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时爷的小祖宗又甜又野 > 第两百四十三章:又一年新春。

第两百四十三章:又一年新春。

  

东夏三十五年。

时穗刚从宫里坐着马车回到云溪村,才到忖口,便看到小木带着人拉了好几辆马车也刚从另一条路回来。

「小祖宗,您回来了?」

时穗还没下车,时大木便认出了这是小祖宗专属的马车,当即便跳下马车走了过来。

「你这是去做什么了?」

时穗看了看后面的几辆马车和板车。

「小祖宗,这不是快过年了吗?大伙儿想着今年好好的大办一下,正好想着这几日你和老祖宗也该回来了,我便想着赶紧把年货给买了。」

「小祖宗,老祖宗和睡睡他们怎么没同您一起回来?」

时大木望了望,确认只有小祖宗的马车,便疑惑的问道。

「父亲和二哥哥他们有些事耽搁了,要晚两天才同四哥一起回来。」

时穗解释的说道。

自从搬迁过来华都城后,每年的新年,她和父亲哥哥们都是回云溪村跟族人一起过的。

进村后,村里现在的景象已经和她刚穿越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可谓是天差地别。

在四年前,刚回来的时候,大部分的茅草房,由于多年无人居住,很多都开始破败了,周围也长满了杂草。

时穗思虑了一番,除了村里的祠堂,其他的房子全都推到重建,并趁机重新规划布局。

现在的云溪村可以说是整个东夏最干净整洁的村,更是最富有的村。

每户人家都住着小二层的琉璃瓦青砖房或者四合院。

房子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道路的两边,路都弄的平平整整的,两旁还分别种上了不同种类的果树或者花。

十分的好看。

这几年来,村里的年轻人有些选择做些时穗教给他们的生意,一些年纪大的则是种庄稼,或者种些草莓,西瓜,西红柿,辣椒之类的。

这些农作物,不管种多少,时穗的店里都能收完。

值得一说的是,就算来到这里,时穗的创业脚步也没有停下。

这四年来,她在东夏一共开了两百六十多家店铺。

光是糕点铺子就有三十七家,四十二家胭脂铺,五十家米线店,三十八家烧烤店,四十六家火锅店和五十三家成衣店,五个规模很大的染料坊和二十八家水果店等。

这两百多家店,为五千多个贫苦的百姓提供了机会,现在穗记在整个东夏名称都是响当当的。

许长禹更是成了穗记两百多家店的大掌柜的,他的名号,现在在东夏也是十分闻名的。

甚至有好几次,有些对象暗搓搓的派人来出高价挖他,最后都被他言词拒绝了。

还扬言说,这辈子他都会留在穗记,除非到时候少东家嫌弃他年纪大了,不肯用他了,不然他会一直干到干不动的那天。

对于许长禹的忠心,时穗从来没怀疑过,先不说许长禹现在拥有穗记百分之十的股份,每年至少不下三十万两的分红。

就是他的为人,就算要走,也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离开,而不是以背叛的方式。

而且她始终还记得,当时他自荐时说的那一番话,他的抱负和理想。

明年时穗打算再开一百家分店,然后用十年的时间把穗记开遍整个东夏。

至于沈丘北,他现在已经混成了东夏的皇商,东夏的第三大首富。

至于第一和第二是谁,那第一当然是四哥了。

这几年来,靠着一百多艘大船,四哥把海上贸易搞的那是风生水起,国库就没空虚过,比排名第二的她有钱了不知多少。

尤其是凭借着瓷器,布料,茶叶和酒这几样,

赚的是盆满钵满的。

这几年来,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东夏不但鼓励开荒,而且开出的荒地还可免五年的赋税,只要你用来种庄稼,朝廷前三年还每年每亩地补贴一百文钱。

所以这几年来,百姓们努力开荒和种植庄稼,东夏的粮食产量整整比北虞的时候翻了二十几倍。..

