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朱厚照的文武大臣有哪些 > 第29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朱厚照

第29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朱厚照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江彬,伴驾平叛有功,捕获通逆之贼有功,吾心甚慰,特命江彬提督东厂印兼领锦衣卫都指挥使,掌北镇抚司,望汝勤劳,为国除贼。”

  这封圣旨,是朱厚照口述魏彬抄录的。

  没有什么钦此或者场面话,一个吾就代表了朱厚照的心思。

  朕信你不会反。

  这让江彬有点暖洋洋的。

  谷大用将圣旨递给他,一脸无奈的说:“皇爷让咱与江兄弟说,本来皇爷是打算复任江兄弟为四镇总兵官的,结果被文官们以担忧反逆为借口,先把十二团营的差事给卸了,又说要让张永提督东厂。皇爷也不好和臣下据理力争,毕竟国事当头,不过回头册平叛之功时,皇爷少不了你的侯位。”

  “谢陛下恩典!”江彬一副我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侯爵!也不错嘛!

  就是兵权被卸了,不过锦衣卫和东厂,都在手中,皇帝得多信任自己,才会给自己这个位置?

  “诶。江兄弟想明白就好。只可惜,皇爷明发了圣旨,夺了兄弟们的赐姓,不少弟兄还是气愤,您可得小心啊。”

  谷大用一副我为你好的表情。

  “谷兄这话说的。也赖那钱宁,若不是他通逆,又跟我在陛下面前吵起来,也不至此。回头,回头册功之后,我摆个宴,一定好好给大家赔罪。并且之后若是有需要,随时找我。只要我江彬一日能荣华,少不了大家伙的富贵!”ノ亅丶說壹②З

  江彬有点飘了。

  这话说得谷大用笑吟吟的称赞,但心里怎么想的,怕是只有他自己清楚。

  朱厚照一份圣旨,顺水推舟卸掉了江彬的兵权,还许诺了侯位。

  那之后要是没有侯位呢?

  江彬还不得黑化干死文官集团。

  谷大用结束了传旨的任务,又说他得去准备皇帝回来之后拜谒皇太后的礼仪,再回去督促,然后走了。

  现在江家父子们聚集在一起,各有表情。

  “文官啊!真是毒瘤!难怪陛下一直要对付他们!”

  江彬咬着牙,十分生气。

  要不是这群文官,他现在就算不是提督十二团营,也他娘是四镇总兵官,也算是权倾朝野。

  结果只落得东厂和锦衣卫的差事。

  不过好在朱厚照还是信他,这就行了。

  皇帝的信任才是他能坐稳荣华富贵的倚仗。

  “爹,这群文官,真是令人不爽。”

  江勋看着圣旨,眼中带着愤怒。

  本来应该给江彬一个好的前程,愣是被文官搅和没了。

  “哼!他们一直都是这样!不过,陛下已经开始着手要对付他们了!咱们现在趁机除掉一些敌人才是。”

  捏紧了圣旨,江彬还想更进一步,唯一的办法,自然是多找手下。

  排除异己!

  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在朝堂的话语权。

  “那怎么做?”

  “怎么做……新科进士之中,多少江南籍的?”

  “今科还没有录完,毕竟陛下拖着……倒是江南籍的,得有近百人。”

  江杰本来想劝一下亲爹老子不要打新科进士的主意,但现在看来,江彬是打算从中选材立威了。

  “那你们俩赶紧去调查,将他们的资料全部送来。”江彬让两个儿子去调查,然后自己起身,抓紧去整合东厂和锦衣卫内的探子细作,去抓人了。

  内阁,对于皇帝给江彬的敕令,并没有过多置喙。

  毕竟不是诏书,而是敕书,调动的对象是内廷和锦衣亲军的人,文官大臣们无权干涉。

  明中叶,尤其是正德朝,朱厚照后期再摆烂,还是没有彻底放权,朱厚照也没病得无法理朝,文官自然没有办法要求这些特权。

  但还是让他们感觉到了一种微妙的感觉。

  朱厚照要下诏书,其中提督十二团营和宣府、大同、辽宁、绥远四镇总兵明显不合理,所以内阁确实驳回了。

  但朱厚照转头就下了敕书,却只给了江彬东厂和锦衣卫,而兵权一个都没给。

  这背后,是将内阁当刀使了。

  得知消息毛纪虽然表面不说,可是心中越想越气,转头找到了蒋冕:“敬之,江彬小人,掌控东厂和锦衣卫之后,又身兼查通逆要职,接下来其人怕是要趁机排除异己,大肆株连啊!不能坐以待毙。”

  “此事……你我又能如何做?陛下也在京中,虽然人在通州,却不断增加镇国府官职,并且明发圣旨,言明镇国府之威武大将军,便是陛下本人,于是改了将号,自封天下兵马大元帅,以皇帝之名,挂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镇国府,日后就要凌驾五军都督府之上了!”

  蒋冕递给毛纪新来的诏书,并且印玺都按上去了。

  这可不是以前的胡闹,而是正儿八经的告诉所有人,他朱厚照,就是要直接统军,难道你们要反对?

  “通州有多少兵马?”

  毛纪看着眉头凝重:“今上此举,实在是……”

  “如何反对?此封诏书之上,开宗明义,大明现在内忧外患,东南有倭寇、北疆有鞑靼、西南还有土著,各地卫所依旧疲于奔命,兵部经略过慢,因而造成了安化王、宁王接连造反,已经导致了国家社稷不稳,神器不宁。陛下这封诏书,是训斥兵部,更是训斥我们啊!圣旨不下也不行,就算不下,皇帝也会下敕书。”

  蒋冕无奈,皇帝要统合天下兵马安宁地方,这一点没有理由拒绝,否则就是居心不良。

  并且皇帝将镇国府的办公地点安排在了豹房。

  这是跟文官们博弈。

  我回京,不乱跑,你们给我兵权。

  若是不答应,皇帝万一将镇国府的开府建牙位置放在南方,那一个国家两个政府,这不是分裂是什么?

  “发吧。让皇帝留在京中,比什么都好!”

  毛纪长叹着。

  朱厚照弄出的江彬威胁,已经被毛纪遗忘了。

  只要朱厚照肯留在京城,比什么都好!

  留在京城,还能施压,不然就跟现在一样,朱厚照人在通州,却不断的给天下下达圣旨,调整人事,惹出了一堆接着一堆的新制,让他们的文官现在已经没休息了,全部抓回来上工。

  尤其是申报资产的事情,千头万绪,朱厚照亲自派兵监督直隶各地皇庄的清查,以及依托皇庄、皇店的乡镇化改革。

  这些才是动摇国家制度的根本,杨廷和现在在盯着这事,已经两日不曾来内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