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无限升级娶女帝 > 第36章 纵使困顿难行,亦当砥砺奋进!

第36章 纵使困顿难行,亦当砥砺奋进!

  

汉王苏瑜舟现在处于一个观战者视角。


她微眯眼睛。


朝堂中的剧变,归根结底还是积重难返,父皇在位时,能镇得住底下的诸多文臣,且那时的勋贵还有以山阳公吴英为首的武将集团。


可是父皇病重的时候,山阳公吴英等等老一辈的名将早已先一步离世,后来居上者都是新的勋贵集团,已经混不进京圈,且很多都是二世祖,很少有人能自己拿捏主意,而这时,整个朝堂已经是被文臣彻底把持,他们这些勋贵就更摸不到权利中心了。


秦王为了不让她起势,养虎为患,借助了长孙家的能量,不断打压她的生存空间。


即便苏瑜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可是还是先天性上的问题,带来了很多的弊端,没有外戚支持的情况下,自己扶持起来的汉王政党,被秦王用驱虎吞狼的方法嚼碎。


而且势力的初期,原本就很难发展,开局就被秦王往死里压制,哪怕苏瑜舟有了一次模拟成功的经验,也没办法在这种高压下,成功反击。


但是,秦王也付出了代价。


在朝中斗争了十年后,她苏瑜舟被高强度压制发育空间的情况下败局已定,这时,秦王失去了重要的外敌后,长孙家这头猛虎就再也不受秦王的控制。


苏瑜舟很难不怀疑,这是秦王故意针对上一轮的赢家。


等到长孙家不受控制的时候,终于意识到问题严重的秦王过来议和,最终得出了‘内斗归内斗,天下还得是她们苏家的,绝不能便宜了长孙家。’的共识。 给力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lwx。com小说阅读


原本苏瑜舟在京城内的失败,是要被软禁一辈子的,结果硬是被秦王顶着压力劝说群臣将汉王外放就藩。


苏知清的意思是让汉王先在其他地方发展,到时候能有起兵反抗长孙家叛乱的能力。


可是没想到长孙家做得那么绝。


既然你秦王苏知清顶着那么大压力想做个‘好人’,将汉王外放就藩,那不如我来当这个恶人,直接在途中就把苏瑜舟给刺杀了。


秦王太低估长孙家的能力和决心。


苏瑜舟更是没得选,她是被秦王给活生生坑死的,秦王用驱虎吞狼这一招把她给打压惨了,在京城争权失败,她就已经崩盘了,哪怕长孙家不刺杀她,放她在地方发展,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发展起来了。


现在的情况对整个大晟朝而言,很危险,驱虎吞狼没驾驭住恶虎,反为其害。


她苏瑜舟又被恶意针对从头到尾政党都没积累起来,缺少能扛局势的重臣摇旗助威,没了敲山震虎的能力。


苏瑜舟此时无比怀念陆成安。


有龙场悟道的陆成安在,何至于此啊!


都怪那个混账妹妹!苏瑜舟一想到晋王就来气了,她自己不能夺嫡也就算了,还跑过来捣蛋抢人,把人抢了,也把人毁了。


当了驸马的陆成安,没办法真正意义上触摸到权利,被荒废了。


现在你晋王势单力薄之下,就一座太原城的孤城,这局势能给你翻了?


苏瑜舟不信。


总不能武力值破百,千万人吾往矣,一个人干碎一座城吧?那真的是有点过分。


事实上晋王也是一时气不过上头了,才提前宣战,当回过神来,就感觉自己太莽撞了。


但是,她也是有自己的气节。


既然已经宣布死战了,那还有什么退路可言,那就一战到底,大不了退无可退,找个地方让陆成安把她杀了,再向秦王请罪,保住晋王一脉的后人。


【济钰四年一月,各地藩王不敢援,坐视晋地为大军所困,陆成安领府卫兵一万,斩虏卫八百盘踞晋地。】


【济钰四年二月,长孙家彻底把持朝纲,调兵遣将,命十万雄兵兵发晋地。】


奸贼。


苏瑜舟看到长孙这两字,马上就在心头怒骂,她有机会必除长孙家,而她也清楚,此时此刻,区区一万人的陆成安是很难应对这十万雄兵。


更让她气愤的还是各地藩王的不作为,长孙家把持朝纲的现状,她们这些藩王不可能不知道,居然都不知道去援助晋王,倘若晋王一败,她们这些人就可能逃过一劫吗?


