在眼前这位贵人手上。


张同知闻言则拍着胸脯担保道:“大人不必烦忧。”


“早在这船坊建立之初,参与兴建的各家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专门定下了规矩。”


“姑娘们委身后,一般有两种选择。”


“一是恩客愿意带姑娘回家做妾的。”


“船坊不仅分文不收,还出一份嫁妆,让姑娘们风光大嫁。”


“二是恩客确实中意,但因不便,不能将姑娘带走的。”


“恩客也可将人依旧寄在船坊,只消登记些信息,支付清姑娘的赎身费用和每月的例钱,船坊也会在船坊中为姑娘特地清出一阁作为居所,照顾妥当。”


“如遇特殊情况,船坊也会贴心的给恩客至多三月周转期限。”


很显然,张同知与那位海棠姑娘便是如此。


而且这两道规则其实不全。


因为张同知并没有说出,那些姑娘一厢情愿被骗去身心之后的处理方法。


虽不敢保证登船的客人个个都大富大贵。


但至少也是经人担保,本身有家世,有地位的人,不至于干出这么没品的事来。


再来这“海上行宫”自成一片天地。


所有船客与姑娘见面前都还要经由秋娘筛查一番,绝不至于让自家的姑娘随随便便就被人骗走。


常升嘴角一勾道:“张同知似乎是忘了,我是不可能在苏州府久居的。”


“虽说不可能把今夜委身的姑娘们都娶回去做妾。”


“但留在这里。”


“我也是不放心的。”


张同知一听咳咳两声,故作为难道:“大人这就为难我了。”


“船坊给愿意作妾的姑娘们出嫁妆,也是为了笼络年轻俊才,与恩客们结一份善缘,可您这一手釜底抽薪的,岂不要让船坊赔了夫人又折兵。”


常升笑而不语。


感受着身旁的姑娘们顷刻间又恢复了“鲜活”,有大胆的还明目张胆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看着这状况,张同知心中暗喜,自顾自的找台阶道:“罢了,看这些姑娘都与大人情投意合,看在您的面子上,您看上了哪几位姑娘,您说!”


“所有费用,我给您包了。”


“真的?”


这个张同知居然在他面前耍心眼,常升自然就不会再跟他客气了。


“真的。”


“那我就不客气了。”


“今晚被选来伺候我的,我全部都要带走。”


“你家知府大人不会因此为难你吧?”


“啊,这!”


张同知瞬间懵了。


要知道刚上船那会,他可是一个劲的提醒秋娘要选最好的姑娘,所以能被选来的,至少都是去年到如今这一年以来,被调教好的姑娘中选出的最顶级的一批。


其身价根本无法用金钱估量。


如果不是真碰见贵客,秋娘就算把她们在手里攥上三年,也不带随便拿出来招待的。


虽说李亨答应包下常升今天在船坊上的所有花销。


但这些顶级资源要是被常升一气打包带走。


张同知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给一众搭建船坊的各家高门大户,以及上司李亨交代了。


可话都已经说出口。


再加上他今晚有求于人,张同知只得面目扭曲着一咬牙,硬着头皮道:“大人放心,下官有诺在先,自然不会失言。”


看着张同知被他摆了一道哑巴亏,常升心情不错。


径直说到:“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张大人今日如此慷慨,想必必是有事相求,那便直说吧。”


听到这句,张同知心中总算宽慰了些。


“大人明鉴。”


“下官确实有事想请大人做主。”


“无论是调配何地,配为何职,就算是当大人身边的一条狗都好,下官也不愿意再与知府大人共事了。”


回想这两日与张同知会面的场景。


常升理解的点点头。


明明是只低李亨这个知府一品的官职,可张同知在李亨身边要么是被当做透明,要么就是斟茶倒酒,被当做狗腿一般使唤。


要不是有官印在手,这会相信这是一府执政的二把手。


但常升也同时好奇一个问题。


“既然张同知与李知府如此不对付,为何不奏请调职,而是忍受其欺压近两年之久呢?”


张同知露出一脸苦涩道:“此事说来话长。”


“洪武之处,下官因有几分贤名,被世族乡绅保举为县丞,当时的知县对下官颇有照顾,彼此配合得力,很快就因安民有方被调任异地上县为官。”


“而后,接替上任的知县便是李亨。”


“他在知晓下官的才能之后,将许多事宜都交付于我,下官原因为又碰上了一任好上官,倾力为他办事。”


“当时下官还不知道。”


“这些由下官一手操办事宜的功劳,全被他记在了自己的名下。”


“他倒是很快因功升官。”


“还顺手举荐了下官,随他一同到新地方上任。”


“不仅如此,他还介绍了一个温柔贤淑的女子嫁予我,下官对他也是万分感激。”


“如果不是因为一次涝灾,李亨因公差在外,所有涝灾前后处置善后等,全由下官一手操办,吏部最终却嘉奖了李亨,下官怕是这辈子都看不清李亨的真面目。”


“自那之后,李亨倒是不装了。”


“所有的具体事宜全交由下官操办,然后明目张胆的侵吞下官的一切功劳,再由他举荐下官,时刻不让下官脱离他的掌控。”


“下官倒是反抗过。”


“却被他以家中的妻儿老小相要挟。”


“妻儿愚昧,竟不识得这歹人的真面目,一个劲的跪劝我要知恩图报。”


“如今的下场,大人已亲眼所见。”


“下官倒是不畏死。”


“唯恐客家中的妻儿因为防泄密遭他毒手戕害。”


“若大人能出手解救,下官必结草衔环以报恩泽。”


张同知情难自禁的向常升一拜,就连常升周围的美人们听完他的陈述,都不由得心生怜悯。


可当大家伙久久未听到常升的回复,抬起头来时。


才发觉常升不知什么时候,早已偏头将注意力透过活页门,投到了船坊和黝黑的江面之间。


就仿佛在那黑暗中,隐藏着什么东西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