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 > 第166章 歪打正着

第166章 歪打正着

  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薛老板现在这一句话就直接把韩春明给叫醒了。

  是啊。

  一开始就把价要得这么低,别人还价怎么办?

  做生意讲究的是利益。

  没有利益那不叫做生意,那叫人情世故。

  这薛老板和自己的师父是朋友,和自己又不是朋友。

  自然不会和自己讲什么人情世故。

  而且这一批产品算是定制给他们公司的,只能卖给他们。

  别人更有还价的资本了。

  就算别人只给十万八万的,你该卖还不是得卖?

  韩春明无奈的挠了挠头,对着蟹老板说道:“薛老板,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个价我也不还了,你说多少就多少吧!”

  这件事他,他准备全当一个教训。

  “哈哈哈!”

  薛老板闻言,大笑了两声:“小韩你这个人还不错,这样吧,我也不黑,你这塑料盆,我就全部按照成本价收了!”

  “然后,我再和你订购一批。”

  “啊?”

  韩春明有些惊讶,“为什么……还要找我订?”

  “因为20万对我们公司来说远远不够!”

  “那这次你准备订购多少?”

  “再来个30万吧!”

  “30万啊……”

  韩春明吞了一口口水,这公司实力也太强了。

  一出手就是50万的单子。

  这下子算什么?

  歪打正着?

  “怎么?你的厂子,吃不下?”薛老板问道。

  “不是不是!”

  自己那生产线刚刚铺设的规模挺大的,完全能够吃下。

  “只是我在想……薛老板,这次的定价该是多少……”

  “你准备定多少?”

  “一块……五,你……同意吗?”

  “一块五?我还以为你要出两块呢。”薛老板再次大笑起来,“小韩啊,你还是太老实!”

  “不过你既然话已经出口,那我可同意了啊!咱们就按一块五走合同!”

  “可以!当然可以!”

  一块五的定价,八毛的成本。

  30万个塑料盆,也能赚20万左右。

  这对塑料厂来说,已经算绝好的营收了。

  而这一次签合同。

  韩春明是小心再小心,同样是外文版,而这个时候苏成秀也出差回来了。

  于是韩春明再次拿着合同去找了苏成秀。

  苏成秀的外语水平比苏萌那个半罐罐水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苏成秀翻译出来的合同字句通顺,用词清晰。

  韩春明这个初中文化一看就懂。

  拿着翻译件确定没有任何坑之后,韩春明再一次挥手,在合同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且订单下好之后,薛老板的贸易公司直接付了一半的定金。

  加上之前那20万个塑料盆的货款,他买原材料的钱也有了。

  工厂又可以继续正常的生产了。

  这个问题。

  也终于是得到了解决。

  ……

  苏成明和黎璃在苏家店已经呆了很长时间了。

  现在工厂的主体建设已经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铺设生产线了。

  生产线苏成明本来是想用完全崭新的生产线。

  但奈何自己身上的资金属实不够了。

  所以他只好把系统空间里的那些老旧的组装生产线先拿出来用着。

  不过把这些生产线拿出来,也就意味着自己不能再通过零件组装电器了。

  羊城和深市的电器城也就没有便宜的东西卖了。

  没有就没有吧。

  苏成明也想通了。

  自己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的电器帝国。

  有自己的品牌。

  有这样的想法。

  那就意味着目标得放得长远一些。

  所以那个电器城迟早都是要被替换掉的。

  现在替换掉。

  无非就是少挣一些块钱。

  同时不再组装二手电器。

  自己也少忙活一些。

  从羊城回来之后,自己就一直在找二手零件收购。

  让再在系统空间里面组装。

  每个月组装的电器至少都在几百上千台。

  虽然系统空间能自动组装。

  但还是有很多地方会让他操心。

  现在生产线拿了出来。

  也就意味着自己不用操心这种事了。

  这对自己也算是一种放松。

  组装生产线安装完成之后,还得铺设零件生产车间。

  如果所有零件都自己这个厂造的话,那这个投资就大到没边了。

  他现在也没有钱建造那么多零件车间。

  所有他准备到时候去国外一趟,去国外的公司签订零件购买合同。

  生产线铺设好之后。

  苏成明开始招收工人。

  首先是技术员。

  这个不难解决。

  苏成明让在南方的陈思朴给自己介绍了两个之前在无线电厂干过的技术员。

  他花高价将别人请了过来。

  让其担任这个电器生产厂的技术顾问。

  他们有经验,对苏成明这个新工厂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所以他们值得高新。

  技术问题解决了之后。

  苏成明便开始招收普通工人。

  普通工人自然是在苏家店里面找。

  后世的农民工,其实就是把农民变成工人。

  现在苏成明干的就是这个。

  之前在深市那边干过。

  现在在苏家店他准备也这么干。

  不是说种地不好,而是耕地有限,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参加劳动。

  剩余的这些劳动力也需要发挥出他们的价值,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来。

  这是时代洪流∶走的一条路。

  而苏家店里面的人对于进厂干工人,早就跃跃欲试了。

  他们虽然是农民,但也知道进厂就能赚钱。

  就能让自己家的日子过得好起来。

  只是苏成明并不是人人都招。

  多少还是有一点儿文化基础才行。

  毕竟电器生产,还是需要用到一些知识的。

  特别是现在开厂初期。

  是培养员工的时候。

  如果大字不识。

  确实是会很难培养。

  有了这条件,苏家店一万多人的小镇。

  真正能符合要求的也就几百个人。

  当然,对于那些落选的人,苏成明也做出了承诺。

  等厂房扩建,等这几百个人成为老员工,到时候即便文化有限,自己也可以招收。

  而招进来的这几百个人。

  苏成明便让从羊城过来的技术员带着他们认识生产线,说那认识机器。

  做最基础的培训。

  而在这个过程中。

  苏成明则去国外一趟。

  去找国外的那些零件生产商买零件去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