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玄幻小说 > 莫欺青年一时穷 > 第90章 一品太师

第90章 一品太师

  “放肆,见到陛下为何不跪?”

  大殿内,站居首位的太子对陈九玄大声呵斥。

  场中,唯有太子有如此地位敢这么呵斥他人。只是,这句呵斥,在其他人耳里非但没立起威严,相反有些玩笑。

  太祖立国之时,为安抚天下士人,曾颁布旨召:圣人见君不跪。

  虽只是一句话,但却将天下士人的地位无限拔高,足可与武将匹敌。

  前些日子天京城那道冲天金光,圣人之气人尽皆知。帝皇亲自召见,是人都知道这陈极就是那位新晋圣人,自然不跪。

  太子这句话说出之后,殿中立时安静。

  一旁的徐青山低着头,双臂微微颤抖,额头上都渗出不少冷汗。

  乾王站在一旁,面无表情。

  这个时候参太子一本,足以让他下不来台,蔑视太祖圣意,乃大不敬。不过,乾王没这么做,帝皇在场,谁说话都不合适,相反引起帝皇反感,以不变应万变方可。

  陈九玄站在一旁,面带微笑的看向太子,没有说话。

  “徐青山何在?”

  帝皇面色有些不悦,扫视向徐青山。

  一旁低着头站着的徐青山身体一颤,赶忙向左迈出一步出列。

  “身为太子太傅,你可知罪?”

  “臣知罪。”

  徐青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教不严师之惰,太子出错罚不得,但可以罚他。

  “罚俸一年,与太子去太祖阁参拜十日。”

  帝皇平淡的声音传来,但却威严无比。

  “臣遵旨。”

  徐青山赶忙叩头行礼,内心松了一口气。

  “退下吧!”

  随着帝皇的声音传出,徐青山赶忙叩头谢恩,带着太子离开中殿,两人显得狼狈无比。

  殿试科举当日,太子竟被罚太祖阁参拜。

  看似简单的旨意,但背后暗藏着怎样的意思,在场人精在内心迅速盘算着。

  摘掉一珠,又出这事。东宫之位,恐将不稳。

  太子与徐青山离开,整个大殿安静无比,都在等帝皇下诏。

  “当日那道紫气现,我便有预感,未曾想这么快便能顿悟,你可愿为大夏效力?”帝皇开口询问陈九玄。

  陈九玄站在大殿内,微微颔首低头。

  “臣愿意。”

  “好,好,当日那篇文章,你可愿解读一二,也让他们看看。”

  帝皇在说这句话时,重点看向房道陵,言有深意。

  当初紫气出之后,房道陵便亲自参与阅卷,寻找这位紫气圣人。选出几十篇,一同递交给帝皇。陈九玄的那篇,赫然在列。

  帝皇一一扫视后,最终确定一篇,署名正是陈极。

  老公公端上来一副金卷,打开后,正是陈九玄春闱所写的那段治民之策。

  只见帝皇手指轻轻一弹,金卷便无限放大,立在大殿中,里面的内容也呈现了出来。

  民,国之运也。

  民富则国强,民贫则国弱。

  治民之策,当如治国之策。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每个字,各含深意,通篇写着大逆不道之言。

  这篇文章出来之后,朝中大员皇子等,面色大变,纷纷看向帝皇。

  此卷,仅有房道陵以及帝皇看过,其他人均未看过。

  大夏以武立国,虽未明说,但都心知肚明,乃门阀世家的王朝。普通百姓,不过供他们吸血罢了。而这篇文章,则把百姓地位拔高,处处以民为本,这本就忤逆了大夏贵族的利益。

  此等大逆不道之言,竟然还悟出了圣人之道,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场中,唯有房道陵面露欣赏之色。当他看到这考卷之后,第一时间呈给了帝皇。一个王朝,当应如此。水能载舟,亦可覆舟,他作为当朝宰相,明白这点。

  现场百官,心中掀起波澜,但谁都没说话。

  尽管刷新他们的认知,损害他们的利益。但这毕竟悟出了圣人之道,谁敢插话。

  严伯农看着陈九玄写的考卷,眼里不甘。他明白帝皇这时候拿出陈极的考卷是什么意思。此次殿试,跟他没关系了。

  看着这篇文章,陈九玄点点头,随即道:“治民之策,应当以民为本,引导百姓忠君爱国之心,不尚贤而求本心,无欲无求无纷争,不正之风自然消失。要富民,以民为主,世家不可欺民,奴民,人人平等。我这么说,或许会得罪在场诸位,但民富国强,大夏自然兴盛。”

  “说的好,好一个忠君爱国,人人平等。”

  听到陈极之言,帝皇连连称赞。

  “我把这篇文章亮出来,就是让你们回去摘抄百遍,好好研读,明白什么是治民之策。”

  帝皇的声音威严的传遍大殿,如一位严厉的家长,让下面孩子不敢吭声。

  “房相,把此卷定为治民纲要,百日内,大夏全境,推行此策。”

  帝皇对房道陵说道。

  “臣遵旨。”房道陵立刻回应。

  “我大夏以武立国,以文治国,你们这些士子都应当好好研读。”

  “陈极听封。”

  听到帝皇的话,陈九玄整了整衣袍,立在大殿之上,微微低头躬身。

  “点陈极为头名状元,册封当朝太师,官居一品。”

  一句册封,百官震惊!

  当朝太师,这是什么头衔,上一任太师还是儒圣温韬。自温韬前往东陵城赴任后,太师之位便空了下来。如今,竟然把太师之位册封给了给了陈极。

  历代状元很多,但状元立刻册封太师的,却仅有一位,同时也是神州大陆数千年未有的先例。

  严伯农等士子听到帝皇册封,面色苍白。他们知道,机会没了。反倒是萧火,脸上带着笑意,对陈九玄的册封,只有恭喜,没有其他。

  他们见证了圣人的诞生,这本就可载入史册,至于自己的头衔,不重要。

  徐青山在朝中为官四十年,官居太子太傅,品阶也不过从一品。一品大员,与宰相亲王同级,足可见帝皇的重视程度。

  “陛下圣明。”

  房道陵在帝皇册封之后,率先带头说道。

  帝皇威望之强,足可做到一言堂,谁人均不可忤逆帝皇之意。

  紧跟着,百官跪地,大呼陛下圣明之意。

  帝皇这么做,其实用意很明显。大夏数十年不出圣人,此人既出,自然全力拉拢。而且,陈极是温韬举荐,他明白温韬是何用意,这才把太师之位封给陈九玄。

  若是他不拉拢,跑到北凉,对大夏绝对是威胁。

  朝堂之上,帝皇开始一一阅卷,但看到这些士子的卷宗后,均是摇头。

  或许是与陈九玄相差甚远,竟无一亮眼之处。反倒是那萧火,还多少沾点意思。

  朝堂殿试,当即册封士子。

  ……

  殿外,徐青山和太子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前殿廊下,一脸阴沉。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