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满朝奸臣你叫朕怎么做千古第一帝 > 第78章 捐钱风波

第78章 捐钱风波

  蔡京被封为太傅的消息一经传出,着实震撼到了不少人。

  古往今来,唯有王佐之才,无双国士,才能走到那一步。

  而蔡京呢?

  说白了,在朝廷官吏眼里,他就是一个任人唯亲,贪污受贿的奸臣罢了。

  只是迫于嬴渊的帝威,开始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了。

  这样的人,都能成为太傅?

  皇帝是眼瞎了吗?

  是昏庸了吗?

  显然不是。

  其背后,必另有深意。

  征东将军霍光府上。

  未跟随出征的朝中武将,几乎齐聚于此。

  他们正是在商议蔡京被封为太傅的事情。

  霍光面向众人,缓缓说道:“诸位,相信不久之后,朝廷便有大动作了。”

  其中有一人直言询问道:“还望将军明说。”

  霍光道:“如今战事连连,待战事结束后,相信咱们大秦,又会多出一批将军。

  届时,武将势大,文官势弱,陛下那里,岂能不忧心?

  陛下封蔡京为太傅,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制衡咱们武将。”

  “不能吧?就连那四位封疆大吏,都表示要效忠陛下了,陛下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有人不解。

  霍光摇头道:“当初陛下为何自污藏拙?其目的,就是要放权于我等,让我等与那些文官厮杀。

  自陛下登基以来,不是有武将被贬,就是有文官外放,至今不得入京,我等与他们,可谓是两败俱伤。

  也正是趁此机会,陛下得以收揽政权。如今陛下在自污藏拙,故技重施,肯定是不行的了。

  那蔡京身为丞相,有多偏袒文官,就无需本将军多言了吧?综上所述,陛下封蔡京为太傅,其实就是冲着咱们武将来的。”

  霍光这个人,能力非常强,文武兼备。

  在嬴渊前世历史上,此人官至大将军,大司马。

  不仅会领兵打仗,就连搞政治,也很有一手。

  “这么说来,陛下加封蔡京,还是想维持朝中文武均衡?”

  “陛下的手段果然高明啊,唯有朝中维持平衡,国家才不会出乱子,只是这样一来,只怕咱们的日子又不好过了。”

  “...”

  越来越多的人,忧心自己的将来。

  霍光笑道:“诸位,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陛下是少有的明君,只要诸位有能力,本将军相信,陛下迟早会重用诸位的。”

  在他看来,事实也是如此。

  文臣那边,有多少人贪污行贿,就不用说了吧?

  陛下创建东厂这个组织,也是想整肃朝廷吏治。

  至今为止,算是有了些成效。

  可是像是三品以上的大员,明知他们曾贪污受贿,可陛下还是不收拾他们。

  就是因为,他们有能力。

  陛下是一个唯才是举的皇帝。

  只要有才华,能为国家做事,不触及到国家的根本利益,陛下那边,是不会做出赶尽杀绝的事情来。

  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所以,霍光渐渐学会了韬光养晦,不再与文臣争权。

  只是静待时机,有朝一日,能够被皇帝所重用。

  与此同时。

  不止是他们在议论皇帝加封蔡京一事。

  就连其它官吏等,也在议论。

  武将这边,想的都是,嬴渊此举,意在压制武将势力。

  而文臣那边,想的就比较复杂了。

  有说,陛下这是要通过蔡京,完全统治朝堂。

  也有人说,这是嬴渊给众位大臣的一种信息。

  只要他们能做到,像是蔡京一样的忠诚,一定会被自己所重用。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地方。

  成为太傅之后的蔡京,将秦桧、和珅等一众大臣,全部叫到了自己府上。

  只字未提自己成为太傅的消息,而是向他们这般说道:

  “老朽已经老了,为朝廷也做不了几年事了。

  如今咱们国朝困难啊,里里外外,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

  相信这一点,户部尚书和珅和大人,应该是最清楚的。

  所以,老朽便打算,倾尽家中钱财,捐给国库,只是这笔银子不在少数。

  老朽希望,诸位大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帮着老朽,将这笔银子弄得干净些。”

  蔡京是真的没有别的意思。

  毕竟,五百万两白银,即使要洗,也需要一段时间。

  倘若得众人相助,那么这件事情,就变得简单许多了。

  而洗这笔银子,是做给外人看的,不是做给嬴渊看的。

  因为蔡京觉得,无论自己怎么洗,都逃脱不了东厂的眼睛。

  做给外人看,是要世人觉得自己不是贪官。

  至于皇帝那边...

  就是希望他可以看到自己为国家表忠心的决绝。

  如此一来,两全其美。

  可是,其他人不这样想啊。

  他们以为,这是蔡京在暗中提示他们。

  要效仿他,为朝廷捐钱。

  这时,和珅缓缓开口道:“早在陛下决定不与敌军议和那天起,下官就已经将全部家当,都放在户库了。”

  他这一开口,其余人都显得有些左右为难。

  捐的话,这么些年来的辛苦努力,可就白费了。

  不捐,今后在朝堂上还怎么立足?

  陛下封蔡京为太傅,估计就是和他商量好了。

  要促使百官捐款。

  如此一来,这钱,岂能不捐?

  这个和珅,早就对陛下宣誓效忠了。

  他今日怕是与蔡京是在一唱一和。

  全都捐了,肯定不行。

  不如,就捐一半吧。

  “请丞相大人放心,我等知道该怎么做了。”

  秦桧开口道。

  其余大臣见状,只好默认了。

  毕竟,现在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于是,文官集体向国库捐款的消息,将朝野上下,都给震撼了。

  保守估计,光是六部尚书与左右丞相的捐款,就高达‘七千万两’。

  相当于大秦一年的税收了。

  当然,这还只是开始而已。

  陆续,他们还会捐赠一笔。

  而且,由于他们的带动效应,朝野上下,都掀起了一种捐款热潮。

  世家、商贾、小有钱财的官吏等,都开始捐款了。

  一来一回,国库算是彻底充盈起来了。

  文臣集体捐款的事情,让武将集团心中发慌。

  这可不怪他们发慌,主要是文臣那边突然内卷起来,属实让他们很难受。

  他们再一次齐聚霍光府上,就捐款一事,商议了起来。

  “他们都向朝廷捐钱了,而且数额大的吓人,不过,经过和珅的手这么一倒腾,他们所捐银钱,倒是变得干净了不少。”

  “霍将军啊,我看,咱们也不能等下去了,他们捐钱这事,一定是陛下的意思,要是咱们晚了,陛下只怕会更加针对咱们武将。”

  “没错啊,霍将军,咱们也捐吧。”

  “...”

  听到众人声音之后,霍光也不再犹豫,正色道:

  “好,既然他们捐,那咱们也捐,总而言之,不能落于人后,否则一旦被陛下看贬,可就得不偿失了。”

  话音刚落,众人便陆续开口道:

  “所言有理,末将家中钱财不多,愿捐三万两白银。”

  “李将军,你深藏不露啊,张口就是三万两,那我捐四万两!”

  “俺捐五万两!”

  “......”

  一场捐钱风波,正式席卷在朝野上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