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科幻小说 > [红楼+聊斋]化气为始作者:繁华水不回 > 69. 第六十九回 香菱

69. 第六十九回 香菱

  
且说半个时辰后,严妻持一两尺长断剑乃还,吴熳与王官儿都知道她做甚去了,面无异状,尤其王官儿这个以驱鬼为生之人。

  严妻将断剑奉至吴熳身前,言说,“小妇家无丰资,无法报夫人救命之恩,只有此剑,偶然得之,观之应是古器,望夫人莫嫌弃。”

  吴熳摇头不接,因解释道,“孩子遭此难,亦有我们将人逼急之故,你不迁怒,已是大德,怎可受你的礼。”

  严妻坚持,见吴熳不收,又转向王官儿。

  王官儿极为眼馋,此乃上古青铜器,虽漆绿生锈,但剑上寒气直冒,森然杀伐之势不减,已生灵气,是极好的法器。

  但此剑与他所修之道不符,用不上手,收下于他来说不过藏品而已,无甚用,且救下这孩子,他没出半分力,受之有愧。

  于是,便与严妻一起劝说大奶奶收下。

  他自想着与大奶奶的法器之约,不知如此可算减去一件?

  吴熳左右看看两人的殷切眼神,略想了想,使兆利又去取了一趟东西。

  后将东西取出,置于严妻眼前,赫然是胡四姐的狐丹,“我用此物同你交换。”

  见严妻想拒绝,吴熳直接道,“这狐丹虽未大成,无法助你成鬼仙,但收敛身上的厉鬼气息应是有用的,你也不想此次之事再发生吧。”

  吴熳说着,眼睛望向榻上安睡的孩子。

  厉鬼无法在白日里现身,而严家父母年迈,看不住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这才叫人钻了空子。

  且这一晚据她留意,严妻将孩子交到王官儿手上后,无论多焦急心切都不曾靠近过,想也怕身上鬼气伤了孩子。

  有了狐丹,严妻便能时刻陪在孩子身边,也就不会再有类似危险发生了。

  严妻亦跟着吴熳看过去,一想起孩子气息微弱的模样,便心痛如绞,挣扎过后,眼神坚毅收下,还欲拜谢,又被吴熳止住,“公平交易,不必如此。”

  严妻面露感激,将狐丹直接吞下,鬼气显见收拢。

  室内众人皆觉温度上升,不再森冷,而严妻的面色也如常人一般,不再青紫可怖,令人惧怕。

  她靠近孩子,孩子也不再被冻得打哆嗦,严妻欣喜,热泪盈眶,忙用袖子擦了,谢过吴熳王官儿后便要离去。

  吴熳忙叫住她,“家中还有些熬粥好用的粳米,你稍待,带一些走吧。”给孩子养胃用,也算她的一点儿心意。

  说着,兆利已叫护院去厨房搬了。

  严妻知粳米名贵难买,自是又谢,王官儿见吴熳不自在,引了严妻说起别的,问起这剑从何得来,毕竟此剑古朴,严家家贫,不似能有此传承的人家。

  只闻严妻答道,“先前有一水鬼持此剑来,欲吞噬小妇,小妇反制了他,他打斗中遗落此剑,也不敢回头捡,小妇就拾家去了。”

  王官儿接过剑仔细端详,冥思苦想,也不知哪里的水鬼能有此际遇,须臾,方拍腿道,“是了,如州附近水域有一处极出名的古战场,时常有鬼出没,想水鬼从那处而来,不过打不过你一新丧厉鬼,应只是普通水鬼捡了水底的好东西......”

