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言情小说 > 我在古代拼爹娘 > 第98章 敲打

第98章 敲打

  不知道为什么,听了赵静给三个姐姐取的名字,蛋蛋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反应是一首歌:“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赵一苗终于忍不住了,一巴掌拍赵静脑袋上,“闭嘴吧你!你这么想富贵,咋不自己改名儿呢,我看你叫来金来银来铜来铁都挺好。”

  自己左思右想取的名字被大姐一口否认了,赵静拉着个小脸,不怎么开心,“不好听,还没有金玉姐的霸气。”

  霸气黄金玉:“旺财怎么样?有没有霸气一点?”

  赵静:“......”

  我不信你不知道,邻居家的大黄狗就叫旺财。

  赵一苗捂嘴偷偷笑了,转向阿庆道:“阿庆,等回头你空了,给姐也取一个。”

  阿庆笑眯眯道,“可以呀,等我空了再叫你们。”

  这段时间可真没白学,她不仅能挣钱,还能帮几个姐姐们取好听的名字了。

  多亏了有蛋蛋教她呀。

  蛋蛋挺了挺圆滚滚的肚子,自豪道,“那当然啦,我可是史上最博学的完善型全能教学系统。教你这个小豆丁,那还不是很容易的事儿!

  我早就说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比什么都重要。二丫与其把未来的期盼寄托在一个名字上面,还不如跟着你好好读书呢。”

  “我已经在教金玉姐了,以后还要教三丫呢。”

  三丫生出来的时候很丑,现在勉强好看一点。

  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她经常念书给三丫听,三丫听多了自然人就慢慢变漂亮了。

  大家一起读书,一起挣钱多好哟。

  可惜家里爱读书的人少,二哥和三哥都不想学,跟三叔和四叔一模一样。

  听奶奶说爹以前送三叔和四叔读过一段时间书,结果三叔和四叔天天在学堂里呼呼睡大觉。

  睡觉就算了,他们鼾声如雷,总是吵到别的同窗,后来就被夫子赶出来了。

  就勉强识得几个字,再叫他们回去读,两人就放弃了。

  那时候村里能供得起读书的人家很少呢。

  村里人都说三叔和四叔身在福中不知福,是两个大憨憨。

  难怪现在挣不到钱不说,还被陈老爷比成癞蛤蟆。

  有了三叔四叔跟自己和大哥作对比,她更加坚信了读书这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蛋蛋很是欣慰地看着阿庆,不愧让它等了这么多年呀。

  还好它当时没有强制剥离阿庆,而是慢慢等阿庆长大。

  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孩子就是很不一样。

  “阿庆做得很好。”蛋蛋诚挚地夸赞她。

  阿庆大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线,“那当然了!”

  赵一苗带着他们几个小的洗菜洗萝卜,一家人就没有一个闲着的,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赵老二劈了好大一堆柴,正想歇着,就见田氏不知从哪里又弄出一大堆,倒地上都能堆出一个小山包了。

  “天儿凉了,用量大,多给我劈一点。”

  赵老二拿着斧子的手都还在抖,“娘,我想缓缓。”

  田氏:“缓缓?缓缓是谁?”

  “我说我想缓一缓!休息一下。”

  田氏:“哦,娘以为你在外面养女人了呢。”

  “怎么可能!您分家就给我们分了一点点钱,我哪里有钱去养别人。”

  “这么说你是有贼胆就是没那个贼条件了?”

  田氏板着脸趁此机会敲打他,“我告诉你老二,冯氏虽然不怎么样,但也是你自己死活要娶回来的人。为了你的小家和睦你可千万别给我在外面打着你大哥的旗号乱搞,让我听到什么不好的风声,除族都是小事!”

  娘唉,又拿除族说事。

  怕了怕了。

  赵老二抡起斧子认命继续劈柴火,他算是看透了,他娘这是给他下马威呢。

  就怕他们拖大哥后腿。

  赵老二闷声闷气回答:“知道了。”

  合着这个家只有大哥是亲生的,他们都是路上捡的。

  唉!

  冯氏一回来就见赵老二唉声叹气,放下盆子连忙又问:“相公,你又咋啦?”

  “没啥,就是感叹一下。”

  冯氏别的不行,拈酸吃醋第一名,跟个母的说话她都要嘀咕小半天。

  他可不敢把刚才事情告诉冯氏。

  田氏用筷子翻了翻盆里的内脏,仔细看了看,非常认可地点了点头,“洗干净了?还不错。”

  虽然不喜欢婆婆,但是得到她的认可冯氏还是很高兴。

  “娘,我洗了好几遍呢,肠子里面的油都刮出来洗干净了。”

  “还行,拿去给你大嫂爆炒,你也去厨房帮忙吧。”

  “好嘞!”冯氏屁颠屁颠抱着盆进厨房。

  难得吃一顿中饭,上的都是硬菜,里面肉放得足足的。

  田氏单独给他们一群孩子开了一桌。

  又和赵勉一起去里长家请了里长,还有赵家的几个族老一起过来吃杀猪饭。

  里长对老赵家这么会来事儿还是很满意的。

  而且,老赵家手艺实在太好了!

  特别是那一盘辣椒爆炒大肠,爆炒猪肝,吃起来味道非常不错,大冷的天儿居然吃出了一身汗,吃得全身暖洋洋的。

  有了这么一顿丰盛的杀猪饭招待,要摆席面请村里人吃饭的事情更加顺利了。

  里长和几个族老自己就把事情揽了过去。

  赵湛想了想,拉着花氏和田氏商议,“既然里长和族老也都出面了,席面最好不要放在家里办。”

  花氏不解道:“这是咱们家的事情,放家里不是更好吗?”

  田氏:“听听阿湛怎么说。”

  “村里不是有祠堂吗?相信放在祠堂办里长和族老们会更高兴。而且,我和小舅舅在帮阿庆弄的东西很重要,必须保密,不能让别人知道。”

  田氏沉思了一会儿,“我等下去跟里长说。”

  她想了一下,放在祠堂办确实比放家里好多了。

  大人们同意,阿庆和赵朔几个小孩子就不太情愿了。

  放在家里多好呀,那样就会有很多小伙伴羡慕他们了。

  放祠堂里谁还知道是他们家办事情呀。

  赵湛揉了揉她的头发,“放在祠堂办,大家一样知道是爹升官了,影响不大。而且放祠堂办,奶奶和娘她们还能省很多事呢,难道你想奶奶她们劳累吗?”

  “当然不想!”她宁愿别人劳累也不想奶奶她们劳累。

  “那就对了。”

  花氏笑了笑,“走,娘带你们去试试新做的衣服。”

  肉几天已经全部腌制起来了,等家里事情过了再做肉干。

  衣服昨天她和大姐连夜赶出来了,先试试看有没有需要再改的。

  阿庆惊喜地拿着自己的两件衣服,“咦,娘,连我的大红小棉袄都做好了!咱们家办席那天我能穿吗?”

  花氏笑着摇头,“不行,穿另外一件。”

  阿庆连问:“为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