百姓们再也不用过之前那种食不果腹的日子了。

才短短七年的时间,在四哥的执政下,百姓们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比之前连经天灾,离乡背井的逃荒,现在百姓们个个安居乐业,有地可种,有家可居,还能吃饱穿暖。

现在的四哥的名声在百姓的心目中就是百年明君,十分的受百姓爱戴。

在七年前,时穗和父亲哥哥外公舅舅们都分别受封了。

她自己更是被封为了正一品的镇国皇公主,圣上唯一的御妹,封号穗平。

除此之外,四哥为了表示对她的爱护,更是赐下了一座超大的房子作为她的府邸,还另外赏赐了黄金万两和无数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至于哥哥们,更是直接封为了亲王。

最让人意外的是,在外公和舅舅们受封时,四哥直接赐下了两个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两道顾家的保命符。

四哥深知,自古君臣大多都是两两猜忌,互相提防。

他自是相信顾家的忠心,相信顾家亦是如此,可朝廷自古派系众多,之所以行此举,只是为了避免将来一些不必要的事端。

正好也提前让一些人瞧瞧,顾家是他的肱骨之臣,且还有两道护身符,以后想搞顾家之前,先自己掂量掂量,到时是顾家先倒,还是自己先灭。

回到村里,小萝卜头们正聚在村里特地开辟出的广场上玩蹴鞠。

欢声笑语不断。

「祝先生,林先生,最近可还好?」

时穗被南枝扶着下车时,正好见到祝鹤平和林行简在旁边一边喝茶,一边下棋。

祝鹤平是七年前,他们在虞都找到的,当时他报仇不成,反而被萧家的人打了个半死,当时他们找到他的时候,双腿几乎被打断了。

要不是他们及时赶到,恐怕再晚一点,那双腿就真的保不住了。

现在他跟林行简一样在私塾里当先生,一个负责高年级的,一个负责启蒙。

「穗穗小姐回来了。」

虽然时穗如今已经贵为公主,但是在云溪村,她还是喜欢大家亲切的喊她的名字或者小祖宗。

互相打过招呼后,时穗转身就被小萝卜头们围住了。

两年前,小山子和王一鸣几个学习好的,已经考上了华都城的白鹿书院,那是目前东夏最好的书院。

是时穗三年前让四哥特意以朝廷的名义创办的,为的就是为朝廷培养最好的人才。

想在这里读书,不看家世,更不拼爹妈,只要你有能力有才华,就算你是个毫无背景的乞儿,都能让你入学读书。

而且为了培养不同技能的人才,时穗还专门单独开了技能型学院。

有专门教女子琴棋书画女红的,男子六艺的。

除此之外,还有武术,打铁,园艺,裁缝,雕刻等等。

为此,时穗还特地花了不少功夫邀请了不少名师来授课。

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主要是因为古代的优质资源太难流通了,基本都是贵族才能享受的特权,平民基本是没有机会接触到的。

时穗此举,亦是为了促进就业,和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因为只有学会一门技术,才能更好的谋生和

生活。

「过年啦!过年啦!」

大年二十八,鞭炮一点,年味越发的浓了。

「都过来,发压岁钱和糖果了。」

大年初一这天,时穗没有像往常一样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而是早早的便起床梳洗好,穿好衣服在院子里等候着。

因为等会儿村里的老老少少就要过来给他和父亲拜年了。

「陛下,老祖宗,小祖宗,新年好。」

大伙儿排着队,齐齐跪下一边磕头,一边说着祝福的话。

「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四哥亲切的说道,并没有什么皇帝的架子。

云溪村的人直到自家小祖宗的四哥当了皇帝后,起初很是震惊,后面时间久了便释怀了,相处的时候,除了比以往多些尊敬外,和之前也并没有什么差别。

这也是沈和砚每年都会秘密过来这里过春节的原因,因为只有在这里,他觉得才会比较放松的。

这里不但有自己最亲近的亲人,还有一些不因为自己身份而畏惧的人。

「来,这些是我和父亲哥哥给他们的压岁钱,都过来拿吧。」

时穗坐在椅子上,带着哥哥们,把压岁钱一个个的给大伙儿发了下去。

还每人都给抓了一把糖果,大家接过后,个个眉开眼笑的。

「多谢老祖宗。」

「谢谢小祖宗。」

「谢四公子。」

为了不暴露身份,村里人都称呼沈和砚为四公子。

现在村里人是不缺肉和糖果吃的,他们之所以如此高兴,是因为这些糖果和压岁钱是老祖宗和小祖宗给他们的。

这代表了老祖宗和小祖宗的祝福。

发完了压岁钱,接下来吃早饭了,这几年,每年大年初一的早饭,都是全村人一起吃的。

「开饭啦。」

「没想到又一年了。」

看着大伙儿围坐在一起欢快的面容,时穗一想,才发现自己来这里已经快十年了,这些年,更是发生了不少事情。

时间过的真快啊。

好在,他们现在生活的很好。

以后,也会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