  吴熳和严妻只见王官儿越看越入迷,说话声也渐变成喃喃自语,叫人听不清,遂也不再顾他,等护院将米扛来,严妻便带着孩子与米袋去了。

  吴熳唤了几声入迷的王官儿,不见反应,便叫兆利给他送床薄被,也去休息了。

  次日,官差果上门。

  霍生死了,吃了一整包自个儿买回家的捕兽药,只其舌被人割去一半未好,脖子又被掐得青紫,有眼睛之人一看便知捕兽药是被人强喂进嘴里的。

  而近日与之结怨的也就贾家一家。

  因着贾家与知府是故交,贺夫人也着人打过招呼,官差倒不无礼,正常走访。

  吴熳及家下亦不惧查,全程配合。

  只未过半日,调查此案的太爷、官差午时皆困倦不已,做起了梦。

  梦中,一小妇人向大小官吏陈情,将霍生所作所为一应托出,连自己的私.密之事亦未隐瞒,又言明她如何杀死霍生为子报仇之事。

  众人惊醒,互对梦境,大为惊诧,忙照严妻所言四处查访,发现均属实情,众人亦对霍生极为鄙夷。

  阳间人不管阴间事,霍生罪有应得,下了地狱有阎王小鬼处罚,严妻是鬼,衙门也抓不住,何况其是受害者,如此,此案便结。

  消息传出,吴熳只叹息。

  霍生上门来闹那日,她未大张旗鼓送他去衙门,便是为严妻的名声及孩子日后的成长环境着想,没想到,严妻本人却不那么在意,敢如此直言。

  一时倒叫吴熳分不清谁才是开放的现代人。

  胤礽在此事过去半月有余才归,见了那断剑,又闻那霍生之事在他未出发前已有苗头,妻子瞒下不说,一人便料理了,一时气恼,将人按在床上好好收拾了一夜。

  后便不理人,食宿皆在书房,将如州的地形,各地人口土地、物价、粮食特产等一一录下。

  吴熳送过几次茶水与饭菜,见人一副“知道错了吗”的神情,只觉好笑,后也不理人,自顾研究那断剑去了。

  她将剑上的铜绿与锈迹除去后,便见其光华,寒芒毕露,握在手中,恍惚能见古时战场上的杀戮血腥之景,与她心底的暴虐戾气遥相呼应,极为趁手。

  只剑断一尺,无尖刃,残缺之美十足,却杀伤力大减,对付鬼怪还行,伤人便有些不足,吴熳对此颇遗憾。

  胤礽亦知古剑不凡,又见妻子心喜,命兆利寻了匠人,定制了一柄剑鞘,方便随身携带,难得见人情绪外露,搂着他亲了一口在脸上。

  胤礽眼神转暗,将人扛起又收拾了一顿。

  后几日,诸事尽了,夫妻二人准备离开如州。

  胤礽偕吴熳去了衙署与贺家夫妇告别,夫妇二人皆不舍,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因着周雪月,贺成瑞考核不定,极大可能需在外再熬三年,也就不能相约明年都中见了。

  贺成瑞将近而立之年,且算年轻,倒不甚在意,加之早几年都中父母已相继过世,彻底无了后顾之忧,在外也无牵挂。

  席上便不道失落之意,只加紧与胤礽探讨些政.务,在他看来,贾琛这个世侄兼师弟实乃为官为将的奇才,可惜,人志不在此,叫朝廷失了一员能臣良将。

  女眷这头,吴熳方开口,顾氏眼中便有了泪意。

  她已多年没与都中故地之人来往了,又在这两月时间里与吴熳处出感情,一时闻她要走,极为不舍。

  吴熳只得轻声安慰她,待顾氏缓过劲儿,又与她道歉,说起别的,“甄家那姑娘,虽不十分确定,也有七.八分了,不论真假,我都请娘家嫂子与贺家四姐去找薛家要来,送到如州,让老太太认一认,若是对的,那是极好,若不是,也叫老太太有个念想,我们再继续寻。”

  吴熳只笑着点头,坚定道,“定是对的。”

  顾氏只当是吴熳安慰她,拍拍她的手,心中慰藉又期盼着。

  都中。

  贺家四姐,也就是季闻的母亲季贺氏看了如州来信后,方知弟媳这胎生得如此凶险,暗恼弟弟照管不经心,不过,幸有好心人相助。

  再一瞧好心人的悲惨遭遇,也生同情,叫来季闻去查信上所言之事。

  季闻查来查去,拐卖小姑娘的人贩子已被处死,线索断了,但见此案过后,应天府衙门有一人被发配了,颇为诡异,便往深查了一查,发现被发配那人背后有胤礽的人相助,惊奇又好笑。

  有这层关系,查问那人便简单多了,那人断定那姑娘便是当年姑苏阊门外的甄士隐老爷家女儿。

  季闻将此事一与母亲禀明,季贺氏便邀了顾氏娘家嫂子投了薛家拜帖。

  时薛姨妈一头雾水,她就算不理外事,也知薛家与季顾二姓并无交情,对这两位太太也只未出嫁时略有耳闻,并不相识,为何独独投了拜帖与她。

  她拿不定主意,只着人去请了姐姐王夫人来。

  王夫人近日正忙着与侄女兼侄媳王熙凤斗法,因着多年不管事只掌权,吃了不少暗亏,如今正忙得焦头烂额,听得薛姨妈有事相商,第一反应便是没空。

  但一闻两位实权官家诰命夫人上门,又来了精神,往梨香院去了。

  薛姨妈将拜帖往王夫人手里一递,问道,“姐姐可曾听闻兄长与这两家儿有来往?”

  王夫人亦摇头,“应不是这个缘由,若为王家,帖子该投到嫂子处才是。”兄长王子腾巡边未归,嫂子却是一直在都中的。

  王夫人思虑了一圈,一样样剔除,便往子女婚事上想,回忆起那两家可有适龄未婚的子女,而薛家,薛蟠名声在外,又只是商家子,怕是不可能,但宝丫头......

  王夫人看了看里间正在描花样的薛宝钗,小小年纪便容貌丰美、端方大气,两位夫人为聘她而来,也不是不可能。

  薛姨妈见姐姐如此情状,喜不自胜,宝丫头待选无望,若是能嫁到官宦人家,也是极好的!

  王夫人见妹妹欣喜,眼中闪过暗色,心中不住考量宝丫头是嫁到仕宦人家于元春有利,还是定给宝玉,为宝玉多层保障好。

  可两位太太一上门,说明来意,王家姐妹都愣住了,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个结果。

  薛姨妈最先回神,歉意笑笑,忙叫小丫头寻了香菱来。

  时香菱听闻有官夫人有要见她,怯怯垂首进来,给房中各位太太都请了安,便被其中一位太太牵住手,轻轻拉了去。

  季贺氏声音柔和道,“抬起头来,我瞧瞧。”

  小姑娘一抬头,季贺氏便见了眉间的胭脂痣,再一看这标致品貌,与弟媳送来的封老太太画像是有几分相似,便回头与顾家嫂子对视点头,应是对了。

  两人各拉住小姑娘一只手,与她说明原委。

  香菱闻说她妈这些年到处寻她,眼鼻都酸,在夫人面前也没控制住,一下子滚下泪来。

  薛姨妈见状,忙叫婆子领了她出去洗脸,心中对这两位捧着百两金子来,就欲将儿子背了人命抢回来的丫头要走,不大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