这天下是苏姓的天下,坐视不管,想着渔翁得利,一旦出了事,江山易主,这些人还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大宁府卫兵有曾受平北君侯陆成安恩泽者,自发离开大宁奔驰晋地——大宁多地出现流兵。】


【由于晋王与平北君侯在北地抗击胡虏,在当地素有威望,晋王虽然骄纵却从不苛待晋地百姓,平北君侯更是常常在晋地援助百姓生计,有极好的名声,晋地百姓开始自发阻止王师北进,甚至有百姓开始指责当今陛下为奸佞蒙蔽。】


【王师急军,先锋队为立首功莽进。】


【“吾乃平北君侯陆成安——”】


【先行军被陆成安大破——折损5697名将士,王师士气受损。】


【济钰四年三月,各地开始出现起义军,以蜀地吴明为首的勋贵集团拥兵两万向晋王请命——】


【“平北君侯威震北虏,此番受奸人所污,令人何其愤慨,吾辈勇夫,当助君侯一战!”】


珍贵的政治遗产来了。


按照血缘关系来说,吴明乃是晋王的族弟,是晋王的外公吴英的直系后裔,此番晋王受难,若是新帝发了狂,要诛晋王九族的话,他们是铁定算在九族名单上的。


不过起初,晋王被发檄文的时候,吴明没有第一时间起兵,因为他要积攒一下力量,贸然起事,实在风险太大。


眼下晋王那边的第一阵线顽强抵抗住了王师的正面,他这边就能顺势举义。


陆成安看到自己眼前的地图突然被点亮了一块,蜀地被吴明占据的城池,已经算到了己方阵营的头上。


还是亲戚靠得住。


关键时刻,有事儿,小舅子是真带头冲锋。


有了蜀地的小舅子开始牵扯,果然是给了对方极大的牵扯,关键小舅子这边起事之众,足足有两万人。


这就是勋贵集团的力量。


正英帝苏颐明重病的时候,文臣集团呼风唤雨,强势镇压了不少勋贵集团的功勋,往死里压,现在是被勋贵集团触底反弹了。


他们也清楚,长孙家所代表的文臣集团一旦真正拿捏了朝廷,他们这些勋贵是不可能有活路的。


既然如此,不如拼出一条血路。


武人是敢拼的,也是有这个血性豪赌一场。


更重要的一点是平北君侯陆成安,他这个侯爵,是拿军功封侯的,真要说,陆成安也是武臣这一脉。


晋王是将门子弟,陆成安也是武臣勋贵,这是帮自己的利益集团,这些武人也不想被文臣们再压下去,不如反手押宝在晋王这一脉上。


实际上,有一人敢起事,就有一群人敢起事。


勋贵集团代表的不单单只是一家,而是很多家,而且武人的胆量往往会比文臣高,当然很多时候是因为武人做事不会考虑那么多,可一旦想准了,就是义无反顾地往前冲。


值得一提的是——


长孙家所派遣过来统领王师的人,也是勋贵集团的名将之后,但所幸不是山阳公吴英这一脉亲近的勋贵,否则这会儿按照文臣集团的尿性,多半是要提前内斗起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宁王原部将,大宁府总兵官张鸠汜起兵六千余众,相助晋王。】


陆成安没想到仅凭一场遭遇战,将王师的先行军打下来,一下子让整个大晟朝多地开花。


他这时候终于意识到一个人的声望有多重要,尤其是一个人好的声望有多重要了。


一方面这些人可能是源自于山阳公的政治遗产,一方面很大概率是平北君侯也就是自己,在模拟中曾经大破瓦剌军,这个对于大晟朝的士卒而言是有天然的亲近感。


这一下子,完全劣势的局,一步一步慢慢地拉回均势,至少不再是完全没得打的状况了。


之前是完全没一点容错率的,走错一步,满盘都错。


现在有了基本盘,主帅不死于大战之中,就有无限操作的机会。


而渡过最危险期的一瞬间,陆成安就发现自己多了一个提示音。


【困顿难行——陆成安】


【砥砺奋进——苏瑾若】


“纵使困顿难行。”


“亦当砥砺奋进!”


成了,又解锁新立绘了。


还是情侣皮肤。


现在又没有玩家。


谁特么买账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