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都市小说 > 重生70奔赴大西北小说 > 第35章 孝顺儿子?

第35章 孝顺儿子?

  “张所长,今天咱们算是认识了,以后找机会一起坐坐。”

  冯镇长拉着张路的手说道,不得不说冯镇长的交际能力还是挺强的,很善于经营自己的朋友圈,算是八面玲珑的人物。

  “好啊,冯镇长,以后有机会一起坐坐。”

  张路也是笑着说道。

  都是人精,多个朋友多条路,对冯镇长来说,能和市局的张路建立起关系,对自己只有好处。

  同样,对张路来说,一个镇长的交好,也是对自己有利无害的,谁也说不准,现在的冯镇长,以后会不会有一天就升到了市里呢。

  高主任也是和冯镇长与张路所长两个人分别握手告别。

  最后孙家树分别把几人送上车,看着车开走才走了回来。

  孙远航也是看着刘二愣子骑着摩托车带着东哥走了。

  刚才他就在劝他,喝酒了就别骑摩托车了,可他表示中午没喝多,东子也说没问题,最后还是执意的骑着车走了。

  看着摩托车骑得还算平稳,孙远航才放下心来。

  而矿上的小王同志,还在饭店门口等着,看着孙家树回来,也是走了过来。

  “孙老板,你就把两桌的单子写给我就行,我来给你算账,你和高主任是亲戚,就不用客气了,高主任每年的签字费还是很多的,真不差你这顿饭。”

  “这样不会对高主任有什么影响吧?”

  孙家树也是知道现在的矿上是财大气粗的,这个时候,作为领导的,都有每年的签字费,级别越高,签的越多。

  在这个工资才几百块的年代,一个干部的签字费用,一年能达到上万元。

  中国的大吃大喝,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拿饭店当食堂吃的干部大有人在,全家都去吃,亲朋好友来了,就是去饭店。

  签,签,签。

  当然,后期手里握着大把签字单子,算不回钱的饭店老板也有的是。

  “走吧。”

  小王没有说什么,因为不需要说了。

  等最后矿上的面包车,也拉着小王走了以后,店里算是能松口气了。

  孙远航看着大厅里还是满桌的状态,但都是些吃主食的,这些人有他母亲和小姑两个人就可以了。

  孙远航看老爷子喝的也挺高兴,在饭店门口坐着板凳抽烟。

  “姥爷,您要不要进里屋休息一下,里面小屋有炕。”

  “不用,刚才也没喝多少,我在这抽会烟,我觉得咱这饭店还缺点什么?”

  老爷子抽了口烟,说道。

  “缺什么?”

  “缺条狗。”

  “狗?”

  “刚才我就发现了,吃完饭浪费的太多,倒了都可惜了,其他养猪最合适,但养猪味太大,饭店这养猪肯定不行,但养狗可以,还能看门。”

  “那就回头挑两个大狼狗崽子,从小养起来。”

  孙远航也挺喜欢狗的。

  大厅的散客一直到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才算是走完了。

  把饭店的桌子都收拾了一下,一大家人,才算能坐下吃顿正经的饭。

  老爷子也进了里屋,他要补个午觉。

  “大哥,妹夫,小妹,今天真是辛苦你们了,多的话就不说了,我敬你们一杯。”

  孙家树拿着倒满啤酒酒杯,一口喝了一杯。

  “都是自家人,说这些干啥,今天来,本来就是来帮忙干活的。”

  张保国也是一口喝了一杯。

  “大哥说的对。”

  话少的李建也是跟着喝了一杯,结果被呛着了,一顿咳嗽。

  引得孙淑娟一顿埋怨,

  “你说你,不会喝就别逞能,总共也就两瓶啤酒的量。”

  “哈哈哈”

  看着满脸通红的李建,吃饭的几个人都是笑了起来。

  这顿迟来的午饭,终于是吃上了,虽然有点晚,但所有人都很兴奋,毕竟这才一中午时间,客流量就挺多的了,晚上不出意外,客人会更多。

  尤其是那个主食,是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来吃,馄饨都不知道下了多少碗了,大厅的客人就没停过,厨房的馄饨馅都和了两次。

  照这个样子,光靠卖馄饨面条,都能养活一家店了。

  一家人刚刚吃完饭,张秀华和孙淑娟两个人进了厨房,去刷留下来还没刷完的碗筷碟子。

  刚才忙那一会,还有一些没来得及收拾。

  孙远东正在柜台算一中午的收益怎么样,孙家树几个人则在一起喝茶聊天。

  这时候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老人,看起来得有六十多岁了。

  孙远航看见进来的老头,赶紧走了过去问道。

  “大爷,您是吃饭还是有什么事啊?”

  “吃饭,我看门口牌子上写的有馄饨,还有吗?”

  “有啊,大叔,您过来先坐着,喝点水,我这就给您下馄饨去,一会儿就好。”

  孙家树,见是吃饭的客人,赶紧也是站起来,让老头先坐会,自己走进厨房做饭去了。

  老人找了个空桌坐下,孙远航把桌子上的茶壶给添了些热水,给老人倒了一杯茶水。

  张保国喝着茶,看着老头,就随意聊了起来。

  “大叔,您这吃饭点可够晚的啊,这都快下午三点了,您才吃午饭呢?”

  “岁数大了,就我一个人在家,在家待着闷,就出来转转,这一转就忘记点了,等觉得肚子饿,一看都这个时间了。”

  “那您这可真够悠闲的,你家就你一个人啊?孩子呢?”

  “唉,老伴去年得病去世了,两个儿子,现在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

  老头喝了一口水,叹了口气。

  “呦!那您也不容易啊,不过您这两个孩子可是了不起啊,一个北京,一个上海,北京是咱国家的首都,上海那也是全国有名的大城市啊。”

  听到老人的儿子在北京和上海工作,屋里的几个人都看向了老头。

  要知道,这个时候,北京和上海,在老百姓的眼里,那可是最大的城市了,能在这样的城市工作,那肯定是有大出息的。Μ.χxs12三.nEt

  “那您这一个人在家,儿子没叫你去北京,上海去住啊。”

  “怎么没叫,老伴去世以后,家里老大就说让我去上海住,老二也让我去北京住。”

  “那您这两个儿子可都挺孝顺,都等着接您去享清福呢!”

  张保国还是很羡慕老头的,两个儿子,还都有出息,关键还孝顺,不像自己,生了三个女儿。

  “老大住北京,老二住上海。”

  老头嘴里说出来的一句话,瞬间让屋里人安静下来,大舅张保国更是表情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