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大明末年是啥意思 > 第82章 叙情

第82章 叙情

    崇祯14年4月中旬,坤宁宫

  下午时间,周铉赶到了坤宁宫;

  这次,宫里只有周皇后,太子、皇三子、长平公主都在别的地方读书;

  周皇后昨日就知道周铉回京城,她还准备明日派太监宣弟弟进宫

  周铉从河南开封那边带回来了土特产,包括花生糕、豆腐棍、开封花生等,还有一些逗孩子开心的小玩意。

  周皇后欢心地接受了弟弟这份心意。

  随后,周铉问道,《送别》这首诗怎么样?

  周皇后说道:“很不错!姐姐不懂,但懿安皇后对这首诗评价很高!

  弟弟,你脑袋是怎么长的?写这么好的诗,却不去参加科举考试,真是不划算啊!”

  周铉回答道:“姐姐,我现在不是挺好的吗!

  有银两,有才,还能打仗!”

  周皇后笑着说道:“弟弟,你还挺会夸奖自己的!

  但我听说你在朝堂上经常抨击朝中大臣,这可不好!”

  周铉心中一警觉,马上说道:“姐姐,你要在皇上面前给弟弟说句公道话。

  我心里可全部为了皇上,为了大明!

  这很多大臣不干事,专门挑刺,制造问题,我不抨击他们抨击谁。

  这朝堂上,臣只能做个孤臣,永远站在皇上这一边。”

  周皇后哑然一笑,又说道:“我可听说你去开封前,脸皮很厚地跑到太康伯家!你可真有出息啊!”

  周铉又嘴贫道:“诗经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弟弟只有一妻,又有何不可?”

  随后,他叹气道:“可惜,张然要求太高了!所以,这次弟弟要去辽东会一会建虏,准备杀一些建虏;

  我可是志向远大,让她等着我!”

  周皇后听后,大吃一惊,她还不知道周铉要去辽东做钦差!

  周铉解释了一番:9天后,他就要去辽东,可能半年后才回京城。

  周皇后着急地说道:“弟弟,辽东太危险了,我去皇上那边求情,你就不要去了!”

  周铉故作轻松道:“不用了,姐姐!大丈夫就该马革裹尸,血战沙场!

  为了大明,为了皇上和姐姐,弟弟什么都不怕!”

  周皇后再次感动得很厉害!

  今日遇张焉不在,不知何时再能相见,周铉很是遗憾,他留下诗一首《坐月》。

  静坐月明中,孤吟破清冷。

  隔溪老鹤来,踏碎梅花影。

  待离开坤宁宫后,趁时间还早,周铉马上又赶到太康伯张国纪家。

  这次,太康伯脸色好了很多,也许是太康伯进宫后,从懿安皇后那边得到了一些周铉的信息,也许是开封那边的消息影响到了他。

  周铉当然也带了些礼物,并且把太康伯在开封的亲戚和朋友情况全部说了一下,太康伯听后,心里放心了许多,他心里第一次夸这个年轻人有些靠谱的。

  接着,周铉吹嘘他在开封跟流寇打了两仗,消灭了上千骑兵;

  张国纪心中又不满起来;

  他过去印象中的坏周铉又回来了,不学无术、吹牛、花天酒地,却没有想到这次周铉是真的干了这些事。

  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次无论如何得要消灭1000个建虏。

  随后,张国纪像大熊猫饲养员一样把张然请出来了。

  其实,两次与周铉见面都给张然留下了深刻印象;

  周铉动作又主动又猛,还做了那么多好诗,放在这个时代,这样的男子很少见;

  同时,张然面见懿安皇后时,张焉也当面称赞了周铉的神奇。

  周铉看了张然,满脸的火热。

  张焉突然问道:“周公子,你诗做得这么好,为什么不去考状元?”

  周铉严肃说道:“今日庙堂之上很多都是状元、榜眼、探花,诗也能得好,可国事仍旧如此糜烂;

  可见,这不是考状元的问题,更不是诗做得好坏的问题。”

  张国纪和张然都对周铉的话很诧异;............
内容不完整?请访问笔趣阁789(ⓑⓠⓖ⑦⑧⑨.ċö)阅读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