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如若和若如的区别 > 41th.
  

刚醒没啥储备。那就先不日常。


都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可谁又能一身清净不惹腥臊。谁能保证自己一句议论他人是非的话都不会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看到一件事情的发声,都会有一个初始的判断。逐渐深入了解更多信息,才会完善、矫正初始的想法,亦或者被想让你看到的表象蒙蔽。


大妈感的无休无止议论,和理智精睿的批评,界限到底在哪里?


都说过年回家,最讨厌村子里大妈奶奶们的碎嘴,不知道会过度解读个什么就把人传成另一副鬼样子。可你以为年轻人就不会吗?


从小孩子起,就有香臭一说。一会儿和这个好,一会儿又坏了,去和另一个好的。当然少不了小女孩小男孩儿的耳边悄悄话。


再到初中,这个议论的私密性和长久性就提了个档次,不会随便让别人知道。但一件事情可能会不带讲述者,人传人传的很远。


再到高中,高中会好一点。大家都很忙,没时间管那些东西。


再到大学,好家伙,又开始了。有人说,这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一群月入一千多的男女生,找到一两个想要倾听的,或者有深入交流意向的,门一关,就可以开始了。


可是时评作者,那样犀利的言辞,为什么不会很让人反感。因为他们角度理智,观点全面,用力适度。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顾子卿也常不能独善其身。想和某些人亦或集体深入联系一些,有归属感,可总是觉得,有时这些对象的想法有些针对,偏见,且固执。


顾子卿常常会强迫自己忽略这些,也确实有效。日子长了,事情确实不记得,但对对方不大好的印象留了下来。


却又不能一下子切断联系,要去适应每一个集体,且保持内心的频率和步伐,有些难。


难也要调节啊,要适应。


闭口思考让鲁迅明智充实,开口变得空虚。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