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大明嘉靖年制瓷器 > 第13章 朕的钱

第13章 朕的钱

  黄娥看着杨慎,专心致志地翻看着曾经书写过的奏章,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刚刚考中状元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蜀中人杰地灵,尤其名媛佳丽。
  
  杨慎的妻子黄娥就是出身书香门第,她能诗词,通经史,可谓“才艺冠女班”。
  
  一个是明朝三大才子,一位是蜀中四大才女,二人可谓郎才女貌,佳偶天成。
  
  但美好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得到的。
  
  黄娥的父亲黄珂是当朝的工部尚书,母亲也出身名门,可惜杨慎大了她十岁,她的父亲非常反对这桩婚事。
  
  彼此有情意的两人,也只能各自忍受相思之苦。
  
  但两人都不愿意向命运妥协,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杨慎风风光光地迎娶了黄娥,彼时的他已经过了而立之年,黄娥也成为了“大龄剩女”。
  
  杨慎的书房里遍布着古籍书卷,但只有主人最看重的几本,才能享受呆在书架的待遇,其余的大部分都只能整齐地垒在地上。
  
  明朝的官员俸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海瑞做县令的时候,仅仅买了一次肉就轰动全城。
  
  明代一品大员的俸禄是月72石米,明朝的一石米折成现在差不多186斤。
  
  一斤米2.5元的市价计算,一品大员的月薪约为四万元左右。
  
  拉扯一大家子人,再养一些办事的人员、奴役,这点薪水是远远不够的。
  
  至于七品的县令,月薪大概3000元,一个人日常开销勉强可以,但要想养起一家子人,那就困难多了。
  
  老朱是个好皇帝,但并不太懂经济,官员的俸禄很大一部分,都是用大明宝钞支付。
  
  可朝廷对宝钞从来都是只管发不管收,大明宝钞越来越贬值,官员的生活就越发艰难。
  
  在大明朝,想做一个清官很难,想做一个活得好的清官更是难上加难。
  
  黄娥看向满心喜悦的丈夫,眼中满是担忧,她并非传统的闺中女子,长久的家世熏陶,让她也有了一定的政治判断力。
  
  内阁和皇权之间,必定有一场争斗,自己的公公又是内阁首辅,难免殃及池鱼。
  
  如今陛下虽然只是十五岁,却天赋异禀才能卓越,已经显露了帝王威严。
  
  黄娥还在思索,杨慎就眼巴巴地看向他,黄娥一阵好笑。
  
  “嗯,再给你一两银子,不能再多了!”
  
  杨慎一听这话,眼前一亮,他已经看上一本古籍很久了,可惜掌柜的价钱卡得很死,一两银子绝不还价。
  
  他也是自家人知自家事,虽然父亲贵为首辅,可他为官清贫,家里面也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可供支取。
  
  杨慎两步做一步,跑到了妻子的旁边,一把将她搂在了怀里,黄娥也没有嫌弃杨慎一脸的灰,两人就这么抱着。
  
  阳光斜斜地从窗户照进来,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两人享受着岁月静好的感觉。
  
  紫禁城内四个锦衣卫,正吃力地抬着一个朱漆的大红箱子,两根细长的铁链拴在箱子上,一头将箱子牢牢系住,一头系在木棍上。
  
  四个锦衣卫都是练家子,木棍被大红箱拽弯了,四人每走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脚印。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